閱讀王庭珪在诗海的作品!!! |
他是個很有氣性的人,主張抗戰,痛恨主和派。紹興八年(1138),鬍銓上書乞斬秦檜而得罪,紹興十二年被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當時士大夫都不敢說話,他獨作詩為鬍銓送行。後被一個叫歐陽安永的小人告發,逮進江西帥司獄中鞫治,於紹興十九年(1149)流放辰州(今湖南沅陵),著作也遭禁毀,這時他已是七十歲的老人。直到秦檜死後,纔被放回。他在貶所曾作《謫辰州》詩說:“名落江湖外,氣幹牛鬥旁。”氣性仍不少衰。紹興二十五年(1155)鼕秦檜死,他聞訊後,作詩悲之,感慨以一人之威,而能使無數志士壯志不伸。後來宋孝宗兩次召見他,除國子監主簿、直敷文閣,他都以年老推辭。
王庭珪雖隱居五十年,詩卻極少隱士氣,多關心現實、行旅寫景、酬和贈答之作。在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詩流行之際,王庭珪典型地屬於那種不屑於江西詩派而對黃庭堅卻另眼看待的詩人,這種態度恰好像金人元好問《論詩絶句》所說的:“論詩寧下涪翁(黃庭堅)拜,不作西江社裏人。”他對黃庭堅的評論也較特別,比如他說:“魯直之詩,雖間出險峻句而法度森嚴,卒造平淡,學者罕能到。傳法者必以心地法門有見,乃可參焉。”(《跋劉伯山詩》)這一認識也真可謂心地有見。他主張作詩“要自胸中出機杼,不須剽掠傍人門”(《次韻嚮文剛》),頗能得黃庭堅論詩的精神。他作詩雖也有模仿黃庭堅之格調,承襲其詞語句法之處,但總體上卻不走江西詩派瘦削生硬一路,而是勁健爽朗、明白曉暢。值得註意的是他還認為作詩應該師法自然,“擬就江山覓佳句”(《清輝亭》),認為山水景物“氣接混茫藏句法”(《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亂鴿湖山》)。他的學生楊萬裏走師法自然的創作道路,大概就與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