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錶
歐陽修 Ouyang Xiu(宋代)孫光憲 Sun Guangxian(宋代)洪皓 Hong Hao(宋代)
曹勳 Cao Xun(宋代)曾慥 Zeng Zao(宋代)王禹稱 Wang Yucheng(宋代)
蘇轍 Su Zhe(宋代)嶽珂 Yue Ke(宋代)葉隆禮 She Longli(宋代)
陳世崇 Chen Shichong(宋代)趙令畤 Zhao Lingzhi(宋代)蹇駒 Jian Ju(宋代)
樂史 Le Shi(宋代)李昉 Li Fang(宋代)劉延世 Liu Yanshi(宋代)
施德操 Shi Decao(宋代)釋文瑩 Shi Wenying(宋代)田況 Tian Kuang(宋代)
王鞏 Wang Gong(宋代)王明清 Wang Mingqing(宋代)王銍 Wang Zhi(宋代)
王洙 Wang Zhu(宋代)吳淑 Wu Shu(宋代)徐鉉 Xu Xuan(宋代)
葉紹翁 She Shaoweng(宋代)佚名 Yi Ming(宋代)張洎 Zhang Ji(宋代)
張君房 Zhang Junfang(宋代)張齊賢 Zhang Jixian(宋代)鄭文寶 Zheng Wenbao(宋代)
莊綽 Zhuang Chao(宋代)方勺 Fang Shao(宋代)王讜 Wang Dang(宋代)
王闢之 Wang Bizhi(宋代)吳處厚 Wu Chuhou(宋代)錢易 Qian Yi(宋代)
陶嶽 Tao Yue(宋代)張預 Zhang Yu(宋代)黃休復 Huang Xiufu(宋代)
高晦叟 Gao Huisou(宋代)王君玉 Wang Junyu(宋代)張知甫 Zhang Zhifu(宋代)
錢世昭 Qian Shizhao(宋代)曾敏行 Ceng Minhang(宋代)調露子 Diao Louzi(宋代)
趙汝礪 Zhao Ruli(宋代)韋承 Wei Cheng(宋代)董弅 Dong Fen(宋代)
葉釐 She Li(宋代)釋延一(宋代)張世南(宋代)
王宗稷 Wang Zongji(宋代)孔傳 Kong Chuan(宋代)杜大珪 Du Dagui(宋代)
滄洲樵叟 Cangzhouqiaosou(宋代)費樞 Fei Shu(宋代)趙子櫟(宋代)
鬍知柔 Hu Zhirou(宋代)
陳起
宋代  南宋

詩詞《安晚先生送自贊太上感應篇帙首禦題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八字輔以佑聖像一軸兩詩見意雲》   《安晚先生送自贊太上感應篇帙首禦題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八字輔以佑聖像一軸兩詩見意雲》   《罷酒 Stop alcohol》   《病中偶成》   《薄命 (usu》   《薄暮 dusk》   《朝宗饋食且復招飲 Must be employed Fed food and drink re move》   《呈朱叢瑞 Chengzhucongrui》   《酬成賢良 Paid into able and virtuous man》   《次黃伯厚惠紙衾韻 time Huang bahou Huizhiqinyun》   更多詩歌...

閱讀陳起在诗海的作品!!!
  字宗之,號陳道人,亦號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開書肆於錢塘睦親坊,與江湖詩人善,編刊有《江湖集》。理宗寶慶初,史彌遠當政,視集中詩有謗訕,因起大獄,劈《江湖集》版,起亦流配,且詔禁士大夫作詩。史死後方得赦,重操舊業。今存《蕓居乙稿》一捲。事見《梅磵詩話》、《瀛奎律髓》捲二○、四二。陳起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傢集》本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捲。
  
  [江湖詩人]
    “江湖詩人”是個泛稱,從廣義上說,它不僅指被稱為“江湖派”的一大批詩人,
  還包括通常被稱為“四靈”的趙師秀(字靈秀)、徐璣(字靈淵)、徐照(字靈暉)、
  翁捲(字靈舒)。
    南宋寧宗、理宗年間,杭州書商陳起以一個富商兼詩人的身份,結交了不少當時的
  文人雅士,他們相互應酬唱和,形成了一個不固定的詩人群。而陳起以他定居文化中心
  杭州的優越條件和他所擁有的財富,儼然成為這一詩人群來來往往的聯絡樞紐。寶歷初,
  他搜集選擇了一部分詩集出資刻印,稱為《江湖集》,以後又陸續印刻了《江湖前集》、
  《江湖後集》、《江湖續集》、《中興江湖集》等,前人或通稱為《江湖詩集》。
    詩集的刊刻與流傳,擴大了這一群詩人所代表的詩風的影響,也無形中形成了一個
  組織雖然鬆散、詩風卻比較接近的詩歌流派,後人便稱之為“江湖派”。至於“四靈”,
  原是出於永嘉(今浙江溫州)的一個詩人小團體。他們的詩雖未刻入《江湖詩集》,但
  他們中有人也參與了以陳起為中心的文人雅集,他們的詩風又與江湖派相近,所以在廣
  義上也被歸為“江湖詩人”。
    廣義上的江湖詩人幾乎代表了南宋中後期詩壇的整個動嚮。從詩集被刊入《江湖詩
  集》而本人與陳起等並無來往的早期詩人姜夔到永嘉“四靈”,從劉剋莊、戴復古等名
  列《江湖詩集》的中堅人物,到並未列名《江湖詩集》的方嶽等,雖說人數衆多,情況
  復雜,並且他們也沒有明確提出過大傢公認的詩學標準,但大體上都有兩個比較明顯的
  特徵:其一,他們多屬於流宕江湖的所謂“雅士高人”的類型。這些人實際是從士大夫
  中遊離出來的下層文人,隨着戰爭的平息和社會的安定,他們既無法通過從軍殺敵、入
  幕贊畫等途徑追求理想的人生,也無法在擁擠不堪的科舉仕途獲取功名,所以或嘯遊江
  湖,或奔走公卿之門;他們大多對政治並沒有堅定的信念與明確的主張,對個人的前景
  出路卻常抱有深深的憂慮與悵惘;同時由於經濟繁榮、生活安定,他們又不致於缺吃少
  穿,於是便把政治理想與個人功業上的失望,轉化為對一種高逸情趣的追求,參禪訪道,
  交友吟詠,以此求得心理的平衡。其二,他們大多對詩歌的抒情性比較重視,因而都反
  對江西派詩風,而提倡一種清麗尖新的詩歌風格。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