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人物列錶
劉基 Liu Ji(明代)趙南星 Zhao Naxing(明代)鄧豁渠 Deng Huoqu(明代)
陸樹聲 Liu Shusheng(明代)敖英 Ao Ying(明代)何瑭 He Tang(明代)
鄭紀(明代)夏尚樸 Xia Shangpu(明代)鄒守益(明代)
顧清(明代)張弼(明代)徐霈 Xu Pei(明代)
釋妙聲 Shi Miaosheng(明代)劉球 Liu Qiu(明代)董玘 Dong Qi(明代)
錢宰(明代)楊寅秋 Yang Yinqiu(明代)朱希晦(明代)
危素 Wei Su(明代)瀋鯉 Shen Li(明代)曹於汴(明代)
任翰 Ren Han(明代)張元凱 Zhang Yuankai(明代)何景明(明代)
何三畏 He Sanwei(明代)王立道 Wang Lidao(明代)王應鬥 Wang Yingdou(明代)
杜騏徵 Du Qizheng(明代)周是修 Zhou Shixiu(明代)劉炳 Liu Bing(明代)
劉永澄 Liu Yongcheng(明代)劉良弼 Liu Liangbi(明代)林士元(明代)
趙寬 Zhao Kuan(明代)張吉 Zhang Ji(明代)袁華 Yuan Hua(明代)
吳儼 Wu Yan(明代)唐之淳(明代)吳繼茂(明代)
唐樞 Tang Shu(明代)畢自嚴 Bi Ziyan(明代)安希範 An Xifan(明代)
林右 Lin You(明代)朱淛 Zhu Zhe(明代)孫一元(明代)
徐一夔 Xu Yikui(明代)鄭元勳 Zheng Yuanxun(明代)方大鎮 Fang Dazhen(明代)
宋登春 Song Dengchun(明代)孫繼臯 Sun Jigao(明代)莊昶 Zhuang Chang(明代)
董其昌 Dong Qichang(明代)顧允成 Gu Yuncheng(明代)朱誠泳 Zhu Chengyong(明代)
黃廷用 Huang Tingyong(明代)任環 Ren Huan(明代)崔桐(明代)
左光鬥 Zuo Guangdou(明代)程本立 Cheng Benli(明代)虞堪 Yu Kan(明代)
李日華
明代  明

詩詞《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Ding mao,the 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ree days Write Mei》   

閱讀李日華在诗海的作品!!!
  明代戲麯、散麯作傢。字實甫,江蘇吳縣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無考。約生活於正德、嘉靖前後,以劇作《南西廂記》聞名。
  
  宋元南戲中已有《張珙西廂記》(或稱《崔鶯鶯西廂記》),明代前期的李景雲(一說係元代人)亦作有傳奇戲麯《崔鶯鶯西廂記》。上述劇本均已失傳,僅存少量麯文。最晚在嘉靖初年,海????人崔時佩又將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通稱《北西廂》)改編為傳奇,李日華再加以增補,成為長達38折的大型劇作,嘉靖時已行於世。
  
  《南西廂記》人物情節與《北西廂》幾乎完全相同,並大量襲用《北西廂》的詞句,思想平庸,藝術表現上缺乏獨創性,所以"時論頗弗取"(《衡麯麈譚》)。明代另一位作《西廂記》傳奇的陸采認為李氏此作“取實甫之語,翻為南麯,而措詞命意之妙幾失之矣”,且“悉以己意自創,不襲北劇一語”。(《陸天池西廂記序》)清初李漁甚至比之為"千金狐腋,剪作鴻毛;一片精金,點成頑鐵"(《閑情偶寄》)。然而,明中葉北雜劇已經漸趨衰落。《南西廂記》的出現,使膾炙人口的西廂故事仍能長期活躍於劇舞臺上,崔時佩、李日華的主要功績即在於此。後世麯壇流傳的《南西廂記》,多為李本而非陸本。
  
  自清中葉以來,《南西廂記》的《跳墻》、《寄柬》、《佳期》、《拷紅》等出,一直是頗受歡迎的劇目。京劇和各種地方戲改編的《西廂記》、 《紅娘》、 《拷紅》等,無不受到《南西廂記》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現存《南西廂記》較早的版本,是明代萬歷年間金陵富春堂本和周居易校刻本,《古本戲麯叢刊初集》第30種即據富春堂本影印。明末《六十種麯》本和《六幻西廂》本是比較通行的版本,它們與早期版本的差別較大。
  
  此外,李日華還撰有傳奇《四景記》,亦可觀,今佚。所撰散麯,見於《南詞韻選》、《南北宮詞紀》、《吳騷合編》等,今已輯入《全明散麯》。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