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朱自清 Zhu Ziqing(现代中国)
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易中天 Yi Zhongtian(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
刘心武 Liu Xinwu(现代中国)贾平凹 Gu Pingao(现代中国)王蒙 Wang Meng(现代中国)
余秋雨 Yu Qiuyu(现代中国)李零 Li Ling(现代中国)孔庆东 Kong Qingdong(现代中国)
王毅 Wang Yi(现代中国)赵大年 Zhao Danian(现代中国)孙玉石 Sun Yudan(现代中国)
季羡林 Ji Xianlin(现代中国)伊能静 Annie(现代中国)杨刚 Yang Gang(现代中国)
梁实秋 Liang Shiqiu(现代中国)钱理群 Qian Liqun(现代中国)万安培 Mo Anpei(现代中国)
周国平 Zhou Guoping(现代中国)柯云路 Ke Yunlu(现代中国)蒋子龙 Jiang Zilong(现代中国)
吴宽林 Wu Kuanlin(现代中国)钱弘道 Qian Hongdao(现代中国)启功 Qi Gong(现代中国)
许知远 Xu Zhiyuan(现代中国)王晓峰 Wang Xiaofeng(现代中国)李燕杰 Li Yanjie(现代中国)
陈丹青 Chen Danqing(现代中国)陆小曼 Liu Xiaoman(现代中国)古清生 Gu Qingsheng(现代中国)
苗发勇 Miao Fayong(现代中国)袁媛 Yuan Yuan(现代中国)潦寒 Lao Han(现代中国)
史铁生 Shi Tiesheng(现代中国)吴虹飞 Wu Hongfei(现代中国)庄秋水 Zhuang Qiushui(现代中国)
萧乾 Xiao Qian(现代中国)王跃文 Wang Yuewen(现代中国)侯永禄 Hou Yonglu(现代中国)
杨昊 Yang Hao(现代中国)梁晓声 Liang Xiaosheng(现代中国)刘绍铭 Liu Shaoming(现代中国)
嘿嘿爸 Hei Heiba(现代中国)嘿嘿 Hei Hei(现代中国)张晓梅 Zhang Xiaomei(现代中国)
李书铭 Li Shuming(现代中国)绝望沧海 Jue Wangcanghai(现代中国)谭一平 Tan Yiping(现代中国)
蔡康永 Cai Kangyong(现代中国)姚雪垠 Yao Xueyin(现代中国)吴晓波 Wu Xiaobo(现代中国)
张清 Zhang Qing(现代中国)胡洪侠 Hu Hongxia(现代中国)翁帆 Weng Fan(现代中国)
臧里
现代中国 

阅读臧里在影视与戏剧的作品!!!
  女编剧
  
  电视作品
  《我爱我家》
  《候车大厅》
  《心理诊所》
  《浪漫的事》
  《家有儿女》
  《电脑娃娃》
  
  电视电影
  2000年《回家看看》
  
  话剧作品
  《记忆24小时》
  
  臧里《24小时记忆》即将上演 讲述喜剧创作秘诀2007年10月31日15:07 北京晚报
  由李琦、王海珍等明星主演的话剧《记忆24小时》即将于11月21日至24日在海淀剧院上演。这部呼唤都市纯真情感的喜剧不仅请到了不少影视剧红星加盟,而且还特邀了创作过《我爱我家》、《候车大厅》、《心理诊所》、《浪漫的事》、《家有儿女》等诸多电视剧剧本的“金牌编剧”臧里担任该剧编剧。这位名气很大却很少在公众前露面的著名喜剧创作者,也终于在媒体前露了面,讲起了喜剧创作的“秘诀 ”。
  个子不高、已经年过半百的臧里亲切随和。而和她聊得多了,就会发现她天赋的开朗性格、多年对舞台和创作的执著热爱、平时对生活的敏感观察以及工作中对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确实推动着她的成功。
  臧里从小就喜欢戏剧戏曲,但从事创作很晚,而且还是自学成才:“我快30岁才开始学习写剧本,业余写了八年,才被调进北京京剧院。后来写了京剧、评剧、曲剧、河北梆子等大量地方戏。一直到和石林共同创作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被春节联欢晚会选中之后,我才开始往影视剧编剧方向发展。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喜剧在舞台剧领域太不受重视了,大家认为悲剧宏大、庄严、正统,而喜剧则比较低俗、下里巴人、格调不高,就是觉得可乐都不好意思笑。”
  臧里告诉记者,当年和石林一起创作《英雄母亲的一天》就是瞄准赵丽蓉写的。“那个时候春晚向社会征稿,我俩写了后,石林骑了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投稿。当时春晚的审稿小组都是从一麻袋一麻袋的来稿中挑着看稿,看一个稿子两元钱。大多数稿子都没什么水平,一看就被扔在一边。我们的稿子被担任看稿的相声作者沈永年从几麻袋的稿子里挑了出来,最终被选中上了春晚。后来石林创作了很多晚会小品,而我的性格更适合于在家安静地创作,所以选择做影视编剧。我写过陈佩斯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动作喜剧《向着新生活前进》,后来写了大量的情景喜剧。”
  虽然臧里和妹妹臧希如今都是情景喜剧创作的“大腕”,但当年刚一接触情景喜剧时还觉得这是个“怪物”:“当时梁左让我们看《我爱我家》,我们都说这东西电视剧不像电视剧,话剧不像话剧,小品不像小品,到底是什么怪物啊?!之后在英达、梁左的启发下,我和妹妹参与了《我爱我家》后80集的创作。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又写了《候车大厅》、《心理诊所》、《家有儿女》等好多情景喜剧。”臧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情景喜剧的特色:“如果说一个人规规矩矩、正正经经地走进大门是正剧,那连蹦带跳地进门来就是喜剧,而情景喜剧则是干脆从后窗户里蹦了进来!情景喜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的表现形式都比较极端。”
  离开舞台剧创作十多年,这次重新写话剧,臧里觉得又有挑战又很过瘾。话剧《记忆24小时》写的是亲情和爱情,讲述了一穷一富两个白领,在旅行中遇到了一位朴素纯洁的女孩儿,她因车祸而失忆,每天都为父亲过一次生日;来自大都市的男孩儿爱上了女孩儿,决定用爱改变她的生活……为了写剧本,臧里不仅看了很多话剧演出和话剧剧本,还认真采访了儿子和儿子身边的年轻恋人们。“现在很多人谈恋爱条件太高,最后把自己剩下了,就只能端着架子,孤独一生,我这个戏就是在呼唤纯真的感情。”臧里自嘲道:“我写了八年的第一个舞台剧上演,赶上戏曲滑坡;我改写电影,写了八年又赶上电影滑坡了;所以改写电视剧了。这回写话剧,也算是回归之后的一个总结吧。另外这次如果不接,这辈子可能就写不了话剧了,我都58岁了,还能写几年啊?!不过写了这个话剧后,打算明年有机会还要继续写下去……”本报记者 王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