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
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
王毅 Wang Yi(現代中國)趙大年 Zhao Danian(現代中國)孫玉石 Sun Yudan(現代中國)
季羨林 Ji Xianlin(現代中國)伊能靜 Annie(現代中國)楊剛 Yang Gang(現代中國)
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錢理群 Qian Liqun(現代中國)萬安培 Mo Anpei(現代中國)
周國平 Zhou Guoping(現代中國)柯雲路 Ke Yunlu(現代中國)蔣子竜 Jiang Zilong(現代中國)
吳寬林 Wu Kuanlin(現代中國)錢弘道 Qian Hongdao(現代中國)啓功 Qi Gong(現代中國)
許知遠 Xu Zhiyuan(現代中國)王曉峰 Wang Xiaofeng(現代中國)李燕傑 Li Yanjie(現代中國)
陳丹青 Chen Danqing(現代中國)陸小曼 Liu Xiaoman(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
苗發勇 Miao Fayong(現代中國)袁媛 Yuan Yuan(現代中國)潦寒 Lao Han(現代中國)
史鐵生 Shi Tiesheng(現代中國)吳虹飛 Wu Hongfei(現代中國)莊秋水 Zhuang Qiushui(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王躍文 Wang Yuewen(現代中國)侯永祿 Hou Yonglu(現代中國)
楊昊 Yang Hao(現代中國)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現代中國)劉紹銘 Liu Shaoming(現代中國)
嘿嘿爸 Hei Heiba(現代中國)嘿嘿 Hei Hei(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李書銘 Li Shuming(現代中國)絶望滄海 Jue Wangcanghai(現代中國)譚一平 Tan Yiping(現代中國)
蔡康永 Cai Kangyong(現代中國)姚雪垠 Yao Xueyin(現代中國)吳曉波 Wu Xiaobo(現代中國)
張清 Zhang Qing(現代中國)鬍洪俠 Hu Hongxia(現代中國)翁帆 Weng Fan(現代中國)
柯劭忞
現代中國  (1848年1933年)

正史 history books written is biographical style《新元史》

閱讀柯劭忞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字鳳蓀、鳳笙,號蓼園,山東膠州大同村人,近現代著名學者,尤擅長治史學。他獨力編著《新元史》,負責總成《清史稿》,其學術成就為人們肯定。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柯劭文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柯橫對史學、文學、音韻、文字等傳統學問多有見解,在詩歌創作方面也有所成就。其母李長霞在國學、詩作方面不讓須眉。
  
  柯劭忞自幼受家庭影響,勤奮好學,有一股癡迷精神。他讀書時精力集中,心不旁騖,一次他讀書時靠近爐火,袖子被點燃而毫不覺察,當父親發現書房傳出煙味,纔得知是全神貫註於書本的兒子所為。為此父親常以“書呆”稱之,不無喜愛地勸導他。
  
  柯劭忞16歲入縣學為生員,後應召入濟南尚志書院讀書,中途輟學。清同治九年(1870年)19歲時得中鄉試舉人。之後,他廣交各省學吏,曾先後應聘於晉、粵、遼東等地書院擔任主講。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會試中進士,遂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不久任編修,開始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為其嶽丈吳汝綸訂正了《尚書故》4册。
  
  1901年,柯劭忞出任湖南省學正,任期4年。回京後,曾先後擔任國子監司業、貴胄學堂總教司和翰林院日講起居註官等職。1906年,受命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出任貴州提學使。兩年後調回京城,在學部先後任丞參、度署右參議、京師大學堂經科監督。清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成立資政院,任議員。翌年10月,受資政院委派,出任山東宣慰使兼督辦山東團練大臣。不久被調回京城任典禮院學士,賜紫禁城騎馬,伴宣統皇帝溥儀讀書。在清末,他的精力主要在做官。
  
  民國成立後,柯劭忞對舊主感恩懷舊,以前清遺老自居,充任宣統侍講。在政治上他不能與日俱進。
  
  在學術上,柯劭忞有了施展才智的機會。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袁世凱開設清史館,循例組織學者編修前朝歷史。趙爾巽為館長,柯劭忞等為總篡。1928年趙爾巽辭世,柯劭忞代理清史館館長職務,同時兼任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委員長。
  
  柯劭忞以一己之力,傾30餘年精力,編就《新元史》一書,這是他最突出的學術貢獻。此書最後至1920年完成,時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明令將其列為正史,1922年正式印刷面世。
  
  中外學術界對《新元史》也作了很高評價,認為此書集500多年各傢研究之大成,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學識賅搏,精力絶倫”。此書為柯贏得了很高的學術聲譽,如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為此贈他文學博士學位。
  
  同時,柯劭忞參與編修《清史稿》十四年,負責總閱全稿,代理館長職務,做了大量工作。1927年完成《清史稿》總纂工作。
  
  在民國後,柯劭忞傾心治學,無意於仕途,對斂財也無興趣,留下了包括經史、詞章、歷算、金石等諸學科研究的著述,成為衆人稱道的著名學者。
  
  柯劭忞於1933年8月31日於北京病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