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人物列錶
宋庠
北宋  宋(996年1066年)
姓:
名:
字: 公序
籍貫: 安州安陸
今属: 湖北安陸

詩詞《安福殿千葉雙頭並枝白牡丹歌 Anfo palace Chiba Double Bingzhibaimu Dan Song》   《寶鑑 baojian》   《豹隱堂》   《北樓三首》   《北樓三首》   《北樓三首》   《北樓晚景 North Tower evening scene》   《北臺 beitai》   《北臺 beitai》   《北臺 beitai》   更多詩歌...

閱讀宋庠在诗海的作品!!!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後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札縣)。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連中三元,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與弟宋祁並有文名,時稱“二宋”。卒謚元獻。詩多穠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後徙安州之安陸(今屬湖北)。仁宗天聖二年(一○二四)進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館,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註、左正言、翰林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深為仁宗親信。慶歷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輿匪人交結,出知河南府,徙知許州、河陽。不久召回任樞密使,輿副使程戡不協,再出知鄭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謐元獻。宋庠與其弟祁均以文學知名,有集四十四捲,已散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得宋庠詩文,編為《元憲集》四十捲。事見王珪《華陽集》捲四八《宋元憲公神道碑》,《宋史》捲二八四有傳。

宋庠-經歷

宋庠是鄉試,會試、殿試皆第一的三元狀元。中狀元後,擢大理評事,同判襄州。後被劉太後看中,破格升為太子中允,再遷為左正言。太後病逝,宋庠為知製誥。曾上疏建議科舉應文武分試,被采納。不久,知審刑院。當時,密州一霸王澥私自造酒,並殺人滅口。宋庠不顧當朝宰相陳堯佐說情,異常堅决地判王澥死刑,大快民心。
寶元中(1038~1040),宋庠為右諫議大夫任參知政事,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因與宰相呂夷簡不和,被排擠。加之彈劾范仲淹,被貶知揚州。范仲淹變法失敗,朝廷遂召宋庠為樞密使。皇祐元年(1049),拜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終無建樹。皇祐三年,又因傢法不嚴,縱容子弟過錯,遭到包拯彈劾而被罷相,出知河南府,幾經遷徙,鬢染秋霜,被仁宗封為莒國公。
英宗即位(1064),宋庠請求告老還鄉,不準,改封鄭國公,移鎮武寧軍,出判亳州。宋庠前後所至,以慎靜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年篤愛幼子,帶子赴任,至亳州後,多次請求告老還鄉,最後,以司空身份致仕,病故於傢,享年71歲。朝廷追贈太尉兼侍中,謚元獻。英宗為他撰其碑曰:“忠規德範之碑”。

宋庠-成績

宋庠天資忠厚,與弟宋祁應舉時,俱以文學名聞天下。宋庠儉約不好聲色,且精於書法,深得晉人神韻,又善繪畫,間作山水花鳥,筆緻流朗;詩也寫得好,有《蚊湖詩箋》;宋庠讀書至老不倦,善於糾正古書中的謬訛。曾校定《國語》,撰《補音》三捲,又輯《紀年通譜》,區別正閏,為十二捲。另有《掖垣叢志》三捲,《尊號錄》一捲,《別集》四十捲。

宋庠-人物軼事

麈史
鄉人傳元憲母夢朱衣人畀一大珠,受而懷之,既寤,猶覺暖,已而生元憲。後又夢前朱衣人攜文選一部與之,遂生景文,故小字選哥。
宋元獻繼母,乃吾裏朱氏也。元憲與仲氏景文因依外傢,就學安陸,居貧。鼕至,召同人飲,元憲謂客曰:“至節無以為具,獨有先人劍鞘上裹得銀一兩,粗以辦節。”乃笑曰:“鼕至吃劍鞘,年節當吃劍耳。”予先君未冠居下座,嘗曰:“觀二公居貧,燕笑自若,宜後享名位。”
救蟻
宋朝宋郊(即庠未第時原名),弟祁,雍邱人,天聖初與弟同舉進士。未第時,有僧相之雲:“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亦不失科甲。”後數日僧見郊,異之曰:“君何滿面陰騭紋,似救數萬生命者。”郊曰:“惟前日見蟻被水淹,戲將竹編橋渡之。”僧曰:“即此便是,當大魁天下。”後有章獻太後不欲以弟先兄之事。果如此也。
類苑
宋鄭公初名郊,字伯庠,有忌其先進者譖之,謂其姓符國號,名應郊天。又曰:“郊音交,交者,替代之名也。宋交,其言不祥。”仁宗命改之,乃改名庠,字公序。
青箱雜記
夏文莊守安州,宋莒公兄弟尚布衣,文莊異待之,命作落花詩,莒公一聯雲:“漢臯佩冷臨江失,金𠔌樓空到地香。”子京一聯雲:“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存半面妝。”文莊曰:“詠落花而不言落,大宋當狀元及第。又風骨秀重,異日當作宰相。小宋非所及,然亦須登嚴近。”後皆如其言。文莊在河陽,莒公登庸,以別紙賀曰:“所喜者昔年安陸已識臺光。”蓋為是也。
宋莒公平時分題課賦,每屈於子京。及作鷙鳥不雙賦,則子京去兄遠甚。莒公遂擅場。
湘山野錄
宋鄭公庠省試良玉不琢賦,號為擅場。時胥內翰偃酷愛之,謂非二宋不能作,奈何重押一韻,有“懷奇擅名”及“而無刻畫之名”之句,深惜之。密為改擅名為擅聲,置之第一。迨發試卷,果鄭公也。王平甫撰胥公碑雲:“諸孤幼甚,歸於潤州。平日薦擢相踵,而材勢大顯者,無一人為助,獨宋鄭公恤其傢甚厚。”
西清詩話
宋元憲為內相,望臨一時,且大用矣。同列有譖其姓宋名郊非便,公奉詔,更名庠,意殊怏怏。會用新名移書與葉清臣,仍呼同年。葉戲答曰:“清臣是宋郊第六入選,編閱小錄無宋庠。不知何許人?”公因寄一絶雲:“紙尾勤勤問姓名,禁林依舊沾華纓,莫驚書錄稱臣嚮,即是當年劉更生。”本朝狀頭入相者,呂文穆、王文正、李文定、宋元憲。元憲登庸,知製誥,石揚休賀以詩曰:“皇朝四十三竜首,身到黃扉止四人。”副樞王伯庸堯臣曰:“何不道已四人,而特言止,惜哉。”蓋伯庸繼元憲魁天下,未幾薨於位。自慶歷距今,迄未有繼者,異哉!
錢氏私志
宋丞相精字學,在政府,堂吏書牒尾以俗體書宋作宋,公不肯下筆,曰:“此非吾姓。”堂吏惶恐改之,乃肯書名。歸田錄俗書宋字木下作兩點。
宋庠在政府,上元夜在書院讀周易,聞小宋點華燈擁歌妓醉飲。翼日諭所親令誚讓雲:“相公寄語學士,聞昨夜燒燈夜宴,窮極奢侈,不知記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學內吃虀飯時否?”學士笑曰:“卻須寄語相公,不知某年吃虀飯是為甚底?”
涑水紀聞
呂申公作相,宋鄭公參知政事。呂素不悅範希文。一日希文答元昊書,錄本奏呈。呂在中書,自語曰:“豈有邊將與叛臣通書。”又云:“奏本如此,又不知其所與書何所言也。”以此激宋。宋明日上殿,果入札子論希文。仁宗沉吟久之,曰:“范仲淹莫不致如此。”呂公徐應曰:“擅答書不得無罪,然謂之有他心,則非也。”宋公色沮無辭。明日,宋出知揚州。又二年,希文參知政事,宋尚在揚,以長書謝過,雲為僉人所使。其後宋公作相,薦范纯仁試館職。純仁尚以父前故,辭不願舉。
東軒筆錄
宋元獻初罷參政,知揚州,以雙鵝贈梅堯臣。堯臣作詩曰:“昔居鳳池上,曾食鳳池萍。乞與江湖走,從教養素翎。不同王逸少,辛苦寫黃庭。”宋公得詩,殊不悅。
名臣言行錄
太原有弓箭社,宋相下令,籍為部伍,仍須用角弓。太原人貧,素用木弓,自此有賣牛買弓者。
孔平仲談苑
鐘著作生二女,長嫁宋氏,生庠、祁。季嫁常州薛秀纔,生一女,為尼,與僧居和大師私,生一女,嫁潘秀纔。潘有子名與稽,今為朝奉大夫。與稽視居和,蓋外祖父也。居和以牛黃丸療風疾者也,飲酒食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善良,每鄉裏疾疫,以藥歷詣諸傢,救其所苦,或以錢賙之。薛尼於宋氏以姊妹親常在京師。是時庠為翰林學士,尼還常州。和病,問:“京師誰為名族善人者?”尼曰:“吾所出入多矣,無如宋內翰傢也。”和曰:“我死,則往托生。”尼曰:“狂僧,宋傢郡君已娠矣,安得托生?”和曰:“吾必往也。”既而和死,人畫一草蟲於其臂。是日,宋傢郡君將娩,祁之妻往視,見一紫衣僧入室,亟走避。既而聞兒啼,曰:“急令僧去,吾將視吾姒。”人曰:“未嘗有僧也。”乃知所生子,乃和也。既長,形相酷似和,亦好飲酒食肉,隱然有草蟲在其臂。名均國,為絳州太守。
東齋紀事
蔡君謨雲:“宋元憲公近之和氣拂然襲人,景文則英采秀發,久視之,無一點塵氣,真神仙中人也。”

宋庠-詩詞

《重展西湖二首》
緑鴨東陂已可憐,更因雲竇註西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嚮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使君直欲稱漁叟,願賜閒州不計年。
《重展西湖二首》
西北雲波逗異津,兩陂相合到城闉。橋橫斷岸纔通舫,路轉新洲不踏塵。倒影剩容霞底日,暖光平展鑑中春。摧頽病守時無用,堪與鷗鷼作主人。
《豹隱堂》
昔日蒸青地,今茲坐嘯居。人瞻分虎出,庭記墮鱣餘。蕭墨齋猶寶,莊環室舊虛。嘉名傳郡志,寧減武侯廬。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