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嬴 | |||||||||
名: | 渠梁 | |||||||||
網筆號: | 孝公 | |||||||||
陵墓: | 弟圉 | |||||||||
|
當時之勢
《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621年,即秦繆公三十九年,春秋五霸之一的“西霸天”秦繆公去世,安葬在雍。繆公的兒子有四十人,他的太子罃〔yīng〕繼承王位,這就是康公。
此後,234年間,秦國歷經了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厲共公、躁公、懷公、靈公、簡公、惠公13個君主後,公元前387年惠公一歲的兒子出子繼位。
出子二年即公元前385年,庶長改從河西迎接靈公的兒子獻公回國,立他為君。殺了出子和他的母親,把他們的屍體沉入深淵(出子二年,庶長改迎靈公之子獻公於河西而立之。殺出子及其母,瀋之淵旁)。
秦國在這以前頻繁更換君主,君臣之間關係不協調,所以晉國的力量又強起來,奪去了秦國河西的土地。
《史記•秦本紀》記載:獻公元年即公元前384年,廢止了殉葬的制度。
四年即公元前381年正月庚寅日,孝公出生(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
十一年即公元前374年,周朝太史檐〔dān〕,拜見獻公說(周太史儋見獻公曰):“周與秦本來是合在一起的,後來秦分了出去,分開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後,將會有稱霸統一天下的人出現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復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
二十四年即公元前361年,獻公去世,兒子孝公繼位,這時孝公已經二十一歲了(二十四年,獻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歲矣)。
孝公元年,黃河和餚山以東有六個強國,秦孝公與齊桓公、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韓昭侯、趙成侯並立(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國六,與齊桓、楚宣、魏惠、燕文、韓昭、趙成侯並)。淮河、泗水之間有十多個小國(淮泗之間,小國十餘)。
楚國、魏國與秦國接壤(楚、魏與秦接界)。魏國修築長城,從鄭縣築起,沿洛河北上,北邊據有上郡之地(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
楚國的土地從漢中往南,據有巴郡、黔中(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
周王室衰微,諸侯用武力相徵伐,彼此爭殺吞併(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並)。
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不參加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諸侯們象對待夷狄一樣對待秦國(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
生平概述
公元前361年,僅有21歲的秦孝公[1]正式登基。這時,秦不為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於是,他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在這一年,秦孝公頒布了“求賢令”。衛國人商鞅在這種背景下來到秦國,並很快受到重視。經過商鞅的兩次有力的改革舉措,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商鞅變法是先秦最徹底的一場變革,它取消世襲的特權,規定按軍功給予爵位和田宅奴隸。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把國都從雍(今陝西鳳翔南)遷到蔌陽(今陝西蔌陽東北),進一步實行變法。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惠王、燕文公、韓昭侯、趙成侯並稱。楚、魏與秦接界,且魏已開始修築長城,自鄭縣沿河北上,直抵上郡。中原諸侯相互徵伐,秦處雍州偏僻之地,不參與中原會盟。孝公利用秦地遠離中原戰場積蓄力量,他布施恩德,救濟孤寡,修治德政,講究武功。孝公即位之初,為富國強兵下令求賢,以改變秦落後於關東六國的局面。並東嚮進攻,
公元前359年,他山師伐韓,至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築城於殷(今武陟東南)。前356年,孝公以衛鞅為左庶長變法革新。製定嚴厲法令,以法治國,奬勵軍功,鼓勵耕織。不久,秦乘魏攻趙,大敗魏師於元裏(今陝西澄城東南),拔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
公元前352年,孝公升衛鞅為大良造,出師拔魏安邑(今陝西夏縣西北)。次年,秦築關塞於商(今陝西丹風西南),秦師圍魏固陽,攻趙藺(今山西離石西)。
公元前350年,衛鞅開始第二次變法,遷都鹹陽,廢井田製,統一度量衡,設縣置。同年,孝公詔令衛鞅營鹹陽,築冀闕。鹹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鹹陽縣東15裏。次年,孝公遷都鹹陽。不久,秦國初在縣置有定額之秩吏,即規定縣令和縣長的俸祿,按戶按口徵收軍賦,其郡縣組織日趨完備。秦孝公積極支持衛鞅變法,前346年,太子駟犯法,刑其傅公子虔,於是“法大用,秦人治”。此後,在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為政治制度先進、經濟發達、軍力強盛的強國。公元前341年,秦軍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衛鞅策劃下復攻魏,欲據河山之固,東嚮以製諸侯,成帝王之業。同年,衛鞅誘執魏軍大將公子邛,大敗魏軍,迫魏王獻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衛鞅功大封其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商洛鎮),故稱商君或商鞅。
公元前338年,孝公卒。秦孝公初立,對穆公以後秦國的落後現狀痛心疾首,他能順應時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膽改革,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首。
求賢納纔
二十一歲的秦孝公即位後,又該怎樣呢?
《史記•秦本紀》記載:孝公於是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了論功行賞的法令(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並嚮全國發佈命令說(下令國中曰):
“從前,我們繆公在岐山、雍邑之間,實行德政、振興武力,在東邊平定了晉國的內亂,疆土達到黃河邊上;在西邊稱霸於戎狄,拓展疆土達千裏,天子賜予霸主稱號。諸侯各國都來祝賀,給後世開創了基業,盛大輝煌(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裏,天子緻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但是就在前一段厲公、躁公、簡公、出子的時候,接連幾世不安寧,國傢內有憂患,沒有空暇顧及國外的事,結果晉國攻奪了我們先王河西的土地,諸侯也都看不起秦國,恥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傢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獻公即位,安定邊境,遷都櫟陽,並且想要東徵,收復繆公時的原有疆土,重修繆公時的政令(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
“我緬懷先君的遺志,心中常常感到悲痛。賓客和群臣中有誰能獻出高明的計策,使秦國強盛起來,我將讓他做高官,分封給他土地(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於是便發兵東進,圍攻陝城,西進殺了戎族的獂〔huán〕王(於是乃出兵東圍陝城,西斬戎之獂王)。
衛鞅聽說頒布了這個命令,就來到西方的秦國,通過景監求見孝公(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監求見孝公)。
變法圖強
在戰國七雄中,秦是比較落後的國傢,“六國卑秦,不與之盟”,當時秦被稱為西戎。公元前361年,新國君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國外受強鄰的欺壓,內有貴族的專橫,决心奮發圖強,改變國傢的落後面貌。秦孝公為了尋求改革賢才,上任伊始,就下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當時在魏國得不到重用的商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國求見孝公,得到重用。因此,秦孝公的發奮圖強是商鞅變法的前提。可以說,沒有秦孝公的圖強圖變,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商鞅變法。
商鞅到了秦國之後,很快得到了秦孝公的接見。但他並不瞭解秦孝公的真實意圖。一見孝公,說了些 “帝道”之類不實在的空話,以致孝公“時時睡,弗聽”。二見孝公,說得更多,但也是“王道”之類的大話,均不中孝公之意。三見孝公,因言及“霸道”,孝公終於感到“可與語矣”。四見孝公,“以強國之術說君”,孝公“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孝公四見商鞅,表現了他求賢若渴的心態,也表現了他的寬容和耐心。同時還可以看出,秦孝公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不喜歡那種空洞無物的大道理。
改革必然要觸及既得利益,必然會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對。秦孝公沒有采取強製壓迫的辦法,而是把大臣們召集在一起辯論,以理服人。既讓主張改革的商鞅說話,也讓反對改革的甘竜、杜摯說話,各自把自己要說的東西都講出來,看看誰更有道理。直至商鞅以無可辯駁的事實,使反對派啞口無言,纔稱之為“善”,纔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這說明,秦孝公是民主的,是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的,也是善於統一思想的。
既用商鞅,孝公對其信任始終如一。在變法前商鞅曾要求秦孝公答應他三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國君對變法主政大臣必須深信不疑,不受挑撥離間。否則,權臣死而法令潰。秦孝公欣然答應,並說:“三百年來,變法功臣皆死於非命,此乃國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終我一世,絶不負君!”孝公言行一致。在商鞅改革之初,“百姓苦之”;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王者”,秦孝公始終沒有動搖對商鞅的信任,甚至孝公在病重時,曾打算把君位讓給商鞅。正是因為這樣的信任,纔使商鞅能放開手腳推行改革。
孝公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以實際行動支持商鞅的改革。改革前,孝公就允諾商鞅,真法不避權貴。新法一旦推行,舉國唯法是從,即或宮室宗親,違法亦與庶民同罪。新法實施以後,遭到了一些舊貴族的強烈反對,這些舊貴族暗暗串通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挑動太子駟犯法,企圖打開一個缺口,破壞整個變法事業。商鞅毫不動搖,對秦孝公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秦孝公完全同意。考慮到太子是國君的繼承者,不能用刑,便處罰了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一個割了鼻子,一個臉上刺了字。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公開反對新法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國百姓都非常高興,路上沒有人拾別人丟的東西為己有,山林裏也沒了盜賊,傢傢富裕充足(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傢給人足)。人民勇於為國傢打仗,不敢為私利爭鬥,鄉村、城鎮社會秩序安定(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的秦國百姓又有來說法令方便的(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這都是擾亂教化的人(此皆亂化之民也)”,於是把他們全部遷到邊疆去。此後,百姓再沒人敢議論新法了(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
稱霸天下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其後民莫敢議令。於是任命衛鞅為大良造〔或稱大上造,商鞅分爵位為二十級中的十六級,以下既是爵位名稱又是官職名稱,其上有爵無職〕。率領着軍隊圍攻魏國安邑,使他們投降(於是以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過了三年,秦國在鹹陽建築宮廷城闕,把國都從雍地遷到鹹陽(居三年,作為築冀闕宮庭於鹹陽,秦自雍徙都之)。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把零星的鄉鎮村莊合併成縣,設置了縣令、縣丞,總共合併劃分為三十一個縣(而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廢除井田重新劃分田塍的界綫,鼓勵開墾荒地,而使賦稅平衡(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平鬥桶權衡丈尺)。
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處劓刑(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
過了五年,秦國富強,周天子把祭肉賜給秦孝公,各國諸侯都來祝賀(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緻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355年,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會盟(七年,與魏惠王會杜平)。
公元前354年,秦國與魏國在元裏交戰,取得勝利(八年,與魏戰元裏,有功)。
公元前352年,衛鞅任大良造,率兵包圍了魏國安邑,使安邑歸服了(十年,衛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公元前350年,修造鹹陽城,築起了公佈法令的門闕,秦國就遷都到鹹陽(十二年,作為鹹陽,築冀闕,秦徙都之)。把各個小鄉小村合併為大縣,每縣設縣令一人,全國共有四十一個縣(並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開闢田地,廢除了井田製下的縱橫交錯的田埂(為田開阡陌)。這時秦國東邊的地界已經越過了洛水(東地渡洛)。
公元前348年,開始製定新的賦稅制度(十四年,初為賦)。
公元前343年,天子賜予霸主稱號(十九年,天子緻伯)。公元前342年,諸侯都來祝賀(二十年,諸侯畢賀)。秦國派公子少官率領軍隊與諸侯在逢澤會盟,朝見天子(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公元前340年,衛鞅攻打魏國,俘虜了魏公子昂〔áng〕(二十二年,衛鞅擊魏,虜魏公子昂)。秦孝公封衛鞅為列侯,號為商君(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國與魏軍在岸門作戰,俘虜了魏國將軍魏錯(二十四年,與晉戰雁門,虜其將魏錯)。
相關信息
《黑色裂變》出場人物--秦孝公趙渠梁(稱秦孝公為嬴渠梁不太合理,先秦貴族男子稱氏不稱姓,秦孝公,嬴為姓,趙為氏,故其名應為趙渠梁)
秦孝公趙渠梁,是力輓狂瀾的天才領袖,是變法圖強的第一推動力,是整個秦帝國的基石君主。該劇對秦孝公的塑造,以西漢賈誼《過秦論》之評價為根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精神性格的第一特質是沉雄勇略。
侯勇飾秦孝公
沉雄,胸懷大志而堅忍不拔也。孝公之志(雄),第一段在求變圖存,第二段在變法強秦,第三段在雄霸天下。也就是說,其志嚮是逐步明確的。不能一開始便過度張揚其勢,墮入“神”的泥沼。惟其雄志在心,孝公之忍耐力(沉)極其罕見。就其長期性與目標性而言,遠超此前之越王勾踐。孝公忍耐力之表現,以其戲劇結構分為兩個時期兩種表現:第一時期,壓製復仇欲望,疏導復仇浪潮;此時之忍耐多見於公開衝突,形式表現相對外在,相對容易表演。第二時期,疏導朝野變法阻力,斡旋變法帶來的必然動蕩,同時引領秦國閃避列強滅秦之災難;此時之忍耐力,主要表現為內心的種種巨大衝突煎熬。
勇略,大勇而有主見也。孝公為戰時領袖,少入軍旅久經沙場,勇略是其威望的第一根基,不正面表現不足以顯示其戰時領袖的特質。孝公之勇略,劇中有三層表現:其一戰場勇略(敢死敢言),其二救國勇略(明恥敢變),其三人生勇略(生命最後關頭的冷靜清醒)。三勇之戲劇表現層層遞進,直達人的生命狀態的最高峰(與商鞅同)。
秦孝公精神性格的第二特質是親厚結人。
秦孝公有巨大的人格魅力,一則在於超凡的政治品性,二則在於對人際關係的洞察力與親和力。這方面劇中多有情節,最須註意的是“戒偽”二字。也就是說,不能將秦孝公的親厚結人表演為臨機做秀,而是要充分體現其發自內心的真誠。親而不偽,和而不同,厚而不木,重而不拙,此間分際也。
秦孝公精神性格的第三特質是權謀無痕。
孝公權謀,是以正大功業為基礎的正當權謀,所以不着機謀痕跡。劇中表現為兩個層面:其一,前期對甘竜等老世族的引而不發;其二,後期對反對派首領的斷然處置;其三,病逝前對各種善後事宜的縝密安排。至大無痕,不得不為,是秦孝公權謀的根基狀態。
孝公是滄海洪流中的搏擊風浪的本色英雄。孝公是燃燒生命以輓救劫難的殉國烈士。
人物評價
秦孝公(嬴姓)趙渠梁,是力輓狂瀾的天才領袖,
是變法圖強的第一推動力,是整個秦帝國的基石君主。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使秦國日漸強盛,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過秦論》中寫到“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初立,對穆公以後秦國的落後現狀痛心疾首,他能順應時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膽改革,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