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人物列表
谢灵运 Xie Lingyun(南北朝)谢朓 Xie Tiao(南北朝)鲍照 Bao Zhao(南北朝)
谢惠连 Xie Huilian(南北朝)何逊 He Xun(南北朝)谢燮 Xie Xie(南北朝)
庾信 Yu Xin(南北朝)陆凯 Liu Kai(南北朝)沈约 Shen Yao(南北朝)
鲍令晖 Bao Linghui(南北朝)孔稚珪 Kong Zhigui(南北朝)江淹 Jiang Yan(南北朝)
范云 Fan Yun(南北朝)阴铿 Yin Keng(南北朝)智匠 Zhi Jiang(南北朝)
刘敬叔 Liu Jingshu(南北朝)檀道鸾 Tan Daoluan(南北朝)郭季产 Guo Jichan(南北朝)
刘谦之 Liu Qianzhi(南北朝)裴松之 Pei Songzhi(南北朝)王韶之 Wang Shaozhi(南北朝)
刘道荟 Liu Daohui(南北朝)范晔 Fan Ye(南北朝)萧子显 Xiao Zixian(南北朝)
魏收 Wei Shou(南北朝)崔鸿 Cui Hong(南北朝)臧荣绪 Cang Rongxu(南北朝)
萧子云 Xiao Ziyun(南北朝)何法盛 He Facheng(南北朝)杨衒之 Yang Xuanzhi(南北朝)
宗懔 Zong Lin(南北朝)释慧皎 Shi Huijiao(南北朝)达摩 Dharma(南北朝)
昙无蜜多 Tan Momiduo(南北朝)释僧祐 Shi Sengyou(南北朝)耶舍 Ye She(南北朝)
礓良耶舍 Jiang Liangyeshe(南北朝)褚澄 Chu Cheng(南北朝)陶宏景 Tao Hongjing(南北朝)
贾思勰 Gu Saixie(南北朝)谢赫 Xie He(南北朝)佚名 Yi Ming(南北朝)
鲍坚 Bao Jian(南北朝)山谦之 Shan Qianzhi(南北朝)吴均 Wu Jun(南北朝)
邓德明 Deng Deming(南北朝)刘澄之 Liu Chengzhi(南北朝)东阳无疑 Dong Yangmoyi(南北朝)
郑辑之 Zheng Jizhi(南北朝)傅昭 Fu Zhao(南北朝)殷芸 Yan Yun(南北朝)
袁淑 Yuan Shu(南北朝)高澄 Gao Cheng(南北朝)王琳 Wang Lin(南北朝)
法场 Fa Chang(南北朝)慧光 Huiguang(南北朝)勒那摩提 Lenamoti(南北朝)
昙林 Tanlin(南北朝)灵辨(南北朝)护法 Dharmapala(南北朝)
谢赫
南北朝  南齐梁(479年502年)

绘画 brushwork《古画品录》

阅读谢赫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事迹不可考。善作风俗画、 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 批评家、 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气韵生动” 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顾恺之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言论,以及魏晋以来人们对于人物的鉴赏评论所一致强调的人的精神气质的生动的表现。这些言论是谢赫提倡“气韵生动”的根据。“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从古代画论中可见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关于临摹,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是一个画家所必须熟悉的。由此可见,“六法”是古代绘画实践经,提高为理论的。关于“六法”,过去存在着若干混乱的看法。或有意的加以神秘化,例如说:五法可以学,而气韵只能先天的。或者用气韵生动否定其余诸法的必要性,而流为形式主义的掩护。或者把“六法”当作创作实践的技法,用以证明古人的写实技法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诸如此类混乱的看法,都有待用历史观点加以澄清。
  谢赫的“六法论”之重要,乃在于他作了这一整理集中的工作。虽然“六法”之间的正确的科学的逻辑的关系没有完全明确起来,然而由于反映了绘画艺术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完整的认识,而此认识既肯定了根据对象造型的必要性,也提出了理解对象内在性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笔墨是表现对象的手段。《古画品录》的大部分文字是谢赫评论曹不兴以及他同时代的二十七个画家的作品。他在评论中,把画家分成六品,即六个等级。这一方面也是当时对人品评所采用的方法。对人的评论以精神气质、风度为标准。所以这一分别等第的方法,和“气韵生动”的概念,都和当时评论人的风气有关系的。除画品以外,当时还有《诗品》、《棋品》等,都是借用了评论人物分别等第的方法。谢赫《古画品录》中对于画家的评论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保留了可贵的史料。在他之后有陈朝姚最的《续画品》,唐朝李嗣真的《后画品》,僧彦悰的《后画录》,这就开始了中国绘画史的最早的著述,至唐代,由张彦远汇集成《历代名画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