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陶宗儀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陶宗儀在诗海的作品!!! |
明洪武四年與六年(1371、1373),朝廷詔徵儒士,知府兩次薦舉,陶宗儀均以病辭,說:“為巢父,為許由,為嚴子陵,擊壤而歌,以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宋濂說:“九成之意,以為一傢不可以俱仕,恐妨進賢之路,故力辭之。”晚年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諸生赴南京禮部,學生考中甚多,帝賜錢鈔於陶。建文元年(1399),已兩鬢如霜,兒孫滿堂,重陽賦詩:“重陽佳節古今同,老我凄涼思不窮。醉把茱萸懷弟妹,不知烏帽落西風。”約在永樂十年(1412)卒於鬆江。
陶宗儀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著作除《輟耕錄》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書法理論與歷史的《書史會要》9捲,匯集漢魏至宋元時期名傢作品617篇,編纂《說郛》100捲,為私傢編集大型叢書較重要的一種。還著《南村詩集》4捲、《四書備遺》2捲,以及《古唐類苑》、《草莽私乘》、《遊志續編》、《古刻叢鈔》、《元氏掖庭記》、《金丹密語》、《滄浪棹歌》、《國風尊經》、《淳化帖考》等。
附:生卒考
陶宗儀生卒時間,在《明史》和歷代《黃岩縣志》、《鬆江府志》中均無記載。明初學者孫作《滄蠃集》中《陶南村先生傳》載:“先生衝襟粹質,灑然不凡,少舉進士第,一不中,即棄去。”參加考進士時間是哪一年?元四大畫傢王蒙(與陶宗儀是中表兄弟)《南村草堂圖》後有隱士張樞題《南村賦並序》:“二十有志於功名,執筆論當世事,主者忌之,即拂衣去。將返乎天台(即黃岩)守先壟,適寇砦於鄉,歸弗剋,遂宿留乎雲間(鬆江)。”說明陶宗儀在20歲考進士會試,因直言政事被考官所忌而名落孫山。“適寇”,是指元末方國珍起義。《明太祖實錄》記載方國珍起義時間是元至正八年(1348)十一月,“旬月間,得數千人,劫掠漕糧,執海道千戶。”又據《續資治通鑒·元紀二十五》載:“至正八年三月癸卯,帝親試進士二十有八人。”陶宗儀即參加這次會試,遭忌而未中,落第後,“將返乎天台守先壟”,因陶宗儀家乡清陽陶與方國珍家乡洋嶼相隔數裏。於是“歸弗剋,遂宿留乎雲間。”這一年,陶宗儀20歲,據此推算,陶宗儀生於元天歷二年(1329)。
《明史》記載陶宗儀晚年於“(洪武)二十九年率諸生赴禮部試讀大誥,賜鈔歸,久之卒。”《南村詩集》中《己醜十月廿八日,得鄉人林序班公輔寄聲,報捨弟夢臣沒於道,未知月日地》,詩曰:“白下相逢日,於今十二年。江湖俱老矣,風雨獨凄然。”“己醜”即永樂七年(1409)。這是《南村詩集》標明時間的最後一首詩。又據《陳眉公書畫史》所載,明初王冕為陶宗儀《飛白竹圖》題詞,署“己醜歲夏五月廿二日”,說明陶宗儀至少活到永樂十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