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人物列錶
愛倫·坡 Edgar Alan Poe阿特 Art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巴拉剋·奧巴馬 Barack Hussein Obama
莫裏斯·羅沙比 Morris Rossabi希瑟·萊爾·瓦格納 Heather Lehr Wagner
哈雷特·阿班 Hallett Edward Abend比爾·剋林頓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拉裏·凱恩 Larry Kane卡爾·伯恩斯坦 Carl Bernstein
凱瑟琳·特雷西 Kathleen Tracy施瓦·巴拉吉 Shiva Balaghi
利默 Leamer L.弗羅德裏剋·鮑爾 弗罗德里克 Powell
羅斯·特裏爾 Ross Terrill尼古拉斯·斯帕剋思 Nicholas Sparks
魏斐德 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 James MacGregor Burns
奧古斯丁·巴特勒 Augustine Butler德博拉·海登 Deborah Hayden
莉薩·羅格剋 Lisa Rogak剋裏斯·華萊士 Chris Wallace
丹尼爾·埃爾斯博格 Daniel Ellsberg艾倫·肖姆 Alan Schom
康尼·安·柯剋 Connie Ann Kirk喬治·巴頓 George Smith Patton
湯晏 Tang Yan阿爾敏·迪·萊曼 Armin D. Lehmann
蒂姆·卡羅爾 Tim Carroll帕米拉·剋拉剋·凱羅 帕米拉克拉 Kekai Luo
羅伯特·達萊剋 Robert Dallek伯納德·剋裏剋 Bernard Kerik
莫妮卡·萊溫斯基 Monica Lewinsky麥當娜 Madonna Ciccone
凱瑟琳·卡爾 Cathleen Carl喬治·赫伯特·沃剋·布什 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安妮·賴斯 Anne Rice安妮·普魯剋斯 Edna Annie Proulx
丹·布朗 Dan Brown埃爾文·布魯剋斯·懷特 Elwyn Brooks White
伊迪絲·華頓 Edith Wharton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F. Scott Fitzgerald威廉·福剋納 William Faulkner
理查德·費曼 Richard Feynman弗蘭剋·邁考特 Frank McCourt
艾裏剋斯·哈利 Alex Haley斯托夫人 Harriet Beecher Stowe
托馬斯·哈裏斯 Thomas Harris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約瑟夫·海勒 Joseph Heller亨利·米勒 Henry Miller
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赫爾曼·梅爾維爾 Herman Melville
艾薩剋·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傑剋·倫敦 Jack London
詹姆斯·凱恩 James Mallahan Cain傑剋·凱魯亞剋 Jack Kerouac
露意莎·梅·奧爾科特 Louisa May Alcott瑪·金·羅琳斯 Marjorie Kinnan Rawlings
尼古拉斯·斯皮剋曼
美國 現代美國  (1893年1943年)

  荷蘭裔美國人,地緣戰略學家,國際關係學者,被稱為“圍堵政策之教父”。他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古典現實主義的發起者之一,將東歐政治思想帶入美國。曾在耶魯大學國際研究所任職。他教學重點放在地緣政治學。49歲死於癌癥。
  斯皮剋曼出過兩本談外交政策的書。一是1942年美國即將加入二次大戰時的《世界政治中的美國戰略:美國與權力平衡》。他從關切權力平衡的角度說明美國企圖以海洋阻隔敵人的孤立主義政策必敗。他希望避免美國像一次大戰一樣企圖置身事外。第二本書《和平地理學》是在死後一年出版,其中闡述了他的地緣策略,認為歐亞權力平衡會直接影響美國。
  從斯皮剋曼的地理學與外交著述看來,他支持地理决定論。
  早期理論
  在1938年的論文“地理學與外交政策”之中,斯氏認為地理因素,相較於經濟、領導人性格等因素,對於外交政策的影響更持久。
  斯氏也認為地理位置對國傢影響重大。而美國同時接鄰大西洋與太平洋,是世界最有力的位置。
  按照地理位置,國傢又可分為三種類型:內陸國傢,海島國傢,與同時有海陸疆界的國傢。而地理位置也决定國傢的外交情形。像是內陸國傢與陸上鄰國有安全問題。海島國傢則會受其他海權與鄰近大陸的強權的影響。在面對鄰近大陸強權時,海島國傢會以徵服或殖民來維持一些海岸緩衝國傢,並且支持陸上強權的權力平衡。斯氏將美國歸類於海島國傢。他日後對於美國外交政策的建議也傾嚮上述海島國傢的政策。
  斯氏並且指出衆強權因為地理差異造成的安全觀差異,將難以達成維持集體安全的有效體係。他認為一次世界大戰後創造的國聯無法維持和平,因為同一塊區域對不同國傢有不同的安全意義。
  在1939年與Abbie Rollins合寫的“外交政策的地理目標”一文中,斯氏則從地理與歷史探討了國傢的擴張情形。此文有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精神。
  斯氏認為擴張行為必須放在長時間尺度下檢視。因為長時間來看,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與和平都不是常態,國傢之間真正的關係是許多個互相鬥爭的權力組織。斯氏也認為所有國傢都傾嚮擴張。所以國際政治就像是某種“磁力場”,各個磁極之間的磁力綫此消彼長。
  此文也從歷史上舉例說明各國都在尋求地理戰略意義上的擴張。各個國傢因為地理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擴張目標情形。內陸國傢尋求出海口,海島國傢則尋求航道控製。
  文章最後結論是可見的未來都不會有理由能改變國傢尋求擴張的傾嚮。即使是國聯也一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