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人物列表
普希金 Pushkin佚名 Yi Ming丘特切夫 Qiuteqiefu
莱蒙托夫 Mikhail Yuryevich Lermontov安年斯基 Annenski巴尔蒙特 Balmont
索洛古勃 Suoluogubo梅烈日柯夫斯基 Dimitrij Sergeevic Mereskovskij安·别雷 An Bely
洛赫维茨卡娅 Luoheweici Kaja赫列勃尼科夫 He Liebo Melnikov库兹明 Kuzmin
伊戈尔·谢维里亚宁 伊戈尔谢维里亚 Ning马雅可夫斯基 Vladimir Mayakovsky亚历山大·勃洛克 Alexander Blok
勃留索夫 Cult Bo吉皮乌斯 Gippius蒲宁 Ivan Bunin
弗·索洛维约夫 弗索洛维约夫马·沃洛申 马沃洛 application霍达谢维奇 Khodasevich
波普拉夫斯基 Poplavski古米廖夫 Gumilyov阿赫玛托娃 Anna Akhmatova
茨维塔耶娃 Marina Tsvetaeva曼德尔施塔姆 Osip Mandelstam帕斯捷尔纳克 Boris Pasternak
叶赛宁 Sergei Yesenin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维亚·伊万诺夫 Weiyayiwan Ivanov
安德列·沃兹涅兴斯基 安德列沃兹涅 Xing Ski阿赫玛杜琳娜 Bella Akhmadulina
列宁 Vladimir Ilich Lenin
俄罗斯 苏联  (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开端终结
在位1917年1924年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全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维萨里奥诺维奇·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听 文件-播放),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知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1998年,《时代》杂志将其列入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弗拉基米·伊里奇·列宁(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英语Vladimir Ilich Lenin)(1870年4月22日 ——1924年1月2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原姓乌里扬诺夫(Ульянов)。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于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对于这个理论而言,现在有观点认为它其实不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在东欧剧变以后。托洛茨基在《不断革命论》中提出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内是不能完成的,这个观点虽然受到批判,但是同样的观点恩格斯却也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进行和阐述。所以我们在讨论和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结合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于1870年俄历4月10日(公历22日)出生在伏尔加河岸的辛比尔斯克城,即现在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是一位具有民主进步观点的中学教师,后来成为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厅的视察员,因多年从事国民教育的劳绩,晋升为省国民教育总监,并曾获得贵族称号。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一位医生的女儿,结婚前住在农村,虽然只受过家庭教育,但由于她勤奋好学,后来仍然通过考试获得小学教师的称号。她读过许多书,并擅长外语和音乐。她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品德教育,终日为他们操劳。乌里扬诺夫一家有六个孩子。列宁的哥哥叫亚历山大,姐姐是安娜。妹妹奥里娅。弟弟德米特里,最小的妹妹叫玛丽娅。
  聪明活泼的列宁从五岁就开始学习文化,九岁进入辛比尔斯克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学兼优曾获得金质奖章。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曾是喀山大学的优等生,民意党人青年小组的成员。1887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因参与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杀密。受到极大震惊的列宁从血的教训中增强了与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的决心,并坚定地说:“我们不走这条路”。17 岁的列宁已在探索着一条与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的新的道路。1887年6月底,列宁全家迁居喀山,秋天他进了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入学不久,他因反对大学里的警察制度而被开除,并被禁止在喀山居住。一年后列宁回到喀山,在那里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资本论》。 1889年5月,列宁全家迁往萨马拉城。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波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在萨马拉城,列宁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写了最早的一篇论文:《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现列宁格勒城)。从此,揭开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宁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缔造者。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要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就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列宁很早就说过:“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这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他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实践相结合,为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而斗争。1895年秋,在列宁的领导下,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并命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个斗争协会是以群众性工人运动为基础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萌芽。它只活动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列宁为首的一批骨干就被逮捕了,列宁先是被监禁,后被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列宁总结了该协会的斗争经验,用以指导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工作。1898年3月初,当列宁还在流放地时,俄国的一批社会主义者就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以列宁为首的流放者集会宣布加入社会民主工党。事实上“一大”并没有把党真正建立起以来。在委员会中经济派占据了优势,一大后,组织上更加涣散、政治上更加动摇、思想上更加混乱,经济派成为建党的主要障碍。1900年列宁创办的《火星报》和1901-1902年期间他写的《怎么办》一书,粉碎了经济主义。1903年7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纲和党章。在讨论党章时,党内产生了尖锐分歧。诞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推行的机会主义组织路线和策略路线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在列宁的领导下召开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革命日益走向高潮的11月上旬,列宁从国外回到了彼得堡,以加强对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在斗争紧张工作繁忙的日子里,列宁还十分关注党中央的机关报《新生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他参加该报编辑部的会议并撰写文章,宣传党的策略思想。使这份报纸在党的生活和革命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05年12月当莫斯科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时,列宁赞扬了工人们的壮举,并号召彼得堡的工人支援他们的斗争。莫斯科工人起义失败后,列宁又及时帮助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鼓舞他们的斗志。1906到1907年列宁仍在国内坚持斗争直到1907年的12月才被迫离开俄国。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于4月3日(公历4月16日)回到了俄国。针对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为党和无产阶级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路线,接着,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发挥了“四月提纲”中的原理,从4月到7月90天的时间里,列宁一面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导《真理报》编辑部的工作。先后写了150多篇文章和几本小册子,宣传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方针,从而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增强了他们对革命的必胜的信念。
  列宁是十月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者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领导者,1917年7月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平示威的镇压和接踵而来的对布尔什维克的打击,使俄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七月事变”打破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和平发展的前途已经断绝。列宁也被迫转入地下,在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继续指导着革命斗争并撰写《国家与革命》一书,8月9日列宁离开俄国到达芬兰,继续完成了《国家与革命》的写作,并关注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科尔尼洛夫叛乱的迅速被粉碎,使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布尔什维克的威信大为提高,很快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苏维埃中占据了优势。列宁分析了新的革命形势,在9月12日到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写的两封指示信里,明确提出了通过起义把政权转归苏维埃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方针。为了便于加强领导,10月7日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指导了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夜间列宁到了斯莫尔尼宫,亲自担负起指导起义的重任。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革命工人、兵士和水兵执行了起义的战斗命令。深夜攻下了冬宫,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列宁不仅胜利地领导了俄国革命,而且指导和鼓舞了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他的倡议下创建了共产国际,他亲自主持了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领导了二、三、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从二大起任执行委员。
  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在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变为现实。在这样的国度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新课题。苏维埃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为发挥人民群众的才智,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巨大的可能性,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资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镇压了白卫匪帮的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并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符合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列宁坚信俄国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在他的领导下,拟定了纲领性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拟定了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机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产者,并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列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他把发展文化教育,进行文化建设计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他强调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列宁所说的文化建设包括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造就经济建设及其他方面的专门人材。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改变愚昧不文明等广泛的任务。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列宁经常提醒党的组织和干部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专家的作用,检查在使用和团结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
  列宁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官僚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对苏维埃国家机构中的拖拉作风、文犊主义深恶病绝,认为它是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敌人”之一。列宁是改革国家机关的推动者,在他看来,要有效地克服官僚它义,就必须改革国家机关,使其密切地联系群众,选拔优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到重要的经济岗位上去,还要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和民主检查、监督制度,对于因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者,应分别情况给以处分,而克服官僚主义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
  列宁极端厌恶个人崇拜。他认为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他坚信:“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列宁十分谦逊质朴、极端关心党的事业,模范地遵守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经常作自我批评,随时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一向反对突出他个人。他多次拒绝艺术家为他绘制和塑造肖像,也反对人们为他祝寿。1920年4月23日,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为列宁五十寿辰举行了晚会,他故意推迟到晚会快结束时才到场,他在答词中首先表示“感谢你们使我没有听祝寿演说……让我们今后根本免去这种祝贺仪式”。歌功颂德的陋习是和列宁格格不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
  列宁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的领袖,他不知疲倦的和长期紧张的政治活动,以及社会革命党暗杀造成的创伤,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从1922年上半年起,便身患重病。1924年1月21日,便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沉痛的损失。他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永垂青史。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直接领导的。
  十月革命也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这个起义是由列宁亲自领导的。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晚,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指出:“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根据列宁的指示,党中央决定提前起义。列宁于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
  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 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9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弹射击,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和士兵们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迅猛地冲向冬宫。在117级云石阶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005个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10点40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列宁在会上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负责攻打冬宫的军事指挥为托洛茨基。所以也有说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时直接领导了十月革命。
  关于托洛茨基:
  人们知道十月革命,却不知道正是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时直接领导了十月革命;人们知道苏联红军,却不知道托洛茨基是苏联红军的缔造者;人们知道”新经济政策“,却不知道新经济政策是托洛茨基最早提出的;人们知道斯大林是列宁的继任者,却不知道托洛茨基的地位原本仅次于列宁,他的肖像与列宁的肖像并列悬挂;人们知道《列宁全集》中文版共有60卷,却不知道《托洛茨基全集》竟达150卷之巨,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艺术、教育等等几乎一切领域……
  由于中国舆论宣传的特点,托洛茨基早已淡出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视野。
  1879年,列夫•托洛茨基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富农家庭,189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过程中多次被捕入狱又多次侥幸脱逃。在十月革命前,他已是威震四海的领袖人物。苏俄建国初期,托洛茨基先后担任外交人民委员、海陆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为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立下了不朽功勋。列宁1922年12月23日至12月25日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认为托洛茨基是“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
  1924年列宁逝世后,在党内激烈的斗争中,托洛茨基成了失败者。斯大林联合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人否决了托洛茨基在经济建设道路、党内民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问题等等领域的理论和提案,并发动了持续数年的、一连串的批判托洛茨基的运动。最终于1926年褫夺了托洛茨基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并将其逐出中央委员会。
  托洛茨基在党的最高委员会上作最后陈词时警告各派说:斯大林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所有的反对派。……未来将有一系列血腥清洗。斯大林的胜利是短命的,而斯大林体制在某一天将会突然垮台,彻底崩溃,因为眼前的胜利过分依赖暴力。
  托洛茨基1927年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驱逐出国,193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1938年在巴黎组织第四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党),反对第三国际。1940年被暗杀于墨西哥城。
  很不幸的是,历史让托洛茨基成为了先知: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大清洗”,将他的所有对手和盟友,通通送上了断头台;1991年,苏联解体了。
  
  列宁主义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地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解放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新理论和新策略,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列宁坚决同国内和国际的机会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总结马克思去世后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矛盾后,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后,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内取得胜利的理论并加以实践,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创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关于工农联盟和民族殖民地解放的理论,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等,从而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列宁主义是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武器,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列宁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并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与马克思主义一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列宁主义也将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永葆其伟大的生命力。
  
  列宁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 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 欺骗的友谊是痛苦的创伤,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
  ● 患难识朋友。
  ●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会变成错误。
  ● 贻误时机或张惶失措,就等于丧失一切。
  ●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 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不能理解新的局势而复旧的口号,这些口号在昨天是正确的,但在今天已经失去任何意义。
  ●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 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 科学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写真。
  ● 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 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 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 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往往是对细节的干涉。
  ● 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
  ● 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 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
  ●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死气沉沉的人强。
  ●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 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 一切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学说,都是胡说八道。
  ——谁不和我们一起就是反对我们,中立的人们最危险。
  (1)任何时候都不要玩弄起义,在开始起义时就要切实懂得,必须干到底。
  (2)必须在决定的地点,在决定的关头,集中很大的优势力量,否则,更有准备、更有组织的敌人就会把起义者消灭。
  (3)起义一旦开始,就必须以最大的决心行动起来并坚决采取进攻。防御是武装起义的死路。
  (4)必须在敌军还分散的时候,出其不意地袭击他们。
  (5)每天(如果以一个城市来说,可以说每小时)都必须取得胜利,即使是不大的胜利,无论如何要保持“精神上的优势”。
  
  列宁怎样提高阅读速度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
  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列宁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哦,哦!”、“嗯,是吗?!”、“哈哈!”、“原来如此!”等等。更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认真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把握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督促自己动手笔录,记下某些感受、某个思想火花。
  
  秘档证实:列宁死于动脉硬化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月17日报道,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有关列宁的确切死因,长期以来一直是各方猜测的话题。医学专家在解剖并仔细分析列宁大脑时发现了什么?哲学副博士、畅销书《天才死后的诊断》的作者莫尼卡·斯皮瓦克,有幸接触过秘密档案文件,她帮助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列宁的遗体
   斯皮瓦克说,列宁54岁英年早逝以后,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列宁的大脑。健康人民委员尼古拉·谢马什科院士在报告中说:“列宁的死因被认为是血管壁硬化(动脉硬化)。解剖证明,这是列宁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就在颈动脉。”
  斯皮瓦克说,解剖时,发现列宁的大脑状况很糟糕。列宁的脑颅组织总共只有1340克,连标准的脑重量都达不到。谢马什科院士的报告说,“动脉硬化首先影响大脑,也就是直接支配人体活动的器官”。用这位专家的话说,病症直接侵害“最脆弱的部位”,列宁的脑颅组织就是这种“脆弱”部位。(《参考消息》1.18)
  文章来源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901/0126_2665_984483.shtml
  
  列宁故事
  列宁理发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天,列宁到理发馆去理发。当时,屋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列宁一进门,便问谁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后的次序等候。等着理发的人都认识列宁,知道列宁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每一分钟都是极其宝贵的。于是急着对他说:“谁是末了一位这不要紧,现在空出位置来,请你先理吧。”列宁回答说:“谢谢诸位同志们。不过这是要不得的,应该按班次和守秩序。我们自己订的法律,应该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列宁一面说着,就一面找个椅子坐下来,并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看起来。等着理发的人们看到列宁态度很坚决,再没有说什么,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革命领袖。
  在规定、制度、公约面前,人们是一律平等的。比如理发要按先后次序,这对谁都应该一样——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革命领袖。人们所以向列宁投来敬佩的眼光,就在于他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出现,并且在人们衷心地要求他可以不讲秩序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讲秩序。
  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
  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他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
  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
  而小列宁因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说出实话会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于是,小列宁的妈妈就想:应该怎能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
  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几天后,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寄来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原谅后,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谴责。”妈妈看着儿子会心的笑了。
  列宁吸烟的故事
  列宁上大学时开始吸烟。列宁的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她懂得吸烟的害处。她对儿子吸烟上了瘾感到很伤脑筋,曾多次叫列宁戒除这一不良嗜好。开始,列宁面对着母亲的劝告只是微笑着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亲疼爱儿子,她想了许多办法叫儿子戒烟,可都没有效果。后来,她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一次,母亲对列宁说:“孩子,我们是靠你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抚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样多余的花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你吸烟虽然花费不多,但日久天长,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假如你不吸烟,那对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那时,俄国的纸烟并不贵,母亲是为了叫列宁不吸烟才这样说。
  列宁听到母亲的话,很受感动。他对母亲说:“好好,您说的这些过去我没有考虑到。好!从今天开始,我不吸烟了。”列宁说完,把口袋里的烟掏出来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钮 扣
  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纽扣。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
  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纽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纽扣缝上了。
  “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纽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犹豫不决。 人们对列宁说: “他是个能干的人。” “是个有功之人。” “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纽扣的事,但没有出声。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纽扣。
  灰雀 
  
  列宁与小孩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与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的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Vladimir Ilyich Lenin (Russian: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22 April 1870 – 21 January 1924), born Vladimir Ilyich Ulyanov (Russian: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was the Bolshevik Leader of the 1917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first Head of Stat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course of his political career, he used the pseudonyms Lenin, V. I. Lenin, Nikolai Lenin, and N. Lenin. His contribu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Leninism, is his development and interpretations of urban Marxist theory to fit the agrarian Russian Empire of that time, with Leninist theory turning Marx on his head by placing politics over economics.
<< 前一君主: 尼古拉二世苏联列宁 Vladimir Ilich Lenin
(1917年1924年)
后一君主 >>: 李可夫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