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錶
黃徹
宋代  宋(?1124年)

詩歌評論 poetry comment《鞏溪詩話》
詩詞《句 sentence》   《句 sentence》   《句 sentence》   《句 sentence》   

閱讀黃徹在诗海的作品!!!
  生卒年不詳,字常明,莆田(今屬福建)人。宣和六年(1124)進士。歷官縣丞、縣令,以拙直忤權貴棄官,南歸興化溪,著有《溪詩話》。
  《溪詩話》十捲,《直齋書錄題解》著錄於集部文史類;《遂初堂書目》著錄於文史類,作《黃微詩話》,“微”疑“徹”字之誤;《四庫全書》收於集部詩文評類。
  
  黃徹主張作詩不尚雕華,其去取以“輔名教”、“存風雅”為準繩。他說:凡造意立言,須“為天下後事慮”。自序稱詩當“誠於君親,厚於兄弟朋友,嗟念於黎元休戚,及近諷諫而輔名教”。這就是黃常明論詩所說的“意”和“理”。衹要形式服從這一內容,所謂“壯而能巧”者,即詩文要“當於理,則綺麗風花,同入於妙”,“無與於比興者”,皆不可取。
  
  《溪詩話》品評諸傢之詩,極崇杜甫。認為杜甫詩模寫景物,出於風花,亦極綺麗,然能“窮盡性理,移奪造化”,所以妙絶古今。作詩要能貫穿精絶,和韻工妙,但不可“以辭害志”。杜甫作詩又善用俗字,避艱澀而能通徹無礙。要“語緩而不迫”,方“可為作詩法也”。
  
  黃徹還提出要“巧於用事”的主張。他說,用事造語,皆有出處。然而“用事之法,不拘故常”,當“用其義,而隱其語”。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