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
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周天遊 Zhou Tianyou(現代中國)吳則虞 Wu Zeyu(現代中國)
趙超 Zhao Chao(現代中國)王覺溟 Wang Jiaoming(現代中國)梅毅 Mei Yi(現代中國)
樊樹志 Fan Shuzhi(現代中國)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嶽南 Yue Na(現代中國)
屈維英 Qu Weiying(現代中國)茅十七 Mao Shiqi(現代中國)蔣勝男 Jiang Shengnan(現代中國)
唐博 Tang Bo(現代中國)孫傑 Sun Jie(現代中國)許志竜 Xu Zhilong(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張鳴 Zhang Ming(現代中國)河邊 He Bian(現代中國)
落榜生5 La Bangsheng(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陳舜臣 Chin Shunshin(現代中國)
倪政興 Ni Zhengxing(現代中國)王春瑜 Wang Chunyu(現代中國)子金山 Zi Jinshan(現代中國)
朱岩 Zhu Yan(現代中國)孫立群 Sun Liqun(現代中國)趙焰 Zhao Yan(現代中國)
牛貫傑 Niu Guanjie(現代中國)張研 Zhang Yan(現代中國)郭燕紅 Guo Yangong(現代中國)
二月河 Eryuehe(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許華 Xu Hua(現代中國)
鄭彭年 Zheng Pengnian(現代中國)盛和煜 Cheng Heyu(現代中國)司馬路人 Sima Luren(現代中國)
張笑天 Zhang Xiaotian(現代中國)喬鬆都 Qiao Songdou(現代中國)王瑞人 Wang Ruiren(現代中國)
陳汝衡 Chen Ruheng(現代中國)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現代中國)陸士諤 Liu Shie(現代中國)
馬敘倫 Ma Xulun(現代中國)劉紹棠 Liu Shaotang(現代中國)餘嘉錫 Yu Jiaxi(現代中國)
劉鳳舞 Liu Fengwu(現代中國)王旭川 Wang Xuchuan(現代中國)董蔭孤 Dong Yingu(現代中國)
葉洪生 She Hongsheng(現代中國)周汝昌 Zhou Ruchang(現代中國)俞平伯 Yu Pingba(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蔡義江 Cai Yijiang(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周思源 Zhou Saiyuan(現代中國)張愛玲 Zhang Ailing(現代中國)閆紅 Yan Gong(現代中國)
陳時竜
現代中國  (1977年)
籍貫: 江西永新

閱讀陳時竜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陳時竜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男,江西省永新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77年10月生。1996年畢業於吉安師範專科學校政法係。1996年至1998年任教於江西永新縣石橋中學。1998年9月考入復旦大學歷史係,師從樊樹志先生,攻讀碩士學位。2001年7月獲碩士學位。2001年9月,入復旦大學歷史係,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7月獲博士學位。2004年8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室工作;2004年9月為助理研究員。2005年10月至 2006年9月,任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助理(挂職)。主要研究方向為明代思想文化史。
  一、專著
  《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2007年3月第二版,26萬字。
  二、譯著
  卜正民(Timothy Brook),《明代社會與國傢》(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待出版)
  三、論文:
  1、《書院官學化的變形措施:論明代禁書院——兼論書院官學化進程及其與學術演變之關係》,《復旦大學研究生學報》,2000年第1期創刊號,頁17-23,1.1萬字。
  2、《書院志述略》,《湖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1萬字。
  3、《明代社學性質的漸變與明清小學學製的繼承》,《教育史研究》,2000年第3期,頁21—26,1萬字。
  4、《論明初大都督府之創設——兼論朱元璋以諸子節制北部軍事思想之萌芽》,《軍事歷史研究》,2003年第1期,頁88—94,0.9萬字。
  5、《十六、十七世紀徽州府的講會活動》,《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臺北:2003年5月,頁133—184,4.5萬字。
  6、《從首善書院之禁毀看晚明政治與講學的衝突》,《史學月刊》,2003年第8期,頁40—45,1.1萬字。
  7、《晚明書院結群現象研究——東林書院網絡的構成、宗旨與形成》,《安徽史學》,2003年第5期,1.2萬;《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明清史》,2003年第6期,頁47—53。
  8、《隆慶與萬歷前十年的講學與反講學——以徐階、高拱、張居正為核心》,《復旦史學集刊》,2005年創刊號,3.6萬字。
  9、《耿定嚮思想研究》,《明史研究論叢》第七輯,2007/4,2.3萬字
  10、《明代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第28期(2007/5、2007/10),6萬字。
  11、《〈三捨劉氏七續族譜〉的史料價值》,《文獻》,2008年第1期,1萬字。
  四、書評、綜述及其它:
  1、《晚明社會變遷的宏大畫捲——讀〈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第83期,2006年11月7日
  2、(評)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中國學術,23(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3),頁267-272
  3、《2006年明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7年第5期,2007/5;《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明清史》,2007年第9期
  4、《2006年明史研究目錄》,《明史研究論叢》第七輯,2007/4
  5、《2007年明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8年第6期,2007/6;
  五、普及讀物
  1、《正說明朝十六帝》(與許文繼合著),中華書局,2005年1月,16萬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香港:中華書局,2005年5月。
  2、《正說明朝十六臣》(與許文繼合著,署名王豐明),中華書局,2006年4月。
  3、《科技發現之謎》(撰稿人之一),文匯出版社,2002年。
  4、《寶翔公司文化》(撰稿人之一),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2004年10月。
  5、《北京城的明朝往事》(撰稿人之一),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1月。
  六、主持或參與項目
  1、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啓動基金項目《明代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主持);
  2、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重點課題《明代地域講學活動研究》(主持);
  3、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百年明史論著目錄》(參與);
  4、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明代詔令文書整理與研究》(參與)。
  5、天一閣藏善本政書提要(參與)
  6、天一閣藏《明史稿》整理與研究(參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