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单锷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
徽宗时,郏亶之子郏侨认为,水灾是由于前代堤防堰闸尽坏,不能分水排流所致。主张导江开浦与浚源作圩岸并行,施工可有先后。分疏上源入江,下流入海,修筑塘堰堤闸防御处水,控制内水;修圩岸治湖为田。稍后,赵霖在政和末年、宣和初年(1116-1119年)主持兴修太湖水利,主张开浦、置闸、筑圩三者缺一不可,认为:“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置闸莫急于近外。”近外是靠近入江入海处,便于防潮、排洪、护田、浚沙、通航的筑圩工程措施。他又说圩岸要高大,非但能护田,还可以挤水处泄。
北宋以后围田大力发展,论太湖水灾及大规模治理多以疏泄为主。南宋末黄震主张:“驾水归海。”就是抬高江浦水位,并人工控制水流迅急,防止淤积。元代任仁发著《水利集》,并主持疏浚吴淞江等。治理太湖的论著很多,其中明代姚文灏著《浙西水利书》,归有光著《三吴水利录》都载有前人议论。清代有王凤生编辑《浙西水利备考》等流行较广。
《吴中水利书》明清时多次刻印出版,对于今天的水利建设仍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