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潘永因 Pan Yongyin(清代)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
孫星衍 Sun Xingyan(清代)朱伯廬 Zhu Balu(清代)紀昀 Ji Yun(清代)
李漁 Li Yu(清代)恵棟 Hui Dong(清代)多隆阿 Duo Longa(清代)
黃宗羲 Huang Zongxi(清代)江永 Jiang Yong(清代)戴震 Dai Zhen(清代)
周希陶 Zhou Xitao(清代)王永彬 Wang Yongbin(清代)王又槐 Wang Youhuai(清代)
郭慶藩 Guo Qingfan(清代)楊伯峻 Yang Bajun(清代)王餘佑 Wang Yuyou(清代)
王惟德 Wang Weide(清代)徐大椿 Xu Dachun(清代)李宗孔 Li Zongkong(清代)
蔣驥 Jiang Ji(清代)永瑢 Yong Rong(清代)陳澧 Chen Li(清代)
黃本驥 Huang Benji(清代)錢泳 Qian Yong(清代)汪輝祖 Wang Huizu(清代)
曹庭棟 Cao Tingdong(清代)程省 Cheng Sheng(清代)李希聖 Li Xisheng(清代)
謝泰階 Xie Taijie(清代)李毓秀 Li Yuxiu(清代)車萬育 Che Wanyu(清代)
山陰金 Shan Yinjin(清代)山本常朝 Chang Korean Yamamoto(清代)張之洞 Zhang Zhidong(清代)
容閎 Rong Hong(清代)勞孝輿 Lao Xiaoyu(清代)姚際恆 Yao Jiheng(清代)
鬍渭 Hu Wei(清代)張玉書 Zhang Yushu(清代)陸世儀 Lu Shiyi(清代)
孫奇逢 Sun Qifeng(清代)陳祖範 Chen Zufan(清代)皮錫瑞 Pi Xirui(清代)
鄭方坤 Zheng Fangkun(清代)陸隴其 Lu Longqi(清代)黃元吉 Huang Yuanji(清代)
顔習齋 Yan Xizhai(清代)周永年 Zhou Yongnian(清代)江藩 Jiang Fan(清代)
李塨 Li Gong(清代)劉一明 Liu Yiming(清代)費密 Fei Mi(清代)
刁包 Diao Bao(清代)廖平 Liao Ping(清代)陳弘謀 Chen Hongmou(清代)
愛新覺羅福臨(清代)顔元 Yan Yuan(清代)戴望 Dai Wang(清代)
葉煒
清代  (?1883年)
籍貫: 浙江嘉興

詩歌評論 poetry comment《煮藥漫抄》

閱讀葉煒在诗海的作品!!!
  香洲兄建議將葉鬆石的《煮藥漫抄》列印出來 ,以使這位十九世紀的老靈魂能在故鄉嘉興復活。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我把嘉興市圖書館藏的光緒十七年(1891)金陵刻本藉出來復印,交給了於能兄。
  
  查我自己一九九一年寫的日記,有一則與葉鬆石有關。當時我在市地方志辦公室工作,也算市志編輯。有一天,嘉興外事辦公室轉來一封信,要求協助查找葉鬆石的生平。據信上說,日本有一個叫橫田量夫的人對葉鬆石感興趣。橫田量夫在日本大阪經營中國書籍的書店裏工作,他嚮日本富士國際交流室提出這個要求,交流室的杉澤和已與嘉興外事辦直接聯繫。當時嘉興與日本富士已結為友好城市,所以用官方的話來說:"查找葉鬆石的材料,是促進中日友誼。"經過一個多月的打聽和查考,市志辦起草了一封答橫田量夫的信,談了葉鬆石的大致簡歷,如葉鬆石名煒,嘉興人,著有《煮藥漫抄》,同治甲戌(1874)去日本教外語,其墓志銘為俞麯園撰等。我由此知道周作人有一篇題為《煮藥漫抄》的文章,知堂說他有兩本《煮藥漫抄》,衹是紙色不同。還知道日本人永井荷風曾經在文章中回憶,他年輕時,傢裏挂過葉鬆石的字幅。可惜市志辦沒有查到葉鬆石的生卒年份。
  
  我在查找日記時,發現自己曾抄錄一張葉鬆石佚詩的卡片。根據出處,我去檔案館查找光緒六年(1880)的《申報》,進行核對。這是葉鬆石步陳曼壽《重至山城》韻的詩作。陳曼壽也是嘉興人,葉鬆石在詩中說:"後塵今被先生步",又說:"知心喜有陳無己,百裏郵筒索和詩。"我見有資料,說嘉興的蒲華光緒七年去日本是陳曼壽的關係。可見他們三人之間交遊的密切程度。除了這裏提到的葉鬆石、陳曼壽、蒲竹英,還有多少嘉興人去了日本?他們對日本文化的貢獻有多大呢?
  
  六月十六日,於能兄標點了《煮藥漫抄》後,填了兩闕《思佳客》。香洲兄覆校原稿後,填了一首《風入鬆》。他們攛掇我填一闕《好事近》,因我不懂倚聲,衹能藏拙。
  
  在以後的數天裏,我試圖查到葉鬆石的生卒年份。從史念主編嘉興市志上得到一條綫索:"光緒八年(1883)的《申報》上有葉鬆石决定回國的詩:《客大阪將之東京因病不果遂决歸計感賦留別》。"傅逅勒來電話說他未刊的嘉秀人名考略中也沒有生卒年份,衹是提到薑德明主編的《黃裳書話》中談到《煮藥漫抄》。王欲祥等主編的《清人別集總目》有"葉煒"條目,談到《煮藥漫抄》,北圖、南圖、湘圖和日本大阪等圖書館均有藏本,有意思的是書中寫道:"葉煒(1763-1821),字允光,號意亭,慈溪人。"可想這是同名同姓的兩個人,混為一談。
  
  六月二十六日,我再去檔案館查《申報》,查到了《嘉興市志》中記載的詩,我反復吟誦詩中的"昨宵偶憶鱸魚美,夢嚮南湖放釣舟",深有感慨。我還在同一年十一月的《申報》中查到另一首詩:《王冶梅待詔歸自東瀛餘將之官白下滬下相逢賦此志喜錄就曼壽新儂少泉吟定》。這些詩均署"鴛湖信緣生",與《煮藥漫抄》書後所署的"夢鷗逸史",都可作為市志的補充材料。
  
  當天晚上嚮於能兄藉《黃裳書話》一讀,我連夜抄錄了以下這段話:"我(黃裳)還是花了四角錢買了一册光緒十七年金陵刻本的《煮藥漫抄》,書是薄薄的一本,衹二捲,是書話之類的東西。作者則是嘉興葉煒(鬆石)。葉鬆石在光緒六年又重遊大阪。此書則是病中所記。前面有日本湖山老人小野願的序文(明治十五年)。買到這本小書,我是非常高興的。不衹因為這是隔了十多年以後,重新閱肆得到的第一本舊書,更為了這是一百零四年前,在中國還沒有派公使時就到日本去進行文化交流的前輩的作品。"黃裳這篇文章寫於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四日。中國始派駐日公使是日本的明治十年(1877),大名鼎鼎的黃遵憲就是這一年去日本,比葉鬆石整整晚了四年。
  
  《煮藥漫抄》列印問世了。我手頭查不到俞麯園為之撰寫的墓志銘,也無法嚮日本的橫田量夫訊問。留下遺憾,盼望會得到意外的驚喜。
  
  範笑我 二OO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