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ěi guó zuòzhělièbiǎo
fēi William Marrài lún · Edgar Alan Poeài shēng Ralph Waldo Emerson
huì màn Walt Whitman gēngshēng Emily Dickinson fēn · lán Stephan Crane
shǐ wén Wallace Stevens luó Robert Frost 'ěr · sāng bǎo Carl Sandberg
wēi lián William Carlos Williamspáng Ezra Pound 'ěr Hilda Doolittle
ào dēng Wystan Hugh Auden míng E. E. Cummings · lāi 'ēn Hart Crane
luó · dèng kěn Robert Duncanchá 'ěr · ào 'ěr sēn Charles Olsonā mén A. R. Ammons
jīn bǎo Allen Ginsbergyuē hàn · ā shénbǎi John Ashberyzhān · tài James Tate
lán dūn · xiū Langston Hughes wēn W. S. Merwinluó · lāi Robert Bly
xiào Elizabeth Bishopluó · luò wēi 'ěr Robert Lowell Sylvia Plath
yuē hàn · bèi màn John Berrymanān · sài dùn Anne Sexton nuò W. D. Snodgrass
lán · ào Frank O'Hara luò L.D. Brodskyài · luò wēi 'ěr Amy Lowell
āi · shèng wén sēn · lěi Edna St. Vincent Millay · tái 'ěr Sara Teasdale Edgar Lee Masters
wēi lián · William Staffordài 'ān · Adrienne Rich wèi · nèi tuō David Ignatow
jīn nèi 'ěr Galway Kinnell · 'ěr Sidney Lanierhuò huá · nài luò Howard Nemerov
· ào Mary Oliverā · mài 阿奇波德麦 Kerry Xujié shī xuǎn Robinson Jeffers
· Louise Glückkǎi · lāi Kate Lightshī jiā zhāng Arthur Sze
yáng Li Young Leeyáo yuán Yuan Yaoléi méng · Raymond Carver
· gēn Louise Boganài lún · jīn Allen Ginsbergài · jīn sēn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ān · kūn lán Anna Marie Quindlen
měi guó xiàn dài měi guó 
Anna Quindlen
chūshēngdì: bīn zhōu de fèi chéng

Anna Quindlen
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 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则是意大利人。

 

作者经历

编辑
18岁,她以抄写员的身份加入《纽约邮报》,从此开始了在新闻行业的职业生涯
19岁,母亲因为卵巢癌而去世,因此涉及到个人的写作时,大多聚焦于她死去的母亲
1977年,昆德兰作为普通助理记者加入《纽约时报》。
1983年,她被任命为都市版主编。从1981年到1983年间,她一直撰写“有关纽约”的专栏。
1985年,因为生育,昆德兰离开《纽约时报》赋闲在家养育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同时写作小说。
1986年晚期,她重返该报的工作,开始写作“三十多岁的生活”专栏。两年之内,这个专栏开始在全国超过六十家报纸上刊登。
1988年,她女儿的出生让她再次辞职。
1989年,重新回到《纽约时报》。这一次,她开始写作《纽约时报》社论对页赫赫有名的专栏—— “公共与私人”。此时,她已经成为了该报历史上第三位享此殊荣的女性。1993年时,这些专栏文章的集结《大声的想》由兰登书屋出版,随后在三个月之中一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1992年,因为这个专栏,昆德兰获得了普利策评论奖
1999年,重新回到新闻界的昆德兰选择了以《新闻周刊》作为舞台。而为了迎接这位新专栏作者的到来,《新闻周刊》在位于曼哈顿四季酒店举办了一次鸡尾酒会。
在主持专栏“最后的话”接近9年之后,2009年5月18日,她辞去了这一职务。  

作品

编辑
畅销小说:《主题课程》(Object Lessons)《亲情无价》(One True Thing)(曾改编为电影)以及《黑与蓝》(Black and Blue
她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开辟的「公评与私情」(Public and Private)专栏赢得了1992年普利兹奖(Pulitzer Prize),后来又集结为《大声地想》(Thinking Out Loud)。
另有介绍当代思想的《阅读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以及两本童书:《大树留下来》(The Tree That Came to Stay)与《永远幸福快乐》(Happy Ever After)。
目前她在新闻周刊(Newsweek)上有一个隔周刊登的专栏。  

作品介绍

编辑
《真情无价》(1998年的时候改编成了电影,由梅瑞尔.斯特里普主演)处理的题材,是一个人死亡的权利。有关于自己母亲的死亡,昆德兰说,“它从未远离过我的脑海。”“我把自己的时间投注到那些身体正在陨灭的人的身上,他们正在疾病和死亡之间摇摆。我讨厌在治愈或者说让人感到舒适已经没有希望的前提下,医生们还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去捅、去测试、去治疗。对于人,你就必须去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动物的话,你就能够有只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的奢侈的权利。”  

话语

编辑
论在纽约作为一个女性:
“我认为,一件并没有经常被提到的事情是:这里是作为一个女性的很好的地方。我的意思是说,这里是事业性女孩的家。这里经常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对于那些敢于从全世界的其他地方来到纽约城的女孩们来说。在很多方面来说,纽约是个如此另类的地方。你能够变成一个投票领导人,一个工会组织者或者一个政治力量或者每天外出工作的女孩。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个城市对于女性来说尤为友好。这里拥有为你自己的未来设计航向的可能性,没有人会注意到或者说是过分的大惊小怪。这是对于一整个性别的巨大的解放,之前在她们的运动中围绕的是小心的观察和设限。因此,我认为,这里有一种充满机遇的感觉,在纽约,匿名性已经历史性的被给予了女性,在很多方式上来说,这跟给与男性的不同。而且,这里也给与了女性很多的机会,在其他的地方,我们可能都没有办法得到。”
论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优秀的纽约政客:
“因为纽约客们是一种非常理想主义的人,所以,在纽约政界中有很大的空间能够给与理想主义。在这个城市中,理想主义跟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一样重要。它的理想是作为一个大熔炉,作为一个把迥然有别的事物汇聚在一起,作为一个富人和穷人共同的理想。所以,这里能够拥有那种理想主义的政客。但是,在一种现实的水平线上,你们必须让地铁们及时的工作。”
“拥有生活”
“拥有生活。一种真正的生活,而不是焦躁不安的想要获得下一次的升职、更大数额的支票、更大的房子。假如,有一天下午,你发现自己得了动脉瘤,或者是在乳房上发现阴影的话,你真的还认为自己对于这些事情会如此关心吗?”
关于自己母亲的死亡
“它从未远离过我的脑海。”“我把自己的时间投注到那些身体正在陨灭的人的身上,他们正在疾病和死亡之间摇摆。我讨厌在治愈或者说让人感到舒适已经没有希望的前提下,医生们还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去捅、去测试、去治疗。对于人,你就必须去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动物的话,你就能够有只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的奢侈的权利。” 


Anna Marie Quindlen (born July 8, 1952) is an American author, journalist, and opinion columnist.

Her New York Times column, Public and Private,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Commentary in 1992. She began her journalism career in 1974 as a reporter for the New York Post. Between 1977 and 1994 she held several posts at The New York Times. Her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 One True Thing (1994)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the 1998 film starring Meryl Streep and Renée Zellweger.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