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g guó zuòzhělièbiǎo
bèi 'ào Beowulfqiáo sǒu Geoffrey Chaucerāi méng · bīn sài Edmund Spenser
wēi lián · suō shì William Shakespeareqióng sēn Ben Jonson 'ěr dùn John Milton
duō 'ēn John Donne wéi 'ěr Andrew Marvell léi Thomas Gray
lāi William Blakehuá huá William Wordsworth miù 'ěr · zhì Samuel Coleridge
Sir Walter Scottbài lún George Gordon Byronxuě lāi Percy Bysshe Shelley
John Keatsài · lǎng Emily Bronte lǎng níng rén Elizabeth Barret Browning
ài huá · fěi jié Edward Fitzgeralddīng shēng Alfred Tennysonluó · lǎng níng Robert Browning
ā nuò Matthew Arnold dài Thomas Hardyài lüè Thomas Stearns Eliot
láo lún David Herbert Lawrence lán · tuō Dylan Thomasmài kǎi Norman Maccaig
mài lín Somhairle Mac Gill-Eainxiū Ted Hughes jīn Philip Larkin
· qióng Peter Jonesbiān qìn Jeremy Bentham luó · pǐn Harold Pinter
lín Joseph Rudyard Kiplingài 'ēn · 'ěr dùn Ian Hamilton
nán dīng 'ěr Florence Nightingale
yīng guó wēn suō wáng cháo  (1820niánwǔyuè12rì1910niánbāyuè13rì)
luò lún · nán dīng 'ěr

Florence Nightingale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OMRRC(英语: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国护士统计学家,出生于意大利一个来自英国上流社会的家庭。

南丁格尔在德国学习护理后,曾往伦敦的医院工作。于1853年成为伦敦慈善医院的护士长。

克里米亚战争时,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缺乏适当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圆形图以说明这些资料。

南丁格尔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志愿者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南丁格尔经常在黑夜中提灯巡视病房,又被誉为“提灯女士”(The Lady with the Lamp)。

由于南丁格尔的贡献,让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
 

早期生涯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绘制的东部军队死亡原因统计图
爱伯利公园(Embley Park),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小时候的家,现为一所学校
南丁格尔的坟墓,位于英国汉普郡韦洛村圣玛加利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的墓地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英国上流社会家庭,就像她的姐姐,作家帕耳忒诺珀·南丁格尔由于在意大利帕耳忒诺珀(Parthenope那不勒斯旧名)出生,因此以该地为名;弗洛伦斯的名字也是取自她的出生地:佛罗伦萨

南丁格尔的父母是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William Edward Nightingale,1794年-1875年)和法兰西丝·芬妮·南丁格尔·史密斯(Frances Fanny Nightingale née Smith,1789年-1880年)。威廉的母亲玛丽(Mary née Evans,弗洛伦斯的祖母)是彼得·南丁格尔(Peter Nightingale)的侄女,并从他那继承了南丁格尔家的姓氏和纹章。而芬妮的父亲(弗洛伦斯的外祖父)则是废奴主义者威廉·史密斯

南丁格尔年轻时,过着十分优渥的上流社会生活,随时有人服侍,活在舞会、沙龙,以及与贵族们的周旋之中。虽然表面看来是令人称羡之生活,但南丁格尔内心却一直感到十分空虚,觉得自己生命活得毫无意义。因为她曾在后花园为流浪动物包扎伤口,令她决心选择做为人服务的护士;当作自己一生的天职后,她才强烈感受到充实的生命意义。传说南丁格尔曾听到上帝对她说话,要她成为护士,才选择这条道路。事实上,早于1837年在爱伯利公园(Embley Park)开始,她就已是护士了。在那个时代,护士是很没有地位的工作,是只有贫苦低下阶层的女人为了谋生,才肯做的污秽工作,尤其在战争爆发之时,护士更需要随军奔赴战场,不但辛苦而且十分危险。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所谓护士大概与仆人厨师之流差不多罢了。1844年,当南丁格尔宣布她将入行护士一职,此举令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母亲极为震惊、愤怒和悲痛。不过,南丁格尔后来的表现,彻底改变了社会对护士的社会负面形象,更打破了当时“一位好女性不是当贤妻就应当良母”的社会根深蒂固观念,让大众认识到,原来女性可以在社会发挥更多不同的贡献。

她一直照顾著穷人。在1844年12月,一个穷人在伦敦的一所工厂医院死去,引起了公众对该医院的责备,这时,南丁格尔成了促进医院改善医疗环境的倡导者。

1851年,南丁格尔在德国西泽斯韦特(Kaiserswerth)了解很多有关其医院的先祖,即由德国路德会牧师西奥多.弗利德纳(Theodor Fliedner,1800年-1864年)开设、由其女助手管理的医院的事情。南丁格尔深深地被那里优质的照顾及服务所感动。

南丁格尔后来接获政治家及诗人理查·蒙克顿·米尔尼斯(Richard Monckton Milnes)的求婚。1847年,她在罗马市遇上政治家席德尼·贺伯特(Sidney Herbert, 1st Baron Herbert of Lea)。贺伯特已婚,但当两人首次见面时,他们就深深的被对方吸引,从此他们一直都是一对极亲密的朋友。贺伯特帮助了她在克里米亚的护士工作,而她则成为了贺伯特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顾问。至1851年,她终于拒绝了米尔尼斯的求婚,因为她深信婚姻会妨碍她的工作,但她这一个举动却违反了母亲的心愿。

南丁格尔与本杰明·乔维特(Benjamin Jowett)亦有很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在她想要在牛津大学开设应用统计学讲座的时候。

南丁格尔的护士生涯从1851年开始,那时,她得以到德国西泽斯韦特,以女执事的身份首次接受护理培训,为期四个月。她的家人强烈反对她接受此培训,因为他们认为这很危险,且护士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很低,加上该医院是一所天主教医院。虽然她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但她反叛的性格此时显露无遗——她依然坚持立即动身前往西泽斯韦特。在那里,据她所称,她获得她神圣职业“最重要的经验”。

南丁格尔于1860年在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非修道院形式的护士学校,现在是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础护理学专业。她的生日5月12日被定为国际护士节日。

克里米亚战争

南丁格尔最有名的贡献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1854年10月21日,她和38名女性志愿者护士的工作人员,前往英国主要军营的所在地,俄国的克里米亚半岛。

南丁格尔和她的护士在1854年11月抵达。她们发现医护人员过度劳累,伤兵未得到适当照顾,政府官员态度冷漠。药品供应不足,卫生被忽视,大规模感染是常见的,其中许多是致命的感染。并且没有设备为病人准备食物。

在第一个冬天,在斯库台(Scutari) 有4,077名士兵死亡。士兵死于斑疹伤寒,伤寒,霍乱,是战争死亡人数的十倍。在临时军营医院的卫生条件是致命的,因为人满为患、医院公共厕所的污水管有缺陷、和通风不足。英国政府派出的卫生委员会于1855年3月到斯库台,改善污水管和通风状况,使得死亡率大幅降低。在战争期间,南丁格尔了解到卫生条件的改善,可以降低死亡率。

根据战地记者的描述,南丁格尔和她的护理助手群将术后感染的几率降低、改善饮食和医疗卫生等,被伤兵们称为“上帝派来的天使”,甚至在南丁格尔等人提着灯夜巡房,还有伤兵不顾自己的伤势下床,曲膝跪在地上亲吻著影子。

南丁格尔回到了英国,并开始收集证据,向皇家委员会报告军队士兵的健康状况,她开始相信,大部分在医院内死亡的士兵,是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丧生。这段经历影响了她后来的职业生涯,让她主张重视卫生的生活条件。因此,她在非战争时期,开始改善医院的卫生设施,并降低了士兵在医院的死亡率。

南丁格尔在1859年出版了一本136页的教科书《Notes on Nursing》,在南丁格尔学校和其他护理学校使用。其他的著作还有《Notes on Hospitals》、《Notes on Matters Affecting the Health, Efficiency and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British Army》。

在1870年代,南丁格尔指导琳达·理查兹,“美国的第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使她返回美国有足够的培训和知识,以建立高品质的护理学,琳达·理查兹后来在美国和日本成为伟大的护理先驱。

统计和卫生改革

南丁格尔从小就显示出对数学的天分,后来,南丁格尔成为视觉表现和统计图形的先驱。 她所使用的圆饼图,虽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莱费尔所发明,它在当时仍是一个新颖的显示数据的方法。

南丁格尔被描述为“在统计的图形显示方法上,是一个真正的先驱”, 她发展出极座标形式的圆饼图,或称为“南丁格尔玫瑰图”,相当于现代圆形直方图,以说明她在管理的野战医院内,病人死亡率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她使用极座标圆饼图,向不会阅读统计报告的国会议员,报告克里米亚战争的医疗条件。

后来,南丁格尔对于印度的农村生活,做了全面的卫生统计研究,并在印度改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1858年和1859年,她成功地游说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研究印度的情况。在1873年,南丁格尔报导,“卫生改革10年后,在印度士兵之间的死亡率已经从每千名69人,降低到至18人”。

在1859年南丁格尔被选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第一个女成员,她后来成为美国统计协会的名誉会员。

纪念

1867年建立的,位于伦敦滑铁卢广场克里米亚纪念碑,为南丁格尔铸造了提灯铜像。

1907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功绩勋章颁授给了南丁格尔,是首次授予女性。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诞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12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马克思曾分别在德国《新奥得报》和美国《纽约论坛报》发表对南丁格尔的赞誉,使南丁格尔在英国外的声名得到传播。

1989年,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博物馆(Florence Nightingale Museum)设立于英国伦敦圣汤玛士医院

2008年10月,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内的一条街道,经地政总署宣布命名为南丁格尔路(Nightingale Road)

至今“南丁格尔”泛称是为护理师的代名词,在英国和法国等地,皆设有“南丁格尔护理学校”专门培育护理师人才。而在台湾,只要是护校,其校堂一定会摆设南丁格尔的塑像,并摆置“护理师誓词”。将毕业的“准护理师”们都必须在南丁格尔的塑像前宣誓“护理师誓词”后方能走出校门就业。

流行文化中

漫画

游戏

  • Fate/Grand Order》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游戏中是被召唤的英灵之一,职阶为“Berserker”,思考被狂化,只与自己对话,为消灭一切害物而行动;这是因为若以原本的模样受召唤,则能够在精神上超越并使唤她的御主几乎不存在的缘故。宝具名为“我将根绝一切毒物”,是将南丁格尔誓言具象化后的力量。原句“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中文通译为“勿为有损之事”。
  • 怪物弹珠》:以“战场护士南丁格尔”登场,是一位强劲角色。
  • 刺客教条:枭雄》:在序列5记忆05“The Lady with the Lamp(提灯女士)”登场,帮助救治克拉拉,并借助主角的力量整顿伦敦医疗。
  • 明日方舟》:医疗干员“夜莺(Nightingale)”登场,精英化2阶段拥有基建技能“提灯女神”。

参考文献

  1. ^ Florence Nightingale. King's College London. [2015-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2. ^ Bibby, John. (1986) Notes towards a history of teaching statistics
  3. ^ 南丁格尔环境理论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8.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第3卷第3期大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DALI COLLEGE,2004年5月
  4. ^ 陈炳圣. 《萬物簡史》. 源桦. 2007. ISBN 986828421X.
  5. ^ Lewi, Paul J. Speaking of Graphics. 2006 [201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1).
  6. ^ Cohen, I. Bernard (1984), p.107.
  7. ^ 香港有條南丁格爾路. 苹果日报. 2008-10-13 [2011-05-06].
  8. ^ 「第五特異点 北米神話大戦 イ・プルーリバス・ウナム」開幕!. Fate/Grand Order 公式サイト. 2016-03-30 [201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日语).

相关作品

  • Richards, Linda (2006). America's First Trained Nurse: My Life as a Nurse in America, Great Britain and Japan 1872-1911. Diggory Press. ISBN 978-1-84685-068-4.
  • 池田大作 著:《南丁格尔——彻底贯彻信念和使命的人生》马来西亚创价学会(SGM)出版

 


Florence Nightingale /ˈntɪŋɡl/OM, RRC, DStJ (12 May 1820 – 13 August 1910) was an English social reformer, statistician and the founder of modern nursing. Nightingale came to prominence while serving as a manager and trainer of nurses during the Crimean War, in which she organised care for wounded soldiers. She gave nursing a favourable reputation and became an icon of Victorian culture, especially in the persona of "The Lady with the Lamp" making rounds of wounded soldiers at night.

Recent commentators have asserted Nightingale's Crimean War achievements were exaggerated by media at the time, but critics agree on the importance of her later work in professionalising nursing roles for women. In 1860, she laid the foundation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her nursing school at St Thomas' Hospital in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secular nursing school in the world, and is now part of King's College London. In recognition of her pioneering work in nursing, the Nightingale Pledge taken by new nurses, and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Medal, the highest international distinction a nurse can achieve, were named in her honour, and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is celebrated on her birthday. Her social reforms included improving healthcare for all sections of British society, advocating better hunger relief in India, helping to abolish prostitution laws that were harsh for women, and expanding the acceptable forms of female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kforce.

Nightingale was a prodigious and versatile writer. In her lifetime, much of her published work was concerned with spreading medical knowledge. Some of her tracts were written in simple English so that they could easily be understood by those with poor literary skills. She was also a pioneer in data visualization with the use of infographics, effectively using graphical presentations of statistical data. Much of her writing, including her extensive work on religion and mysticism, has only been published posthumously.


    

pínglú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