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
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
王毅 Wang Yi(現代中國)趙大年 Zhao Danian(現代中國)孫玉石 Sun Yudan(現代中國)
季羨林 Ji Xianlin(現代中國)伊能靜 Annie(現代中國)楊剛 Yang Gang(現代中國)
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錢理群 Qian Liqun(現代中國)萬安培 Mo Anpei(現代中國)
周國平 Zhou Guoping(現代中國)柯雲路 Ke Yunlu(現代中國)蔣子竜 Jiang Zilong(現代中國)
吳寬林 Wu Kuanlin(現代中國)錢弘道 Qian Hongdao(現代中國)啓功 Qi Gong(現代中國)
許知遠 Xu Zhiyuan(現代中國)王曉峰 Wang Xiaofeng(現代中國)李燕傑 Li Yanjie(現代中國)
陳丹青 Chen Danqing(現代中國)陸小曼 Liu Xiaoman(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
苗發勇 Miao Fayong(現代中國)袁媛 Yuan Yuan(現代中國)潦寒 Lao Han(現代中國)
史鐵生 Shi Tiesheng(現代中國)吳虹飛 Wu Hongfei(現代中國)莊秋水 Zhuang Qiushui(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王躍文 Wang Yuewen(現代中國)侯永祿 Hou Yonglu(現代中國)
楊昊 Yang Hao(現代中國)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現代中國)劉紹銘 Liu Shaoming(現代中國)
嘿嘿爸 Hei Heiba(現代中國)嘿嘿 Hei Hei(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李書銘 Li Shuming(現代中國)絶望滄海 Jue Wangcanghai(現代中國)譚一平 Tan Yiping(現代中國)
蔡康永 Cai Kangyong(現代中國)姚雪垠 Yao Xueyin(現代中國)吳曉波 Wu Xiaobo(現代中國)
張清 Zhang Qing(現代中國)鬍洪俠 Hu Hongxia(現代中國)翁帆 Weng Fan(現代中國)
張傑 Zhang Jie
現代中國  (1971年十月12日)
姓:
名:
出生地: 中國河南平頂山


張傑 (Zhang  Jie 1971年10月12日——),詩人、作傢,紀錄片導演。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寫作。曾居北京、吉隆坡。作品散見國內一些文學刊物,兼及文學評論等。2001年創辦《爆炸》詩刊。參加第21屆青春詩會。2015年與友人創編《靜電》詩刊,現居平頂山市。出版詩集《琴房》(2008年)。曾獲首屆徐玉諾詩歌奬。著有中篇小說《G城人》等。

 

詩觀:

 

約翰遜博士曾言“詩是發明創新”,我比較認同。詩完全可以是超現實的,也是對現實的重新組合和變形,是個人聲音對集體聲音的部分否定或全部否定,詩,是張揚個人自由的,因為現實已禁錮人們太多,所以,詩是一種精神自語,精神傾訴和個人訴求,關乎自我療愈和社會療愈。詩,就是集體之外的不同聲音和獨立個人聲音,極其高貴。本質上,詩的自由,導致了人類在藝術上成其為人的高貴。在資本和權力之下,現實已足夠鄙俗和齷齪,而詩的自由,詩的高貴,是何其稀缺與彌足珍貴。2020年12月27號我在參加焦作雲臺山詩會時,當時我的發言題目是《如何有效地以自由主義視角去處理本土痛苦並反思本土中國——對21世紀中國新詩問題和主義的觀察》,會前我曾寫長文來梳理我對當代詩的理解和評判,後來發言時擇要為千字如下:21世紀中國新詩的問題之一,顯然是如何有效地以自由主義視角去處理本土痛苦並反思本土中國,當代新詩的憂鬱機製與悲愴語境所生成的主體力量,不斷刷新着國內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這是中國新詩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憂鬱在此高於頽廢,憂鬱屬於一種主體自覺,而非自娛、逃避或隱匿,憂鬱不是極端,而類似於一種溫和的變形。若在憂鬱機製下,詩人用幽默或冷幽、詼諧、揶揄、自嘲、反諷、戲擬、荒誕、無釐頭等諸種手法進行創作,調和沉重現實樣態,則應給與新世紀新詩以舉重若輕,化腐為奇的輕詩化趨嚮。21世紀以來,中國新詩的反思伴隨着憂鬱發生與生成機製,及其派生出的憂鬱機製,以及該憂鬱機製下新詩精英意志的體現,新詩的精英個人主義,新詩的公共精神與個體獨立存在,還有與以上概念相關聯的“亞意識形態寫作”的進展。21世紀以來,中國新詩的憂鬱已是一個文化上正發生推進的事件,21世紀中國新詩的憂鬱也是一個文化上的考慮,而不僅是中國新詩發生學範圍內的觀念建構。憂鬱的主體來自中國當代詩人們,來自他們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和精神睏境。這種憂鬱是超越詩學的,是一種廣義範圍的憂鬱,憂鬱機製也是復雜到千頭萬緒。中國新詩在20世紀90年代以介入日常現實的敘事寫作為主,從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卑微中追尋着更高的生命意義,21世紀以來,中國新詩從這種敘事寫作觀念中擴張,呈現出一種憂鬱機製下的精英意志、公共精神與更加彰顯個人獨立存在,具有知識分子批判精神,更為精神純粹的亞意識形態寫作。事實上,這種有批判精神的亞意識形態寫作文本也有了一定的崇高感,因為這種公共精神和批判精神提升了靈魂,21世紀中國新詩已展開更弘遠的精神之路,當代詩人已獲得日常人性提純一面與神性一面,悲劇與荒誕交錯的主體身份意識,並與超驗的個人存在相協調,這也與一個大國的文化復興有同等的內在呼應與相配。作為當代精英知識分子,他們的精神睏境已凸現,“制度創傷造成的在知識分子和詩人,以及普通民衆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壓抑的精神氛圍,憂鬱機製對應於整個時代語境。


   The Poet Zhang Jie is a Chinese poet born in 1971 in Ping Ding Shan, Henan. Writing since the 1990ies, he uses also the pseudonym Zhang Mu Mu. After graduation from Ping Ding Shan College, he found work in Guang Zhou in 1995, but after a year returned to Ping Ding Shan to dedicate himself to writing principally. In the spring of 2001 he founded the poetry magazine 《Explosion》, annually publishing (paper) issues until 2004. From late July 2003 till mid June 2009 he lived in Beijing and from then till March 2011 in self-imposed exile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Actually he is back in Ping Ding Shan and directs the site Airkeyboard on Poemlife.com. He published a book of poems 《Piano Room》 and a novel 《G city People》.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