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楊 |
名: | 詩斌 |
網筆號: | 取火 |
籍貫: | 中國江蘇南京 |
|

楊詩斌Yang Shibing(1964年11月24日——),中國江蘇南京人,曾用筆名: 取火,現居中國無錫市。曾在《北京文學》《青海湖》《特區文學》《詩刊》《詩潮》《緑風》《詩歌月刊》《詩林》《揚子江》《星星》等文學期刊發表詩歌。作品被《詩選刊》《青年文摘》等轉載,作品入選《2011中國年度詩歌精選》《中國現代詩歌精選》《新世紀詩選》等多種詩歌選本。已出版個人詩集《突然的美》。
詩觀:
詩歌是一個人在夜晚脫下喧囂的外衣後,靈魂靜靜抵達另一個透明世界的魔方。
在正確的時代,做一個錯誤的人你才能成為詩人。
詩人,在錯誤的道路上你走得越遠越好。在錯誤的道路上走遠了,你就遠離了錯誤,成為正確。
寫詩自然是大美。自然,一是要求詩的語言自然,二是詩的內在情感更要自然。
明白、清新是大道;故弄玄虛是盲腸。
唯美的詩是枝頭的花朵......但距離詩歌的根部比較遠。
詩評摘錄:
著名詩人楊煉:
不得不說,這些是難得一見的精彩“小詩”!
我加上引號,因為詩之大小,並不以長短論,而是以詩觸及的內心深度論。這個意義上,這些詩頗大!
可舉的佳例甚多,不必多言。
定要說,就是:詩寫到這時,已該在每次下筆前叫停,狠狠思考,“這首詩”怎麽非得寫得不同凡響?不塞不流,逼自己一下,是必要的。
作傢、詩人孫昕晨:
詩人是一隻極度敏感的小獸,他總用自己獨特的生命觸覺幫助我們發現並看見這個世界,帶領我們一起慢下來摩挲生活。讀楊詩斌的詩,這樣的感覺一直存在於我心裏。
楊詩斌的專業是機械工程。這個靠“機械”養傢糊口的人,內心一點也不“機械”,如果說專業養活了他,那專業也啓示了他,在“機械”的背後,他更多地沉浸於“鐘的秘密心髒”(卡內蒂語),對世界、對生活懷有隱秘的熱情。這種熱情不僅得益於詩人感性的器官,更因為他對靈魂中那種痛感的珍視。
在我的印象中,詩斌是文靜、內斂的,但這衹是一個表象,就詩歌而言,這樣的表象或許就像青峰秀巒的卡斯特地貌一樣,下面或許暗藏了洶涌的言語之河。
詩人簡離:
楊詩斌的詩歌素面朝天,場景感極強,非常註重細節的開發,從一個個細節裏剝開生活的真相,不管痛苦還是孤獨還是倔強都紋理清晰,很少主觀說理,他習慣把更大的思考空間留給讀者。正是這樸素散發出一種魅力讓人愛不釋手,這種魅力包括詩歌的張力,還有敲鐘般的撞擊力,路過這些靜靜的分行文字,冷不丁就被擊中,發出久久,顫顫的回聲,這些聲音原本在心底沉睡多年。詩歌的優秀在於你遇到它,有遇到知己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