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人物列錶
歌德 Goethe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剋—許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興多爾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費爾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爾曼·黑塞 Hermann Hesse曼弗雷德·馬伊 Manfred Mai卡爾·威特 Carl Weter
康拉特·賽茨 Konrad Seitz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哥爾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
霍爾格·萊納斯 Holger Reiners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戴特·奧藤 Dieter Otten
約爾格·艾剋曼 Jorge Ikmann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洛塔爾·賽韋特 Lothar J. Seiwert
彼得·馬丁 Bidemading布魯諾·霍爾納格 布鲁诺霍尔 Nag花映紅 Flowers Yinghong
格哈德·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剋裏斯塔·施羅德 Christa Schroder羅鬍斯·米施 Rochus Misch
安格拉·默剋爾 Angela Merkel鬍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韋爾納·比爾曼 Werner Bierman
佩特拉·納格爾 Petra Nagel特勞德爾·容格 Telaodeer Jung梅麗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
埃米爾·路德維希 Emil Ludwig享利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馬蒂亞斯·烏爾 Matthias Uhl
埃裏希·沙剋 埃里希沙克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
海德格爾 Heidegger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布萊姆·斯托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卡爾·馬剋思 Karl Marx
剋勞斯·曼 Klaus Mann埃裏希·馬裏亞·雷馬剋 Erich Maria Remarque特奧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
托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蘭剋 Anne Frank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施篤姆 Theodor Storm漢斯·裏鮑 Hansilibao孔薩利剋 Heinz G. Konsalik
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爾·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卡爾·麥 Karl May
威廉·格納齊諾 Wilhelm Genazino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943年元月22日2018年十二月12日)

Wilhelm Genazino
威廉·格納齊諾(Wilhelm Genazino),1943年出生於曼海姆(Mannheim),就讀德國研究(Germanistik)、社會學與哲學,1965年以前擔任記者工作,自1971年開始决定以自由作傢的身份專事寫作,目前定居於法蘭剋福

 

威廉·格納齊諾簡介

編輯
1998年獲德國巴發利亞美藝學院的文學奬,2004年獲Georg-Buchner文學奬。
威廉·格納齊諾出生於1943年,屬於歐洲經歷了上世紀60年代學生風潮的“68年一代”,1977年他以一部描寫文員生活的小說三部麯成名,他的代表作包括《收銀員》(1998年)、《給今天的雨傘》(2001年)、《女人、住房、小說》(2003年)等,尤其是最後一部被稱為格納齊諾的自傳小說。與其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作傢本人也深居簡出。據報道,他的業餘生活就是閱讀和散步,而這兩個愛好正是他“觀察人生”的最好方式。

格納齊諾小說的特點

編輯
格納齊諾小說的特點是對日常瑣碎生活的極其細緻的描寫,因此他的作品在一般讀者中一嚮有“無聊”、“沉悶”的名聲,然而在文學評論傢眼中,他的小說卻是以小人物為主角的“當代德國的心理歷史”,出色地描繪出了“日常生活中可笑的荒誕”。自上世紀末以來,格納齊諾已連續拿了德國國內數個文學奬。
格納齊諾發表處女作《拉斯林大街》(Die Laslinstrasse)的時候,衹有22歲,小說描寫一個中學生渴望擺脫種種束縛、獲得自由的夢想,然而這部頗有自傳成分的小說並沒有引起多少反響。直到1977至1979年間,三部麯《阿布沙菲爾》(Abschaffel)、《摧毀憂慮》(Die Vernichtung der Sorgen)、《錯誤的年代》(Falsche Jahre)的相繼問世,格納齊諾纔一舉成名。
貫穿上述三部小說的是主人公阿布沙菲爾,這是一個格格不入的辦公室小職員,他不滿一潭死水的乏味生活,又拒絶接受“文化工業”提供的消費品,决心嘗試一些“越軌”行為,例如充當“皮條客”,然而生性極度敏感的他,又為此擔驚受怕,於是歷次滑稽可笑的“冒險”都衹是虎頭蛇尾,最終患上了精神病,不得不住院治療,在這裏,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該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工業化社會中人的異化過程,作傢通過阿布沙菲爾的獨特視角,對社會生活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觀察,通過主人公的思考對社會現實極盡冷嘲熱諷。讀者在書中又一次看到了主人公試圖衝破世俗束縛的努力,孤僻敏感的小職員形象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卡夫卡,的確如此,作者本人也不否認他受後者的影響很深,在他的大多數作品中,都能見到卡夫卡的影子。
對於小人物的關註幾乎貫穿了他的整個小說創作。1981年問世的《放縱》描寫的又是一位陷入自我認同危機的小職員。隨後他又創作了《異戰》(1984)、《痕跡、夾剋、房間、疼痛》(1989)、《熱愛單調》(1990)。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從1998年起,《女出納們》(1998)、《當天的雨傘》(2001)、《一個女人、一套房子、一部小說》(Eine Frau,eine Wohnung,ein Roman,2003)接踵問世。尤其是後者引起了人們的關註,因為它堪稱格納齊諾的自傳小說,描寫一個年輕人如何通過觀察周遭的世界,而逐漸進入文學的殿堂,批評傢認為,這是一部成功的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格納齊諾將“觀察”視作文學創作的出發點,衹有通過冷靜和細緻的觀察,作傢才能揭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忽視的東西,所以在他的小說中,那些敏感神經質的主人公也都是些出色的觀察者。格納齊諾曾不無自得地說:“靈機一動産生於漫長的觀察之中。”

其他作品的風格

編輯
除了小說創作,格納齊諾還是許多報刊的特約撰稿人,寫作散文、雜文、箴言體小品。讀者在他的作品中能夠體味出一種獨特的冷峻的幽默,他繼承了德語作傢的嘲諷(Ironie)風格,在許多地方都能感覺到托馬斯·曼式的自我嘲諷。除此之外,格納齊諾還寫過不少廣播劇劇本和幽默小品。
與其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作傢本人深居簡出,顯得落落寡合。他的業餘生活就是閱讀和散步,而這兩個愛好正是實現“觀察”的最好方式。

獲得2004年度的畢希納文學奬

編輯
6月3日,衆人矚目的2004年度畢希納文學奬揭曉,威廉·格納齊諾(Wilhelm Genazino)榮膺大奬。畢希納奬是德國文學界的最高奬項,以19世紀德國著名劇作傢和革命者畢希納命名,每年由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頒發。
在文壇成為秀場的年代裏,此次將畢希納奬授予堪稱“獨行客”(Einzelgnger)的格納齊諾頗有警世之意。正式頒奬儀式將於10月23日在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的所在地達姆施塔特舉行。
學術論文
內容來自 


Wilhelm Genazino (22 January 1943 – 12 December 2018) was a German journalist and author. He worked first as a journalist for the satirical magazine pardon and for Lesezeichen. From the early 1970s, he was a freelance writer who became known by a trilogy of novels, Abschaffel-Trilogie, completed in 1979. It was followed by more novels and two plays. Among his many awards is the prestigious Georg Büchner Prize.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