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人物列錶
歌德 Goethe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剋—許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興多爾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費爾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爾曼·黑塞 Hermann Hesse曼弗雷德·馬伊 Manfred Mai卡爾·威特 Carl Weter
康拉特·賽茨 Konrad Seitz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哥爾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
霍爾格·萊納斯 Holger Reiners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戴特·奧藤 Dieter Otten
約爾格·艾剋曼 Jorge Ikmann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洛塔爾·賽韋特 Lothar J. Seiwert
彼得·馬丁 Bidemading布魯諾·霍爾納格 布鲁诺霍尔 Nag花映紅 Flowers Yinghong
格哈德·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剋裏斯塔·施羅德 Christa Schroder羅鬍斯·米施 Rochus Misch
安格拉·默剋爾 Angela Merkel鬍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韋爾納·比爾曼 Werner Bierman
佩特拉·納格爾 Petra Nagel特勞德爾·容格 Telaodeer Jung梅麗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
埃米爾·路德維希 Emil Ludwig享利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馬蒂亞斯·烏爾 Matthias Uhl
埃裏希·沙剋 埃里希沙克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
海德格爾 Heidegger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布萊姆·斯托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卡爾·馬剋思 Karl Marx
剋勞斯·曼 Klaus Mann埃裏希·馬裏亞·雷馬剋 Erich Maria Remarque特奧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
托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蘭剋 Anne Frank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施篤姆 Theodor Storm漢斯·裏鮑 Hansilibao孔薩利剋 Heinz G. Konsalik
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爾·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卡爾·麥 Karl May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 Gustav Radbruch
德國 二戰後德國  (1878年十一月21日1949年十一月23日)

Gustav Radbruch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德語:Gustav Radbruch,1878年11月21日-1949年11月23日),生於普魯士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省呂貝剋,德國法學家與政治人物,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法律哲學傢之一。在魏瑪共和時期,曾擔任德國聯邦司法部部長。

生平

拉德布魯赫生於呂貝剋,在慕尼黑萊比錫柏林學習法律。他於1901年在柏林通過了第一次律師資格考試(“Staatsexamen”),並於次年以“相當因果關係的理論”的論文獲得博士頭銜。隨後在1903年獲得海德堡教授刑事法學資格。1904年,他在海德堡獲得刑事法和審判法及法律哲學教授。1914年他接受了在柯尼斯堡當教授的要求,並在後來在基爾獲得教授職位。 

拉德布魯赫成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員,並於1920至1924年間成為德國國會議員。1921-22年及1923年間,他擔任約瑟夫·維爾特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內閣下的司法部長。在他任職期間,許多重要的法律得以實施,比如給予女性參與司法係統的權利,以及瓦爾特·拉特瑙遇刺之後的維護共和國的法律。

1926年,拉德布魯赫接受了在海德堡重新講學的要求。在1933年納粹黨執政之後,拉德布魯赫在大學成為公共實體之後被解除公務員職位。納粹時代,他自己主要專註於社會文化史著作。

1945年二戰結束不久,他繼續從事教學工作,但於1949年在海德堡去世而未能完成他計劃中的新版法律哲學著作。

1945年9月,拉德布魯赫出版了《法律哲學五分鐘》(Fünf Minuten Rechtsphilosophie),影響了價值法學(Wertungsjurisprudenz)的形成,二戰後開始盛行,與法律實證主義對立。

成就

《法律哲學》的扉頁(1932年)

拉德布魯赫的法律哲學發展自新康德主義,假設一個無條件的分歧存在於“是”(sein)與“應當”(sollen)之間。根據這一觀點,“應該”决不是出自“存在”。拉德布魯赫認同海德堡新康德學派表明其被加入到解釋科學(存在)與價值觀的哲學教學(應該)之間的價值觀相關的文化研究。

拉德布魯赫之墓,位於海德堡

在法律方面,這一三合一思想顯示其本身處在社會哲學、法律哲學與法學教條的子集當中。法學教條被定義居於中間。它本身定位為成文法的對立面,以後者在法律客觀的“應有”的感觀中在社會現實和方法論上反映本身,通過與價值觀相關的解釋呈現出來。

拉德布魯赫的法律哲學的核心是由他對法律內容的原則及對法律的觀點組成。他對法律的觀點被定義為通過正義、實效與確定性的三位一體。拉德布魯赫因此有着從正義的看法的分析中跳出來的實效性與無效性的觀點。於是這一概念建立在迄今仍被爭論的拉德布魯赫公式之上。法律的內容,對於拉德布魯赫來說就是“沒有什麽不同於這樣的既定事實,即有着服務於法律的觀點的意義”。

爭論激烈的是拉德布魯赫是否在1933年前是法律實證主義者並因為納粹的崛起而對他的思想做出了大轉變,或者他是否繼續發展的問題,在納粹暴行的印象之下,他在1933年前就已經提出了相對論性的價值觀教育。

在法律的內容與精神之間的爭論的問題,在德國,由於對看守柏林墻的前東德士兵的審判而帶回到公衆視綫——所謂的服從命令的必要。拉德布魯赫的理論被定義為與以漢斯·凱爾森喬格·耶林內剋某種程度的觀點所代表的實證主義的“純粹的法律原則”相對立。

總而言之,拉德布魯赫公式指出成文法與對公平的需求不相容“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或者成文法明顯是以蓄意否定“平等是正義之最核心要素”的方式設計的,成文法必須以有益於正義原則的裁决廢除。自從他的第一部著作於1946年出版,這一準則被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在多個案件中接受。許多人指責德國法學界法律實證主義的老傳統部分由於這為希特勒以看起來“合法”的行為而非政變的方式取得權力開了便門。可以說,自然法的轉變應該作為阻止獨裁者、不受約束的國傢權力和公民權利的廢止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 ^ Biografie Gustav Radbruch (German).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2014-10-24].
  2. ^ Biografie Gustav Radbruch(German). 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 [2014-10-24].

延伸閱讀

  • Kaufmann, Arthur. Gustav Radbruch - Rechtsdenker, Philosoph, Sozialdemokrat. Munich: Piper Verlag. 1987 (德語).
  • von Hippel, Fritz. Gustav Radbruch als rechtsphilosophischer Denker. Heidelberg: Schneider Verlag. 1951 (德語).
  • Van Niekerk, Barend. The Warning voice from Heidelberg: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Gustav Radbruch. Kenwyn: Juta. 1973.


Gustav Radbruch (21 November 1878 – 23 November 1949) was a German legal scholar and politician. He served as Minister of Justice of Germany during the early Weimar period. Radbruch is also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legal philosophers of the 20th century.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