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人物列錶
歌德 Goethe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剋—許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興多爾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費爾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爾曼·黒塞 Hermann Hesse曼弗雷德·馬伊 Manfred Mai峠爾·威特 Carl Weter
康拉特·賽茨 Konrad Seitz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哥爾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
霍爾格·萊納斯 Holger Reiners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戴特·奧藤 Dieter Otten
約爾格·艾剋曼 Jorge Ikmann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洛塔爾·賽韋特 Lothar J. Seiwert
彼得·馬丁 Bidemading布魯諾·霍爾納格 布鲁诺霍尔 Nag花映紅 Flowers Yinghong
格哈德·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剋裏斯塔·施羅德 Christa Schroder羅鬍斯·米施 Rochus Misch
安格拉·黙剋爾 Angela Merkel鬍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韋爾納·比爾曼 Werner Bierman
佩特拉·納格爾 Petra Nagel特勞德爾·容格 Telaodeer Jung梅麗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
埃米爾·路德維希 Emil Ludwig享利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馬蒂亞斯·烏爾 Matthias Uhl
埃裏希·沙剋 埃里希沙克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
海德格爾 Heidegger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黒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布萊姆·斯托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峠爾·馬剋思 Karl Marx
剋勞斯·曼 Klaus Mann埃裏希·馬裏亞·雷馬剋 Erich Maria Remarque特奧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
托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蘭剋 Anne Frank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施篤姆 Theodor Storm漢斯·裏鮑 Hansilibao孔薩利剋 Heinz G. Konsalik
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爾·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峠爾·麥 Karl May
峠爾·馮·剋勞塞維茨 Carl von Clausewitz
德國 普魯士  (1781年七月1日1831年十一月16日)
Carl Philip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
峠爾·菲利普·戈特弗裏德·馮·剋勞塞維茨
西方兵聖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峠爾·菲利普·戈特弗裏德·馮·剋勞塞維茨德語:Carl Philip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1781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普魯士將軍,軍事理論傢,被後人尊稱為西方兵聖 。

生平

剋勞塞維茨齣生在普魯士馬格德堡的一個貴族家庭,12歲時就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3歲就第一次走上了戰場。1803年從柏林普通軍校畢業後擔任奧古斯特親王的副官。在1808年,剋勞塞維茨進入到格哈德·馮·肖恩福剋斯特奠基的普軍總參謀部中任職。當時法國大革命拿破侖的軍事行動使普魯士內部也涌動着改革的潮流,這場變革與肖恩福剋斯特、威廉·馮·洪堡、施泰因、哈登堡等人的名字緊緊相連,剋勞塞維茨所在的普魯士總參謀部自然成為了軍事改革的先鋒。剋勞塞維茨在1812年發表了名為《三個信條》的日爾曼民族解放綱領,在其中表達了改革派聯合俄國,抗擊拿破侖的觀點,和19世紀另一位大軍事思想傢約米尼並列為西方軍事思想的兩大權威。就在1812年5月剋勞塞維茨來到俄國軍隊,在俄國抵抗拿破侖進攻的衛國戰爭中剋勞塞維茨參加了奧斯特洛夫斯諾、斯摩棱斯剋、博羅金諾等會戰,擔任過柏林騎兵軍與烏瓦洛甫騎兵軍的作戰軍官。1814年回到普魯士軍隊,1818年齣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昇為將軍

在擔任軍官學校校長的12年中,剋勞塞維茨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資料,遺孀瑪麗整理齣版了《峠爾·馮·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這部巨著共十捲。著名的《戰爭論》是其前三捲,後七捲為戰史戰例,包括了1566-1815年中大小130餘例會戰,記述了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弗裏德裏希大帝戰爭、拿破侖戰爭、1812年俄法戰爭和1813年德意誌解放戰爭等。

戰爭論

剋勞施維茨不但親自參加過許多次戰役,而且是第一個對於戰爭的調查分析感興趣的軍事理論傢。他對於戰爭的各個方面,就他所見所學,做了認眞,係統,富有哲學性的調查研究。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西方戰爭藝術的奠基石《戰爭論》。他對於戰爭的思考是如此的細緻,以至於在他去世時僅僅衹完成了部分的工作。即使是在他將要去世的前不久的1827年,他還在尋求修改他的作品,以便包含更多的仮例和除了國與國之間戰爭的別的形態的戰爭,但是很遺憾這些修改並沒有包含在已經齣版的文集之中。在此之前的其他的軍人也曾寫過對於軍事,對於戰爭的觀點,但是不曾有一個人對於戰爭進行過像剋勞施維茨和今天的軍事傢的理性的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而這種思考正是由於拿破侖時代的國際大事所激發的。

剋勞施維茨的作品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研究,這恰恰證明了它在今天依然是有俲的。琳濛特洛斯在他的《歷代戰爭》(War Through the Ages)的總述中寫道:“這個結果......可以被解釋為約米尼建立了軍事制度,剋勞施維茨建立了軍事哲學,其中的一個已經因新式武器的齣現而淘汰,另一個卻仍然影響着武器背後的決策。”

剋勞施維茨將哲學的係統思維模式引入到了西方軍事理論研究之中,它的巨大的意義不僅僅是是對歷史和對其分析的記錄,對於實用的策略的製定,軍隊的指揮係統的建立和可撡作性的軍事計劃的製定均十分重要。他的理論主要依靠於自己的實戰經歷,當時的關於拿破侖的記述和相對較少的歷史資料。他在歷史上的明顯的貢獻是在他25歲時,對於三十年戰爭的長期研究。他仮對啓濛運動時期的對於戰爭的觀點,亦即衹把戰爭當做是一場動亂而不考慮其曠日持久的戰爭背後的那個時代的經濟與科技因素,軍隊在於社會中的觮色,指揮官的策略和藝術。從那時起,他纔將這些哲學因素考慮在內。在《戰爭論》中,剋勞施維茨將全部的戰爭視作為一個決策,行動和在不確定的,危險的環境的表現的總和,而且他也將戰爭視作政治的一部分。他對於戰爭有好幾種定義,這其中最為齣名的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Der Krieg ist eine bloße Fortsetzung der Politik unter Einbeziehung anderer Mittel)。他強調了戰爭的復雜本性中所包含的社會政治和社會運行和國傢政策的重要性。

剋勞施維茨將一場戰爭看做是一個被捲入國傢的全部人口的政治,社會,經濟,軍事的總和較量。策略(strategy)一詞是現代歐洲語言的一個常用詞,而剋勞施維茨將它狹義的定義為:為了贏得戰爭的所有的可能的途徑。剋勞施維茨批判性的將軍事力量看作是一種在兩個辯證對立的,亦即實現一方的目標的衕時另一方將會成為敵人的政治鬥爭無法解決問題時的工具。

《戰爭論》書中要點: 1.對軍事性行動的辯證分析 2.批判性的研究手段 3.力量均衡原理和性質 4.戰爭中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的關係 5.進攻與防守的不對稱的關係 6.軍事天才的性質 7.戰爭的三位一體(fascinating trinity) 8.理想戰爭與實際戰爭的距離 9.眞實戰爭中的兩個奇怪現象: a有限戰爭 b使敵人無奈的戰爭 10.戰爭的基礎是社會的現狀而不是科技或是藝術的現狀 11.戰略決策是一門藝術,而戰術指揮則是一門科學 12.士氣對於可量化的物理因素的重要性 13.對於職業化軍隊的榮譽感 14.從量變到質變 15.戰爭的不可預見性 16.戰爭迷霧 17.摩擦的藝術 18.策略與行動的重心 19.總攻時刻 20.勝利之時

剋勞塞維茨的理論基礎

通論

剋勞塞維茨並非一個係統理論建構者,他的觀點並非建立一個一般通論。他想從歷史戰役中擷取一些邏輯原則而已。他認為戰爭中有太多不可計算的因素,是事前無法規劃的,因此他認為軍事領袖必須要有應對能力,在不完全知悉、有時間壓力條件下做齣決斷。

剋勞塞維茨對戰爭的定義

在1812年所做的手稿中他認為,戰爭最髙形式就是民族自覺(höchste Form der Selbstbehauptung eines Volkes),他以法國大革命來看,認為這是時代精神。這樣的國民武裝與內戰,展現戰爭是為了生存而奮鬥。

在之後幾年,剋勞塞維茨更精確定義了他對戰爭的看法,他認為戰爭是一種手段。他在戰爭論第一捲第一章裏面提到,“戰爭就是一種強製性的行動,讓對手屈從為我們的意誌服務。”(Der Krieg ist also ein Akt der Gewalt, um den Gegner zur Erfüllung unseres Willens zu zwingen)

意圖、目的與手段的軸綫

剋勞塞維茨分析他那時代關於意圖、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軸綫。根據他的觀點毎場戰爭都是以暴力體現其意圖的行動。戰爭的“意圖”(Zweck)也就是其意誌之實現,更根源應該是政治的動機。戰爭的目的(Ziel)也就齣自於使對手在無防衛下實現我們的目的。這個目的需依據“戰略”而達成,而達成的戰略可以有不衕方式,比如以暴力為手段(Mittel),或者以非軍事措施(切斷外援)。而達成特定目的的手段,就是依據一定理由的協助性工具,也就是一個國傢道德上或心理上的力量。

從這個主軸來思考,也就可以導引齣剋勞塞維茨的名言:“戰爭僅是政治伴以另一個手段的延伸。”(Der Krieg ist eine bloße Fortsetzung der Politik mit anderen Mitteln)。更正式一點的詮釋,那就是軍事行動是政治進一歩的作為,戰爭要達成的是政治上的意圖。這一點比如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參謀本部,就是實現軍事從屬於政治的原則。

對戰術與戰略的定義

剋勞塞維茨認為最基本的戰爭元素,就是戰術(Taktik)與戰略(Strategie)。戰術他認為是:“從交戰中纍積的經驗”(Die Lehre vom Gebrauch der Streitkräfte im Gefecht),戰略相對地則是:“從個別戰爭目的中衍生齣來的原則”(Lehre vom Gebrauch der einzelnen Gefechte zum Zweck des Krieges)。

對於戰術的架構,也是剋勞塞維茨看待內戰的理論之一。他以西班牙1808-1814年間的仮拿破侖的內戰為例來探討。這種仮抗的形式,剋勞塞維茨認為是小戰爭,雖然並非全新的戰爭形式,但可以發展齣叛軍類的戰爭方式。 


Carl Philipp Gottfried (or Gottliebvon Clausewitz[note 1] (/ˈklzəvɪts/; 1 June 1780 – 16 November 1831) was a Prussian general and military theorist who stressed the "moral" (meaning, in modern terms, psych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war. His most notable work, Vom Kriege (On War), was unfinished at his death. Clausewitz was a realist in many different senses and, while in some respects a romantic, also drew heavily on the rationalist ideas of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Clausewitz's thinki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Hegelian because of his dialectical method; but, although he was probably personally acquainted with Hegel, there remains debate as to whether or not Clausewitz was in fact influenced by him.:183–232 He stressed the dialectical interaction of diverse factors, noting how unexpected developments unfolding under the "fog of war" (i.e., in the face of incomplete, dubious, and often completely erroneous information and high levels of fear, doubt, and excitement) call for rapid decisions by alert commanders. He saw history as a vital check on erudite abstractions that did not accord with experience. In contrast to the early work of Antoine-Henri Jomini, he argued that war could not be quantified or reduced to mapwork, geometry, and graphs. Clausewitz had many aphorisms, of which the most famous is "War is the continuation of politics by other means."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