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人物列錶
歌德 Goethe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剋—許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興多爾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費爾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爾曼·黑塞 Hermann Hesse曼弗雷德·馬伊 Manfred Mai卡爾·威特 Carl Weter
康拉特·賽茨 Konrad Seitz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哥爾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
霍爾格·萊納斯 Holger Reiners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戴特·奧藤 Dieter Otten
約爾格·艾剋曼 Jorge Ikmann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洛塔爾·賽韋特 Lothar J. Seiwert
彼得·馬丁 Bidemading布魯諾·霍爾納格 布鲁诺霍尔 Nag花映紅 Flowers Yinghong
格哈德·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剋裏斯塔·施羅德 Christa Schroder羅鬍斯·米施 Rochus Misch
安格拉·默剋爾 Angela Merkel鬍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韋爾納·比爾曼 Werner Bierman
佩特拉·納格爾 Petra Nagel特勞德爾·容格 Telaodeer Jung梅麗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
埃米爾·路德維希 Emil Ludwig享利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馬蒂亞斯·烏爾 Matthias Uhl
埃裏希·沙剋 埃里希沙克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
海德格爾 Heidegger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布萊姆·斯托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卡爾·馬剋思 Karl Marx
剋勞斯·曼 Klaus Mann埃裏希·馬裏亞·雷馬剋 Erich Maria Remarque特奧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
托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蘭剋 Anne Frank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施篤姆 Theodor Storm漢斯·裏鮑 Hansilibao孔薩利剋 Heinz G. Konsalik
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爾·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卡爾·麥 Karl May
維利·勃蘭特 Willy Brandt
德國 西德  (1913年十二月18日1992年十月8日)
Herbert Ernst Karl Frahm
威利·布朗特
開端終結
在位1969年十月21日1974年五月7日


維利·勃蘭特(德語:Willy Brandt,亦作威利·布朗特,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國政治傢,曾任聯邦德國西德總理

他是1930年後德國的首位社民黨總理。在納粹政權期間,他逃往挪威,然後逃往瑞典,他化名為威利·勃蘭特,以避免納粹特工發現。

勃蘭特保持了西德與美國的緊密聯繫,並致力於加強西歐的歐洲一體化,同時啓動了新政策。 東方政策旨在改善與東歐的關係。《勃蘭特報告》已成為一種公認的衡量標準,用於描述富裕的北方國傢和貧窮的南方國傢之間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上的普遍的南北分歧。勃蘭特還因其在國內的激烈反共政策而聞名,最終以1972年的法令告終。

勃蘭特於1974年辭職,使勃列日涅夫面臨尼剋鬆後勃蘭特辭職的局面。
 

西德總理

1969年西德聯邦大選,勃蘭特領導的社民黨成為第一大黨,結束基督教民主聯盟自1949年西德聯邦成立以來執政的局面。社會民主黨與自由民主黨組建中間派聯合政府,他成為自1930年以來首位來自社會民主黨的總理。

1970年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的“華沙之跪”引起全球矚目,為此他在1971年成為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

1972年聯邦大選成功連任後,在其任期內舉行1972年慕尼黑奧運,並在慕尼黑慘案發生之時拒絶了以色列方面派遣一個特別行動小組的請求。

東德間諜入侵事件

早在勃蘭特就任西德總理前,東德間諜機關史塔西就安排人員以共産黨迫害為由進入西德,其中的成員君特·紀堯姆更加入了德國社會民主黨,開始進入德國社會民主黨核心,就在維利·勃蘭特當選西德總理後,紀堯姆成為維利·勃蘭特核心幕僚,權力大到可以為總理安排行程,維利·勃蘭特本身也是喜愛社交且風流成性,傳言紀堯姆甚至還安排總理與某些有聲望的女名媛發生性關係,維利·勃蘭特的公事包也都交給紀堯姆保管,可以說總理非常信任紀堯姆。

後來紀堯姆還將公事包帶回傢,拍照竊取西德國傢機密,膠捲後來交給妻子與史塔西成員會合,但西德情報人員已得知情報,史塔西已入侵西德,便派人跟蹤紀堯姆的妻子,紀堯姆的妻子被迫把膠捲丟棄至萊茵河,放棄與史塔西會合,回到傢中。紀堯姆夫婦翌日被西德反間諜人員逮捕,經時間比對下發現早在幾年前西德情報單位攔截的一份來自東德的電碼,顯示“G你傢有了兩個男人”,G指的是紀堯姆的妻子,兩個男人指的是紀堯姆與他剛出生的兒子,更發現紀堯姆夫婦的兒子與現在年齡差不多,有此證明紀堯姆是東德史塔西派來的間諜,事件曝光後,總理與西德全國一片嘩然,東德政府也感到錯愕,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伊裏奇·勃列日涅夫憤怒史塔西竟然不知道他們電碼早已被西德情報單位破解導致東窗事發。勃蘭特受到反對黨與報社的抨擊,更爆出性醜聞事件,迫使勃蘭特黯然下臺,但勃蘭特繼續出任社會民主黨主席,領導社會民主黨直至1987年。

卸任後

1976-1992年,他是社會黨國際主席。1989年他表示支持兩德統一。1992年去世,享年79歲。

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臺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勃蘭特名列第5位。

個人生活

勃蘭特一生結婚三次。第一段婚姻是在二戰期間,第二段婚姻是他在流亡挪威時結識,1948年的結婚,後因婚外情而離異,1980年離婚,離婚後兩人並無再相見。勃蘭特並於1983年再婚。 


Willy Brandt (German: [ˈvɪliː ˈbʁant]; born Herbert Ernst Karl Frahm; 18 December 1913 – 8 October 1992) was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statesman who was leader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 (SPD) from 1964 to 1987 and served as Chancellor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West Germany) from 1969 to 1974.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71 for his efforts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western Europe through the EEC and to achiev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West Germany and the countries of Eastern Europe. He was the first Social Democrat chancellor since 1930.

Fleeing to Norway and then Sweden during the Nazi regime and working as a left-wing journalist, he took the name Willy Brandt as a pseudonym to avoid detection by Nazi agents, and then formally adopted the name in 1948. Brandt was original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right wing of the SPD, and earned initial fame as Governing Mayor of West Berlin. He served as Foreign Minister and as Vice Chancellor in Kurt Georg Kiesinger's cabinet, and became chancellor in 1969. As chancellor, he maintained West Germany's close align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European integration in western Europe, while launching the new policy of Ostpolitik aimed at improving relations with Eastern Europe. Brandt was controversial on both the right wing, for his Ostpolitik, and on the left wing, for his support of American policies, including the Vietnam War, and right-wing authoritarian regimes. The Brandt Report became a recognised measure for describing the general North-South divide in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between an affluent North and a poor South. Brandt was also known for his fierce anti-communist policies at the domestic level, culminating in the Radikalenerlass (Anti-Radical Decree) in 1972.

Brandt resigned as chancellor in 1974, after Günter Guillaume, one of his closest aides, was exposed as an agent of the Stasi, the East German secret service.


<< 前一君主: 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西德維利·勃蘭特 Willy Brandt
(1969年1974年)
後一君主 >>: 赫爾穆特·施密特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