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查 | ||
名: | 良錚 | ||
網筆號: | 梁真 | ||
籍貫: | 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 | ||
出生地: | 天津 | ||
閱讀穆旦在诗海的作品!!! |
穆旦,一個用詩歌照亮世界的詩人
一個人來到世上總要留下足跡。
——穆旦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錚,曾用筆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出生於天津。現代主義詩人、翻譯傢。
1940年在西南聯大畢業後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國留學,入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係學習。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53年回國後,任南開大學外文係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調圖書館工作。1977年因心髒病突發去世。
穆旦於40年代出版了《探險隊》《穆旦詩集( 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代主義和中國詩歌傳統結合起來,詩風富於象徵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性詩人。20世紀80年代之後,許多現代文學專傢推其為現代詩歌第一人。
穆旦生平
1918年4月5日(農歷二月二十四日)生於天津。與作傢金庸(查良鏞)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屬“良”字輩,有親屬關係。
1929年入南開中學讀書,從此對文學産生濃厚興趣,開始寫詩。當時日寇侵凌,京津首當其衝,穆旦寫下了《哀國難》,“灑着一腔熱血”大聲疾呼:眼看祖先們的血汗化成了輕煙,/鐵鳥擊碎了故去英雄們的笑臉!/眼看四千年的光輝一旦塌沉,/鐵蹄更翻起了敵人的兇焰!”
1934年查良錚將“查”姓上下拆分,“木”與“穆”諧音,得“穆旦”(最初寫作“慕旦”)之名。
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係,半年後改讀外文係,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學校輾轉於長沙、昆明等地,並在香港《大公報》副刊和昆明《文聚》上發表大量詩作,成為有名的青年詩人。
穆旦在這裏繼續探索和寫作現代詩歌,並在《清華學刊》上發表。他寫雪萊式的浪漫派的詩,有着強烈的抒情氣質,又有很強的現實感。
1937年七七事變後,10月隨大學南遷長沙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後又徒步遠行至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同年在香港《大公報》副刊和昆明《文聚》上連續發表《合唱》《防空洞裏的抒情詩》《從空虛到充實》《贊美》《詩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939年開始係統接觸西方現代派詩歌、文論,創作發生轉變,並走嚮成熟。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外文係,留校擔任助教,負責敘永分校新生的接收及教學工作。
1942年2月投筆從戎,24歲的穆旦響應國民政府“青年知識分子入伍”的號召,以助教的身份報名參加中國入緬遠征軍,在副總司令杜聿明兼任軍長的第5軍司令部,以中校翻譯官的身份隨軍進入緬甸抗日戰場。同年5月至9月,親歷滇緬大撤退,經歷了震驚中外的野人山戰役,於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穿山越嶺,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僥幸逃出野人山。
1943年回國後經歷了幾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創辦瀋陽《新報》,任主編。
1945年9月,根據入緬作戰的經歷,創作了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上著名詩篇--《森林之魅--祭鬍康河上的白骨》,另有相關創作《阻滯的路》、《活下去》。
1947年參加後來被稱為"九葉詩派"的創作活動。
1948年在FAO(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救濟署)和美國新聞處工作。
1949年8月自費赴美留學,入芝加哥大學攻讀英美文學、俄羅斯文學。
1949年12月在佛羅裏達州與正在生物係留學的周與良結婚。
1952年6月30日 畢業,獲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53年初自美國回到天津,任南開大學外文係副教授,致力於俄、英詩歌翻譯。
1958年被指為歷史反革命,調圖書館和洗澡堂,先後十多年受到管製、批判、勞改,停止詩歌創作,堅持翻譯。
1975年恢復詩歌創作,一舉創作了《智慧之歌》《停電之後》《鼕》等近30首作品。
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頸折斷。翌年2月26日春節期間,穆旦於凌晨心髒病突發逝世,享年59歲。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詩中道出了自己的內心獨白:"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嚮過去稍稍回顧,衹見它麯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纔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
1979年平反。
作品成就
主要著作:《探險隊》(1945)、《穆旦詩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詩選》(1986)、《穆旦詩文集》(1996);《鼕》。
20世紀50年代起,穆旦開始從事外國詩歌的翻譯,主要譯作有俄國普希金的作品《波爾塔瓦》《青銅騎士》《普希金抒情詩集》《普希金抒情詩二集》《歐根·奧涅金》《高加索的俘虜》《加甫利頌》,英國雪萊的《雲雀》《雪萊抒情詩選》,英國拜倫的《唐璜》《拜倫抒情詩選》《拜倫詩選》,英國《布萊剋詩選》《濟慈詩選》。《別林斯基論文學》,這些譯本均有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