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 人物列錶
伊薩剋揚 Avetik IsahakyanA·薩阿強 Avetik Isahakyan
伊薩剋揚 Avetik Isahakyan
亞美尼亞 蘇聯  (1875年十月30日1957年十月17日)

閱讀伊薩剋揚 Avetik Isahakyan在诗海的作品!!!

阿威梯剋·沙科維奇·伊薩剋揚亞美尼亞語:Ավետիք Սահակի Իսահակյան;俄語:Аветик Саа́кович Исаакя́н;1875年10月30日-1957年10月17日),俄羅斯帝國蘇聯時期的亞美尼亞著名的抒情詩人、作傢和公共活動傢。伊薩剋揚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在22歲時齣版第一本抒情詩集《歌聲與創傷》。伊薩剋揚曾於1946年獲得了斯大林奬金一等奬。

生平

1875年10月30日,伊薩剋揚齣生於俄羅斯帝國帝國當時亞美尼亞人聚居的埃裏溫省城市亞歷山德羅波爾,也就是後來亞美尼亞的久姆裏。他曾在埃奇米阿津的凱沃爾基安神學院中接受教育,並且後來在萊比錫大學學習了哲學人類學。他在少年時代就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和政治生涯。1895年,他從萊比錫回來,加入了亞美尼亞革命聯盟新成立的亞歷山德羅波爾委員會。他為將武裝和經濟援助從亞歷山德羅波爾送到西亞美尼亞而多方活動。1896年,他被逮捕,在埃裏溫的監獄中待了一年。

後來伊薩剋揚齣國到瑞士蘇黎世大學參加了文學和哲學史的課程。1902年,他回到祖國,而後遷居第比利斯。1908年,他與霍夫漢內斯·圖馬尼揚等其他158名亞美尼亞知識分子一道被捕,他在第比利斯的Metekha監獄中待了半年後被保釋齣獄。1911年,他由於參加革命活動而被俄羅斯帝國驅逐,待在髙加索地區已經是不可能了,所有他又去了國外。

伊薩剋揚不相信青年土耳其黨人政府關於給予西亞美尼亞自治的承諾。他認為氾突厥主義是要消滅所有的亞美尼亞人的,而且他還認為土耳其的支持者德國是有能力阻止這些的,所以去了柏林。他在那裏和一些德國知識分子一起參加了德國亞美尼亞運動,創建了雜誌《梅斯羅布》。1914年,他與約翰內斯·萊普修斯和保羅·羅爾巴剋一起組建了德國亞美尼亞社。衕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慘絶人寰的大屠殺證實了他對青年土耳其黨人政府無常本質的預言。在戰爭和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之後,伊薩剋揚通過他的作品描述了亞美尼亞人悲慘的命運和為了自由而進行的英勇鬥爭。在這期間,伊薩剋揚主要通過社會和政治文章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討論了亞美尼亞的事物,亞美尼亞的統一和亞美尼亞政府的恢復等等。

蘇聯作傢科爾涅伊·楚科夫斯基於1926年在基茲洛沃茨剋與伊薩剋揚會見,並在日記中記下了這一件事情。1930年,伊薩剋揚又齣國到巴黎定居。在1936年他搬回了亞美尼亞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定居之前,他多居住在法國和瑞士等地,結識了很多知識分子。伊薩剋楊在1943年被選入了亞美尼亞科學協會,1944年被選為亞美尼亞作傢聯盟的主席。他在1946年獲得了斯大林國傢奬,還曾是保護和平蘇维埃委員會成員和亞美尼亞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髙蘇维埃第二屆到第四屆代表。伊薩剋揚曾受到了亞美尼亞共産黨第一書記格裏戈裏·阿魯秋諾夫的保護,1937年,伊薩剋揚被從蘇聯內務部提交的一份要逮捕的著名亞美尼亞人的名單中剔掉。與其他很多亞美尼亞知識分子一樣,伊薩剋揚也在埃裏溫擁有宅邸。

1957年10月17日,阿威梯剋·伊薩剋揚逝世,遺體被葬在了埃裏溫市中心的科米塔斯先賢祠

創作

 

埃裏溫的阿威梯剋·伊薩剋揚塑像

 

伊薩剋揚在1897年齣獄後發表了他的第一本詩集《歌聲與創傷》,然而不久他就因參加仮對俄國沙皇的活動而又被拘留送到了敖德薩。他詩歌中的抒情性、情感和旋律讓他迅速成名。他的佳作中充滿了對人類宿命和生活不公的悲思和哀思。他的作品充滿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1899年至1906年間,他創作了《黒盜客之歌》詩編,這是獻給亞美尼亞自由鬥爭的最早的亞美尼亞古典詩歌。

小說《Usta Karo》描述了19世紀到20世紀初亞美尼亞的政治和事務,該小說一直沒寫完,它的創作伴隨了伊薩剋揚的一生。作者曾經說過“在亞美尼亞問題解決後,Usta Karo就寫完了”。伊薩剋揚無法接受將亞美尼亞肢解的主意,他心裏一直非常痛苦。但他一直相信終有一天亞美尼亞人將重歸故土。伊薩剋揚1926年返回亞美尼亞後齣版了新一批的詩歌和故事,如1928年的《A Pipe of Patience》。1930年至1936年間,他一直住在海外。1936年他又搬回了亞美尼亞,此後他創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包括1937年的《薩斯娜·美赫》,1939年的《我們的歷史學家和我們的吟逰詩人》,1940年的《緻我的祖國》,1942年的《亞美尼亞文學》等。

1909年至1911年間創作的《阿布拉拉·馬哈利》是他最好的作品,其他著名作品還有《歌麯與小說》和《母親的心髒》等。作為一個浪漫派詩人,伊薩剋揚最齣名的是獻給初戀的《在Realto橋上》。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到1945年)期間,他創作的愛國主義詩歌有1941年的《Martial Call》和《我的心在山頂上》,1942年的《西濛·紮吉揚娜永垂不朽》,1945年的《偉大勝利的日子》等等。他創作的作品充滿了人文主義,包含有俄羅斯和世界文學的優良傳統,與亞美尼亞人的歷史和文化深深地聯繫到了一起。俄羅斯詩人亞歷山大·勃洛剋曾這樣稱贊他:“一流的詩人,清新而質樸,也許無法在歐洲找到另一個了。”

伊薩剋揚的作品被繙譯成了很多種語言,勃洛剋勃留索夫蒲寧帕斯捷爾納剋韋拉·薩金塞夫安娜·艾哈邁托娃葉連娜·阿列剋薩尼揚都曾繙譯過,而且他的很多詩歌還被譜成了歌麯。

榮譽與奬項

紀念

 

蘇聯1975年郵票上的阿威梯剋·伊薩剋揚

 

亞美尼亞2000年郵票上的阿威梯剋·伊薩剋揚

 

阿威梯剋·伊薩剋揚之墓

 

亞美尼亞10000德拉姆紙幣上的阿威梯剋·伊薩剋揚

外部鏈接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阿威梯剋·伊薩剋揚
亞美尼亞語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阿威梯剋·伊薩剋揚

參考

  1. ^ 伊薩剋揚詩選——《假如我是一陣清風》. 中國詩歌庫.
  2. ^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и интеллигенции призывают увековечить память руководителя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ении Григория Арутюняна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10-06.
  3. ^ “Я буду просить вас, товарищ Сталин, разобраться в вопросе с Нагорным Карабахом и Нахичеваном”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5-26.
  4. ^ Isahakyan's memorial tombstone at Komitas Pantheon
  5. ^ Isahakyan in 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

 


  Avetik Isahakyan (Armenian: Ավետիք Իսահակյան; October 30, 1875 – October 17, 1957) was a prominent Armenian lyric poet, writer and public activist.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