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人物列錶
杜洛杜斯 杜洛 dos維庸 Francois Villon杜·貝萊 Joachim du Bellay
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維剋多·雨果 Victor Hugo夏爾·波德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斯特芳·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魏爾倫 Paul-Marie Veriaine洛特雷阿蒙 Comte de Lautréamont
蘭波 Arthur Rimbaud古爾蒙 Remy de Gourmont保爾-讓·圖萊 Paul-Jean Toulet
弗朗西斯·雅姆 Francis Jammes法爾格 Léon-Paul Fargue剋洛岱爾 Paul Claudel
保爾·瓦雷裏 Paul Valery夏爾·佩吉 Charles Peguy蘇佩維埃爾 Jules Supervielle
布洛東 André Breton艾呂雅 Paul Eluard阿波裏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雅剋·普萊維爾 Jacques Prévert阿拉貢 Louis Aragon保爾·福爾 Paul Fort
亨利·米修 Henri Michaux埃雷迪亞 José Maria de Heredia阿爾托 Antonin Artaud
勒韋迪 Pierre Reverdy拜斯 Saint-John Perse普呂多姆 Sully Prudhomme
勒內·夏爾 René Char伊凡·哥爾 Yvan Goll博斯凱 Alain Bosquet
博納富瓦 Yves Bonnefoy勒內·格魯塞 Rene Grousset阿蘭·佩雷菲特 Alain Peyrefitte
米歇爾·大衛-威爾 Michelle David - Will白晉 Joachim Bouvet卡特琳娜·耐 Katrina resistant
若澤·弗雷什 José Frèches米歇爾-施奈德 Michelle - Schneider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阿娜伊斯·寧 Anaïs Nin讓·多米尼剋·鮑比 Jean-Dominique Bauby米歇爾-安托瓦納·布尼耶 Michel-Antoine Burnier
米歇爾·孔達 Michel Contat埃萊娜·格裏莫 Hélène Grimaud塔麗塔·特裏帕亞 Tarita Teriipaia
讓·菲利普 To Philip尼瑪·紮瑪爾 尼玛扎玛尔剋洛維一世 Clovis I
剋洛泰爾一世 Clothaire Ier希爾德裏剋三世 Childeric III丕平 Pepin III
查理大帝 Charlemagne路易一世 Louis the Pious查理二世 Charles II (le Chauve)
路易二世 Louis II路易三世 Louis III卡洛曼二世 Carloman II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Marguerite Yourcenar
法國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03年六月8日1987年十二月17日)
Marguerite Antoinette Jeanne Marie Ghislaine Cleenewerck de Crayencour
瑪格麗特·安托瓦內特·珍妮·瑪麗·吉萊納·剋萊納韋剋·德·凱揚古爾
瑪格麗特·德·凱揚古爾
閱讀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Marguerite Yourcenar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Marguerite Yourcenar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Marguerite Yourcenar,1903年6月8日-1987年12月17日),本名瑪格麗特·安托瓦內特·珍妮·瑪麗·吉萊納·剋萊納韋剋·德·凱揚古爾(Marguerite Antoinette Jeanne Marie Ghislaine Cleenewerck de Crayencour),法國作傢

生平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於1903年6月8日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瑪格麗特·德·凱揚古爾(Marguerite Cleenewerck de Crayencour),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為姓氏Crayencour字母重組成Yourcenar的筆名。父親是法國外交傢,母親是比利時人,在她出生十天,母親産後感染而逝世,從尤瑟納爾《世界迷宮:虔誠的回憶》一文中,她談起她的母親,她的外公,外婆,衹是覺得他們的陌生,她寫到“他們和我全無關係。”母愛的缺失,對於她是一種幸運,沒有母親來按照上流社會的要求把她培養成為一個淑女;也沒有這樣甜膩的愛來軟化她,所以她按照自己最天然的勢態成長,不遵循任何準則。雖然失去母愛,但尤瑟納爾受到父親加倍的疼愛,童年時代在歐洲旅遊,於法國北部、南部和巴黎度過優裕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她從未上過學校念書,早年接受私人教育,修習希臘文拉丁文,並得到多位女管傢的呵護和家庭教師的悉心指導。開明的父親在尤瑟納爾的人生扮演重要角色,可說是她的老師、知己和朋友,從小他便邀女兒和自己一同飽覽豐沛的藏書,並鼓勵她寫作。面對女兒的教育,他沒有領她走入傳統女性的框架,反而留給她和自己一樣樂於漂浪冒險的興趣。12歲已經將古代英雄故事讀的滾瓜爛熟;20歲已經擬好日後主要作品裏各主人翁的輪廓。

尤瑟納爾16歲即以長詩《幻想的樂園》嶄露頭角,隨後將自己姓氏Crayencour重組成為Yourcenar作為筆名。她在半個多世紀裏曾遍遊歐美多國,專研歷史和神話,纍積寫作能量與素材厚度,如詩歌般的中世紀長篇小說也由此萌芽。尤瑟納爾一生創作有大量詩歌、劇本、長篇小說、散文和論文,擁有多種才華。她既是詩人(《幻想的樂園》(1921年),《衆神未死》(1922)年)、劇作傢(《埃萊剋特或面具的丟失》(1954年),《阿爾賽斯特的秘密》(1963年)),又是長短篇皆佳、蜚聲文壇的小說傢(短篇小說集《死神駕車》(1934年)和《像水一樣流》(1982年);長篇小說《哈德良回憶錄》(1951年),《苦煉》(1968年))和傳記作傢(《世界迷宮:虔誠的回憶》(1974年),《北方檔案》(1977年)),除此之外,她還是一位文筆優美的翻譯傢(曾經翻譯過希臘詩人、英語作傢亨利·詹姆斯維吉尼亞·伍爾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陰暗的河》(1964年),《王冠與竪琴》(1979年))和思想深刻的文論傢、批評傢(《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傢》(1983年))。並在1937年時專門為此事前往倫敦拜見維吉尼亞·伍爾芙這位當時已成名的女作傢。兩者都留下了記述這次見面的文字,尤瑟納爾稱伍爾芙“閃耀且羞怯”、“(臉上)精緻地蝕刻了思考和倦怠的痕跡”;而伍爾芙儘管連尤瑟納爾的名字都沒有記清楚,卻用驚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寫下了她的特徵,“紅嘴唇;精力充沛”,還寫道,“這個女人肯定是有過去的。我覺得她把自己交給了愛情和智慧”。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在晚年來到日本,寫過研究三島由紀夫的文章。尤瑟納爾對紫式部非常欣賞,《東方奇觀》中就有改編自《源氏物語》的故事《暮年的戀情》。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改編,尤瑟納爾對紫式部源氏物語也有着很東方、很地道的理解。

尤瑟納爾少女時代曾與泰戈爾通信,想去印度遊學,她的寫作曾得到泰戈爾的贊賞,但這種成長歷程並不妨礙她在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阿利剋西,或徒勞的搏鬥》裏,是從一個藝術傢的視角進行寫作,這個藝術傢想要獻身於自己的事業,卻遭到家庭的反對,描寫一個有同性戀傾嚮的青年的愛情生活而驚世駭俗,被評論界視為“膽大妄為”之作。她對意大利的訪問促使她寫下《九衹手中的一枚硬幣》,(1934年,1982年出版英譯本),這是一本關於夢想和現實之間差別的小說。她自己也設想過,如果青年時期真的來到印度生活,文學創作可能會大不同。

1934年,尤瑟納爾在美國遇到了格雷絲·弗裏剋,她們成為非常親密的夥伴(註:她們是生活中的終身伴侶,相伴50年,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譯者)。1937年,尤瑟納爾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離開法國前往美國定居,這次旅行原本預計為期半年,她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12年後自己纔得以重返歐洲。 從事記者、翻譯和教師等工作,但初到美國的那些年仍然是她生命中最為黯淡的一段時光。遠離古老的歐洲,她不僅失去了經濟來源,更令她痛心的是,她還失去了自己的出版商和讀者。1947年,尤瑟納爾獲得美國法國雙重國籍,定居美國東北海岸芒特德塞島·(1’ile deMount Desert)。迫於生計,她在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比較文學,在這裏前後工作了8年,這是她一生中惟一一段靠薪水謀生的經歷。在世界和個人的命運都飄搖不定的歲月裏,格雷絲始終用忠誠的友誼支撐著尤瑟納爾。她於1937年將維吉尼亞·伍爾芙的《海浪》(The Waves)譯成法文,1947年又出版了亨利·詹姆斯梅齊知道什麽》(What Maisie Knew)的法文譯本。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前夕,小說《苦煉》出版。這部作品以16世紀動蕩不安的歐洲社會為背景,但透過歲月的多棱鏡,卻折射出了人類命運始終面臨的一些根本問題。1971年,尤瑟納爾被比利時皇傢學院接納為外籍院士。正當她穩步走嚮榮譽的頂峰時,格雷絲的病情卻無可輓回地每況愈下。1979年11月,格雷絲經過21年與疾病的頑強搏鬥後去世。

在格雷絲去世之前的差不多10年時間裏,尤瑟納爾被迫過着“靜止不動的生活”,但她對旅行始終懷有一種焦灼的期待。她重新出發的第一站是加勒比海群島。格雷絲死後,陪伴她的是一個30歲的同性戀男子。1980年3月6日,就在即將啓程之際,她獲悉自己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院士。這個消息並沒有阻擋尤瑟納爾遠行的腳步。在生命的最後10年裏,尤瑟納爾表現出令人吃驚的旺盛精力。她不僅多次重遊歐洲舊地,還探訪了埃及、肯亞、印度和日本等國度;同時她的新作也源源不斷地問世。

1981年1月,尤瑟納爾於法蘭西學院發表了院士就職演說,緻答辭的讓·端木鬆(Jeand' Ormesson)用浪漫的語言將這位緑袍加身的女作傢的生平、作品、氣質和個性做了精彩的介紹和評價,而其中的一段話別耐人尋味:“夫人,您今天來到這裏並不是因為您是女人,而是因為您是大作傢……如果您是男性,我們也會選您,也許更容易,更快,這我承認。但願三百五十年來我們所選出的男性都具有您這位女性的超人才華。……我們不願意屈從於當今盛行的女權主義的風頭或潮流。我們衹是努力忠實於我們的傳統使命:在法蘭西文學方面尋找 盡可能地 最優秀、最有價值、最持久的東西。您使我們成功了,夫人。”這番自陳,把這個兩性構成的世界裏的某種矛盾誠懇地表達了出來,性別對於生命而言確是偶然,但這種偶然所帶來的影響無法被抹煞和忽視。

尤瑟納爾以《苦煉》(1968年費米娜文學奬)和《哈德良回憶錄》為代表作,並使她風靡國際文壇。1951年,尤瑟納爾在法國出版小說《哈德良回憶錄》,並立即取得極大的成功,獲得1951年法蘭西學院大奬費米娜文學奬兩項法國文學大奬,更於2002年入選諾貝爾學院挪威讀書會策畫的“所有時代最佳百部經典”名單。1986年,她被授予法國第三級榮譽勳位(French award, Comman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和美國藝術傢俱樂部的文學奬章(the American Arts Club Medal of Honor for Literature)。

1987年,尤瑟納爾準備遠行時不幸腦溢血突發,於1987年12月17日卒於美國緬因州東北港

2003年是尤瑟納爾誕辰一百周年,歐洲多個國傢的相關研究機構紛紛舉行學術紀念活動。

作品年表

  • Le jardin des chimères (1921年)《幻想的樂園》(詩集)
  • Les Dieux ne sont pas morts(1922年)《衆神未死》(詩集)
  • Alexis ou le traité du vain combat (1929年)《阿利剋西,或徒勞的搏鬥》(小說)
  • La nouvelle Eurydice (1931)《新歐裏狄剋》(小說)
  • Pindare (1932)
  • 《九衹手中的一枚硬幣》/《默默無聞的人》Denier du rêve (1934年,1958–59年修訂)(小說)
    • (英文) A Coin in Nine Hands
  • 《死神駕車》La mort conduit l'attelage (1934年)(短篇小說集)
  • Feux 《火》(散文詩)(1936年)
  • 《東方奇觀》(Nouvelles orientales) (1938年)(短篇小說集)
  • Les songes et les sorts (1938)
  • 《一彈解千愁》(Le coup de grâce) (1939)(小說)
  • 《哈德良回憶錄》(Mémoires d'Hadrien) (1951年)(小說)
    • 《哈德良回憶錄》英文版(英文) Memoirs of Hadrian ,格雷絲翻譯
  • Électre ou La chute des masques (1954年)《埃萊剋特或面具的丟失》(戲劇)
  • 《阿爾西帕的慈悲》Les charités d'Alcippe (1956)(詩集)
  • Constantin Cavafy (1958)
  • 《遺存篇》 Sous bénéfice d'inventaire (1962)
    • (英文) Dark Brain of Piranesi and Other Essays (1984)
  • Fleuve profond, sombre rivière: les negros spirituals (1964)
  • 《苦煉》(L'Œuvre au noir)(小說)(1968年)
  • Yes, Peut-être, Shaga (1969)
  • Théâtre, 兩捲戲劇集(1971年)
  • Souvenirs pieux (1974)
    • (英文) Dear Departed: A Memoir translated by Maria Louise Ascher
  • 《北方檔案》(Archives du Nord) (1977年)(傳記)
    • (英文) How Many Years: A Memoir translated by Maria Louise Ascher
  • 《世界迷宮:虔誠的回憶》Le labyrinthe du monde (1974-84年)(傳記)
  • 《三島由紀夫:或者空虛的視野》Mishima ou la vision du vide (1980年)(論文)
    • (英文) Mishima: A Vision of the VoidISBN 0-226-96532-5(1981年)《三島由紀夫:或者空虛的視野》的英文版
  • 《安娜姐姐》Anna, soror... (1981年) (小說)
  • 《像水一樣流》Comme l'eau qui coule (1982年)(短篇小說集)
  • 《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傢》Le temps, ce grand sculpteur (1984年)(文論集)
    • (英文) That Mighty Sculptor, Time
  • 《何謂永恆?》(Quoi? L'Éternité) (1988)(小說)

註:《何謂永恆?》為尤瑟納爾最後的遺著,但最後一章餘50餘頁未及時完成,由於幾近完成,因此這對整個作品無關大局,雖不能按原定計劃完成全部著作,前面已經完成的各章也可以出版。

參考資料

  • Rousseau, George: Marguerite Yourcenar: A Biography. London: Haus Publishing (2004). ISBN 1-904341-28-4
  • Judith Holland Sarnecki: Subversive Subjects: Reading Marguerite Yourcenar (2004)
  • Josyanne Savigneau: Marguerite Yourcenar: Inventing a Life, 1993
  • Marguerite Yourcenar on Books and Writers, kirjasto.sci.fi.

外部鍵接

 


Marguerite Yourcenar (UK/ˈjʊərsənɑːr, ˈjʊkənɑːr/, US/ˌjʊərsəˈnɑːr/, French: [maʁɡ(ə)ʁit juʁsənaʁ] (About this soundlisten); 8 June 1903 – 17 December 1987) was a French novelist and essayist born in Brussels, Belgium, who became a US citizen in 1947. Winner of the Prix Femina and the Erasmus Prize, she was the first woman elected to the Académie française, in 1980, and the seventeenth person to occupy seat 3.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