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人物列錶
歌德 Goethe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剋—許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興多爾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費爾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爾曼·黑塞 Hermann Hesse曼弗雷德·馬伊 Manfred Mai卡爾·威特 Carl Weter
康拉特·賽茨 Konrad Seitz萊內爾·埃爾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哥爾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
霍爾格·萊納斯 Holger Reiners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戴特·奧藤 Dieter Otten
約爾格·艾剋曼 Jorge Ikmann赫爾曼·約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洛塔爾·賽韋特 Lothar J. Seiwert
彼得·馬丁 Bidemading布魯諾·霍爾納格 布鲁诺霍尔 Nag花映紅 Flowers Yinghong
格哈德·施羅德 Gerhard Schroeder剋裏斯塔·施羅德 Christa Schroder羅鬍斯·米施 Rochus Misch
安格拉·默剋爾 Angela Merkel鬍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韋爾納·比爾曼 Werner Bierman
佩特拉·納格爾 Petra Nagel特勞德爾·容格 Telaodeer Jung梅麗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
埃米爾·路德維希 Emil Ludwig享利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馬蒂亞斯·烏爾 Matthias Uhl
埃裏希·沙剋 埃里希沙克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邁剋爾·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
海德格爾 Heidegger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布萊姆·斯托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卡爾·馬剋思 Karl Marx
剋勞斯·曼 Klaus Mann埃裏希·馬裏亞·雷馬剋 Erich Maria Remarque特奧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
托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蘭剋 Anne Frank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施篤姆 Theodor Storm漢斯·裏鮑 Hansilibao孔薩利剋 Heinz G. Konsalik
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爾·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卡爾·麥 Karl May
維姆·文德斯 Ernst Wilhelm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945年八月14日)
Wim Wenders
恩斯特·威廉·“維姆”·文德斯
閱讀維姆·文德斯 Ernst Wilhelm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维姆·文德斯
維姆文德斯,1945年出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著名電影導演,與法斯賓德、施隆多夫和赫爾措格並稱為“德國新電影四傑”,是20世紀70年代“新德國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著名電影作品《德州巴黎》、《美國朋友》、《柏林蒼穹下》、《直到世界末日》中,流浪與疏離成為永遠的主角,他也藉由這兩個元素在銀幕上創造出一個個充滿詩意與虛空感的世界,贏得了評論傢和觀衆們的喜愛,並多次榮獲戛納、柏林、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的大奬,在國際影壇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除了電影,文德斯的興趣和工作涉及攝影、繪畫、音樂、寫作、出版等多個領域,尤其在攝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點也不遜色於他的知名導演頭銜。自1986年至今,他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各地包括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等著名博物館舉辦了多次不同主題的展覽,並曾進入威尼斯雙年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攝影藝術傢。

恩斯特·威廉·“維姆”·文德斯(德語:Ernst Wilhelm "Wim" Wenders,1945年8月14日),出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電影導演攝影師;曾榮獲法國戛納影展及德國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導演;是德國當代電影大師之一,也是德國新浪潮導演群裏重要成員之一;影片風格以清新抒情、運鏡優美著稱。

早年

維姆·文德斯畢業自魯爾區奧伯豪森的一所維姆理中學;之後他於杜塞爾多夫弗萊堡研習醫學(1963年─1964年)及哲學。然而,他放棄了他的學業,並在1966年10月搬到巴黎想要成為畫傢。他未能通過法國高等電影研究院(la femis前身)考試,轉而成為美國藝術傢強尼·弗裏德侖德)位於蒙帕納斯的工作室中的雕刻師。這段時間他開始着迷電影,曾經在當地電影院裏一天連看五部電影。

這樣對電影的熱情使他着迷並也决定了他一生的志業,1967年他返回德國聯美影業公司杜塞爾多夫工作室工作。接着,他進入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就讀。在1967年至1970年這段在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的時間中,文德斯也在《電影評論》(FilmKritik)雜志擔任影評,後來也在《南德意志報》(慕尼黑當地的日報)、《Twen》雜志與《明鏡》等報章雜志撰寫影評。

文德斯在大學期間拍了幾部短片,而在畢業時則拍出《夏日記遊》這部16mm的黑白電影

電影列表

年份中英維姆片名德語片名備註
1970夏日記遊/Summer in the City首部劇情長片
1972守門員的焦慮/The Goalkeeper's Fear of the Penalty (UK)/The Goalie's Anxiety at the Penalty Kick (USA)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改編自彼得·漢德剋小說
1973紅字Der Scharlachrote Buchstabe改編自納撒尼爾·霍桑小說紅字
1974愛麗絲漫遊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Alice in den Städten“公路片三部麯”的首部
1975歧路(The Wrong Move)Falsche Bewegung“公路片三部麯”的第二部,與娜妲莎·金斯基合作
1976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Im Lauf der Zeit“公路片三部麯”的第三部
1977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Der Amerikanische Freund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小說雷普利遊戲
1980水上回光(Lightning Over Water)尼古拉斯·雷紀錄片
1982神探漢密特(Hammett)改編自達許·漢密特小說
1982Room 666Chambre 666史蒂芬·史匹柏尚盧·高達寧那·華納·法斯賓德紀錄片
1982Reverse Angle短篇紀錄片
1982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Stand der Dinge
1984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5尋找小津(Tokyo-Ga)小津安二郎紀錄片
1987欲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又譯作“柏林蒼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彼得·漢德剋共同編劇,1988年第41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奬
1989城市時裝速記(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Aufzeichnungen zu Kleidern und Städten山本耀司紀錄片
1990Red Hot + BlueMusic video for "Night and Day" performed by U2
1991直到世界末日(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Bis ans Ende der Welt
1992Arisha, the Bear and the Stone RingArisha, der Bär und der steinerne Ring
1993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In weiter Ferne, so nah!欲望之翼續集
1994裏斯本的故事 /Lisbon Story事物的狀態續集
1995在雲端上的情與欲(Beyond the Clouds)Jenseits der Wolken(與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合作)
1995光之幻影(A Trick of Light)Die Gebrüder SkladanowskyThe Brothers Skladanowsky
1997終結暴力(The End of Violence)
1998Willie Nelson at the Teatro
1999樂士浮生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古巴伊布拉印飛列紀錄片
2000百萬美元酒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1Souljacker Part 1Music Video for "Souljacker Pt 1" by Eels
2002Ode to Cologne: A Rock 'N' Roll FilmViel passiert - Der BAP-Film紀錄片
2002十分鐘前:小號響起(Ten Minutes Older)"Twelve Miles to Trona"
2003布魯斯之魂(The Soul of a Man)紀錄片
2004迷失天使城(Land of Plenty)
2005別來敲門(Don't Come Knocking)
2008巴勒摩獵影(Palermo Shooting)
2011碧娜鮑許 /Pina第61屆柏林影展首映
2014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紀錄片
2016戀夏絮語 (Les beaux jours d'Aranjuez)

奬項

名言

  • “性(Sex)與暴力(violence)從來都不是我的菜;我都是更喜歡薩剋斯風(sax)與小提琴(violins)。”
  • “我把小津當作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 “我是拍個人(personal)電影,不是私人(財産,private)電影。”(即反對商業劇情片

參考資料

  1. ^ Berlinale 2011: First Competition Films. Berlinale. [2011-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9).


Ernst Wilhelm "WimWenders (German: [ˈvɪm ˈvɛndɐs]; born 14 August 1945) is a German filmmaker, playwright, author, and photographer. He is a major figure in New German Cinema. Among many honors, he has received three nominations for the Academy Award for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for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1999), about Cuban music culture; Pina (2011), about the contemporary dance choreographer Pina Bausch; and The Salt of the Earth (2014), about Brazilian photographer Sebastião Salgado.

One of Wenders's earliest honors was a win for the BAFTA Award for Best Direction for his narrative drama Paris, Texas (1984), which also won the Palme d'Or at the 1984 Cannes Film Festival. Many of his subsequent films have also been recognized at Cannes, including Wings of Desire (1987), for which he won the Best Director Award at the 1987 Cannes Film Festival.

Wenders has been th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Film Academy in Berlin since 1996. Alongside filmmaking, he is an active photographer, emphasizing images of desolate landscapes. H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uteur director.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