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夏衍
現代中國  (1900年十月30日1995年二月6日)
名: 瀋乃熙
籍貫: 河南開封
出生地: 浙江省余杭縣彭埠鎮嚴傢弄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夏衍文集》
紀實報告 record of actual event; on-the-spot report notify《包身工》

閱讀夏衍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夏衍
  夏衍(1900-1995) : 劇作傢,散文傢。原名瀋乃熙,字端軒,浙江杭縣(今余杭)人。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後去日本留學。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後參加左聯,並從事進步電影的開拓與領導工作。抗戰期間主辦《救亡日報》等。建國後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文化局局長、中國影協主席、文化部副部長。著有報告文學《包身工》,電影劇本《狂流》、《春蠶》、《風雲兒女》,話劇劇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秋瑾傳》等。有《夏衍選集》。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傢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傢”稱號。
  
  生平
  
  夏衍3歲喪父,1915年入浙江省甲種工業學校染色科。1919年受五四運動激發,和同學共同組織杭州五·八遊行。1920年夏畢業,秋被保送赴日本留學,接觸馬剋思主義。1921年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專門學校電機專業。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國是”途經日本,夏衍和同學前去迎接,受到孫中山熱情對待,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底夏衍從學校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擔任國民黨駐日支部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27年因駐日支部被支持南京國民黨的人搗毀,夏衍於4月下旬回國嚮武漢國民黨總部請示。在上海得知負責海外工作的彭澤民已離開武漢去香港,無從聯繫,滯留上海,後被開除國民黨黨籍。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在上海從事翻譯。1929年翻譯了《母親》,並參與籌備「左翼作傢聯盟」,並於次年當選為“左聯”執行委員。期間結識了鄭伯奇、阿英等人。1933年中共上海文委電影組成立,夏衍任組長,阿英等為委員,從此夏衍開始涉足電影劇本創作。1935年為躲避國民黨搜捕,在一公寓躲藏三個月,並創作出多幕劇《賽金花》。1935-1937年這段時間他創作欲旺盛,完成兩個獨幕劇,一個歷史劇《秋瑾》和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1937年他完成了代表劇作之一的《上海屋檐下》。
  
  抗日戰爭爆發後,夏衍輾轉各地開展救亡運動,創辦《救亡日報》並堅持了3年多的時間。1940年完成《心防》。1941年因皖南事變發生,夏衍抵達香港,和鄒韜奮、範長江等人籌辦《華商報》。後太平洋戰爭爆發,輾轉到達重慶,負責主持中國共産黨在當地的文化活動,並完成另一代表劇作《法西斯細菌》。之後他先後赴上海、南京、香港等地主持當地共産黨的文化活動,並從1944年起擔任《新華日報》代總編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夏衍任上海軍管會文管會副主任,之後陸續擔任上海市委常委等職,負責上海的宣傳工作。1954年,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分管電影與外事工作,1955年到任。此後他寫出了劇本《考驗》,將《祝福》《林傢鋪子》等小說改為電影劇本。文化大革命中,夏衍被打倒迫害,投入監獄八年。1977年後復出,1979年當選為中國電影傢協會主席。1982年進入中央顧問委員會。1985年文化部為表彰夏衍對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特頒發榮譽奬狀。1994年在95壽辰之際,被國務院授予“國傢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傢”稱號。1995年病逝於北京,骨灰撒入錢塘江。
  
   代表作
  
   * 《包身工》
  
   * 《上海屋檐下》
  
   * 《法西斯細菌》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