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人物列錶
瞿曇僧伽提婆
巴基斯坦 東晉 
瞿昙

釋傢類 Buddhism class《中阿含經》

閱讀瞿曇僧伽提婆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僧伽提婆(Samghadeva),姓瞿曇氏,罽賓(今剋什米爾)人,晉朝時期著名佛教高僧,為毗曇宗在中國的始祖。
  
   簡介
  
  僧伽提婆是“衆天”的意思。學通三藏,精於《阿毗曇心論》。太元十年(385年)到洛陽,太元十六年(391年),受慧遠之邀前來廬山翻譯佛經,重譯《阿毗曇心》及《三法度論》。東晉隆安元年僧伽提婆遊建業(今南京),頗受晉室王公及風流名士崇信,曾為東亭侯王珣講說《阿毗曇心論》。隆安二年(398年)僧伽提婆受托重譯《中阿含經》六十捲。
  
   參考文獻
  
   1. ^ 《高僧傳》捲一:“僧伽提婆此言衆天。或云提和。音訛故也。本姓瞿曇氏。罽賓人。入道修學遠求明師。學通三藏尤善阿毗曇心。洞其纖旨。常誦三法度論晝夜嗟味。以為入道之府也。為人俊朗有深鑒。而儀止溫恭。務在誨人。恂恂不怠。符氏建元中來入長安。宣流法化。初僧伽跋澄出婆須蜜及曇摩難提所出二阿含毗曇廣說三法度等凡百餘萬言。屬慕容之難戎敵紛擾。兼譯人造次未善詳悉。義旨句味往往不盡。俄而安公棄世未及改正。後山東清平提婆。乃與冀州沙門法和俱適洛陽。四五年間研講前經。居華稍積博明漢語。方知先所出經多有乖失。法和慨嘆未定。乃更令提婆出阿毗曇及廣說衆經。頃之姚興王秦。法事甚盛。於是法和入關。而提婆渡江。先是廬山慧遠法師。翹勤妙典廣集經藏。虛心側席延望遠賓。聞其至止即請入廬嶽。以晉太元中請出阿毗曇心及三法度等。提婆乃於般若臺。手執梵文口宣晉語。去華存實務盡義本。今之所傳蓋其文也。至隆安元年來遊京師。晉朝王公及風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時衛軍東亭侯琅琊王珣淵懿有深信。荷持正法建立精捨。廣招學衆。提婆既至。珣即延請。仍於其捨講阿毗曇。名僧畢集。提婆宗緻既精詞旨明析。振發義理。衆鹹悅悟。時王彌亦在座聽。後於別屋自講。珣問法綱道人阿彌所得雲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核耳。其敷析之明易啓人心如此。其鼕珣集京都義學沙門釋慧持等四十餘人。更請提婆重譯中阿含等。罽賓沙門僧伽羅叉執梵本。提婆翻為晉言。至來夏方訖。其在江洛左右所出衆經百餘萬言。歷遊華戎備悉風俗。從容機警善於談笑。其道化聲譽莫不聞焉。後不知所終。”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