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筆號: | 楚春秋 | ||
籍貫: | 安徽省霍邱縣 | ||
閱讀徐貴祥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姓名:徐貴祥
筆名:楚春秋
出生年月:1959年12月27
民族:漢族。
籍貫:安徽霍邱縣人。
學歷:大學畢業。
1991年又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1978年12月應徵入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集團軍組織處幹事、師宣傳科科長,1994年調入解放軍出版社任編輯、解放軍出版社總編室主任,現為解放軍出版社科技編輯部主任兼副編審。1998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
徐貴祥 - 精彩人生
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打響,剛上戰場的徐貴祥,就被炮彈掀了個仰面朝天,卻誤打誤撞的倒在了長官的身上,當即被申報嘉奬,理由是:掩護首長。結果是徐貴祥被記三等功一次。
1979年。空軍的作傢劉田增到前綫去。徐貴祥當時作為一個新戰士,在他去采訪我之前,徐貴祥已經在前綫立了三等功了。一個新戰士立了三等功,在當時是一個比較了不起的事情。但他采訪徐貴祥,並不是因為立功,而是因為一次火綫送飯。
徐貴祥
連隊當時有一個給養員叫竜懷福,炊事班的一個副班長叫汪博昆。他們兩個人都是老戰士,非常有經驗,也非常勇敢。團裏的炮兵觀察所離敵人的前沿非常近,情況很危險。徐貴祥一起執行任務,是為了找到這個觀察所送飯。竜懷福帶了一部電話機,就是那種有綫的,沿途找電綫隨時把它接上,然後去通電話問問你是哪個部隊的,哪個分隊的。他就這麽一路問,問到了連隊的指揮所。連隊當時剛遭遇了一場伏擊戰。團裏的指揮所和炮兵觀察所靠對方非常近,同時離自己的陣地又非常遠,是在脫離了主力部隊的情況下潛到前沿,甚至是在步兵的前面去觀察目標,去確定這個射擊多遠。當時,團長,還有一個政治處主任,還有一個組織股長,團長和主任,一見到徐貴祥高興得要死。為什麽呢?他們在觀察所,一是勢單力薄,二是他們大概有好幾天沒有吃飯了。徐貴祥送去的是大米稀飯,這個東西簡直像寶貝一樣的。更重要的是,徐貴祥當時帶去了三衹衝鋒槍,對於團裏觀察所來說,這三支衝鋒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炮兵的首長們
徐貴祥
都背着一個手槍,這三支衝鋒槍對於加強團指揮所的安全,那是有很大好處的。
夜裏,還執行了一次轉移。團長在電臺裏呼喚步兵,可是呼喚了半天誰都沒有來。他說這個不行啊,還得轉移。之後,部隊胳膊上都紮着白毛巾,一個拽着一個,非常有戰鬥氣氛,跟着團長,轉嚮了另外一個高地。那這件事情對於徐貴祥以後的寫作,可以說是留下了長久不滅的一個記憶。徐貴祥會經常想到,那片月光,那片高地,那胳膊上紮着白毛巾的人,就像當年的老八路一樣的。後來空軍作傢劉田增把這件事情,寫了一篇特寫,叫做鐵鞋踏破千重山。
在部隊打下越南的高平之後露天宿營,徐貴祥從路邊拾了一輛女式自行車,擅自離隊去采甘蔗,擅自離隊20分鐘。徐貴祥優哉遊哉的樣子,把原以為他被敵軍俘虜的連長,氣得差點背過氣去,大聲高叫:“這樣的兵槍斃算了。”
1984年7月,徐貴祥第二次參戰,隨本部偵察大隊赴雲南邊境。在一次戰鬥中,大隊部派他帶領一名排級臺長、三名報務員和一部電臺,到一個叫茨竹壩的山頭組成臨時炮兵指揮所,他的身份是這個指揮所的最高長官,級別是副連級,但歸他指揮的部隊卻是整整一個炮兵團。
徐貴祥
一次,在徐貴祥指揮下,這個炮兵團一共嚮敵方發射了190多發炮彈,這個數字足以使一座中等城市陷入火海,足以摧毀五六座縣城。最重要的是,每枚炮彈都按照徐貴祥的意志,從他的頭頂上方掠過,然後輕柔地刺破雲層墜落下去,那種尖銳嘹亮的呼嘯聲,那種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都在未來作傢的心中升騰起一種妙不可言的愉快,也為他的戰爭文學創作提供着特殊的營養:“戰爭是人對人徵服,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妙不可言。”
1989年徐貴祥以三十歲的高齡考上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放下了槍桿子,拿起了筆桿子,鄭重其事地寫起了小說。不過他所面對的並不是一塊肥沃的處女地,而是一塊被挖掘多年的老礦井。
在當時人們的眼中,軍旅文學無非是爬雪山過草地加大决戰,要麽就是和平年代引而不發的備戰文學。除此之外,幾乎找不到任何亮點。也有人認為:“軍隊是個有高度組織的集團,而它要完成的任務又是相對單純的。這一切都與充分強調個性的文學有着天然的衝突。”
但是徐貴祥的作品,卻讓讀者對上面的判斷打上了個大大的問號。憑着他多年的軍旅經驗,創作了《瀟灑行軍》和《彈道無痕》,以磅礴的氣勢一炮打響,一輓軍旅文學多年萎靡不振的頽勢。
2005年4月10日,徐貴祥創作的《歷史的天空》又奪得第六屆茅盾文學奬,在此之前已被改編成為同名電視劇。尤其是張豐毅把劇中主人公江大牙(書中的梁大牙)演的活靈活現,由李雪健扮演的楊庭輝也是入木三分。再加之各大電視劇輪番,在中國掀起了一陣不小的熱潮。
“作品創作和打仗一樣,從來不缺少戰機,而是缺乏正確的戰術。”
徐貴祥 - 寫作思想
徐貴祥
徐貴祥看來,戰爭是一個巨大的概念,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東西,人們當然可以很簡單地、泛泛地對戰爭進行普世性的價值判斷;但是,事實上戰爭的內涵十分深厚,也存在着多種認知的角度和闡釋的空間。從人類恆久的立場上去看,軍人這種職業,這種群體可以取消;但是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問題就復雜得多了,這還是一個很深層次的哲學問題。沒有誰不強調和平,但是,人類的戰爭從沒有停止過。戰爭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災難,流離失所、傢破人亡;但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戰爭往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催生劑,也是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催生劑。戰爭是一個客觀存在,必須正視它。在當今世界維持平衡的局面裏面,中國的軍隊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所以對它存在的價值,對生活在這個群體裏面的人、人的情感、人的命運、人的價值,應該有一個比較客觀和清醒的認識。軍旅文學應該為生活在這其中的成員提供一份賞心悅目,能夠引起深思、能夠激發情感、能夠激勵鬥志的文學作品,這是軍旅作傢的基本責任,也是徐貴祥一直在堅守的寫作倫理。
徐貴祥過去常用三句話來講軍旅文學的難寫:過去式的沒有寫好,現在式的不好寫,未來式的寫不好。徐貴祥認為要求軍旅文學快速地做出反應,一是不可能,二是不可取。因為文學所要表現的生活,必須要經過沉澱,必須要經過時間的檢驗。現在回過頭再來看新時期之初的某些煊赫一時的作品,不難發現存在着很多藝術上的缺陷,當時之所以成名,之所以産生那麽大的反響,也有着政治上的背景和時代的因素。所以說作傢們不能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也不能為了緊跟而緊跟,製造一些速朽的東西,那樣反而是對生活資源、對題材素材最大的破壞和浪費。
作傢要關懷底層,關懷社會,要懷着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切中時弊,要準確地把握住社會和軍隊發展中存在和暴露出的問題。《士兵突擊》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傻子”,讓觀衆為之喜、為之悲;他可愛就可愛在他“傻”,這種兵有可取之處,但是多了不行,人們不能把理想寄托在一個“傻子”身上。徐貴祥的《明天戰爭》裏面有很多理念化的東西,作為小說它有很多毛病,小說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人煙氣少了一些;但是作為軍旅小說,它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於他的視點是否低沉,是否觸動到了生活的陰暗面,反映了生存的苦難,如果僅僅是為了寫底層而寫底層,為了寫苦難去寫苦難,那作品的格局和氣度就太狹隘了。也不是你把主要的筆墨放在兵的
徐貴祥
身上,兵就愛看了。一個真正的軍旅長篇小說就是要講究宏大敘事,它的承載量和視野在現在的基礎上還應該是更博大一些,要拿出真正有思想、有內涵、有味道、有份量的作品,才能真正吸引廣大官兵閱讀,否則你就是整天去寫某個兵,寫軍營生活的某個橫截面,兵們也不見得會親近你的作品。
軍旅文學有很強的社會性,它必須要有責任感,要有道德意識和社會意識。軍旅文學作品應該為民族、為國傢、為人民提供一種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軍旅作傢要對歷史負責,對國傢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軍隊負責,對戰爭負責。軍旅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它的思想深度,它的時代穿透力,它對生活的認知程度决定了作品的質量。當前,軍旅文學正在經歷一場大的繁榮,繁榮的關鍵在於,就當前的文化背景而言,當下中華民族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種責任感,一種崇高感,是那種天塌下來有人扛着的陽剛氣、英雄氣。這種精神在現實生活中太缺乏了,而軍旅文學,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的長篇小說所承載着的愛國主義、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的精神,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物欲橫流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心中空虛失落了的精神需要。無論時代如何嚮前發展,軍旅作傢們都不能喪失責任感和勇氣,軍旅文學就是要勇於攀登思想與精神的高地。
徐貴祥 - 個人評價
徐貴祥是一位正面強攻戰爭文學的實力派作傢,即便是波瀾不驚的和平生活,在他筆下,依然是風雲呼嘯恢弘遼
徐貴祥
闊。二十多年前,中國軍隊剛剛從動亂中恢復了秩序,一場變革悄然臨近,一批已被幹部部門納入視野並已登記在册的“幹部苗子”,正要在改革的舞臺上大顯身手時,一個關乎前程命運的變故突然降臨——他們被告知即將在改革中出局,新的幹部制度規定,今後將不再從幹部苗子中間提拔軍官,哪怕他是絶頂優秀。於是,這些即將成為天之驕子而又在瞬間跌入命運低𠔌的血性青年,在人生的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頑強、悲愴、終至壯烈輝煌的大戲——這是作者親歷的一段生活,因此纔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情真意切。
可貴的是,這段經歷僅僅是一個生活背景和創作平臺,作品的精髓在於,超越個人得失,剖析軍人的戰爭觀、戰爭行為和戰爭心態,塑造了韓陌阡、蕭天英、常雙群、譚文韜、凌雲河等現代新型軍人的典型形象。人物的情感命運和國傢利益賦予個體的職責血肉相連,生命藝術和戰爭藝術水乳交融。在形象塑造方面,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格、情感、欲望、命運同軍營生活和政治生活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在戰爭準備的天幕上,始終放射着人格的陽光,因人物的人格魅力而使作品獨具藝術魅力。作品滲透着濃厚的軍事文化色彩,在推進故事的過程中,藝術地詮釋了具有特色的中國戰爭文化,將“訓練”的本質含義進行了創造性的剖析,通過“訓”與“練”兩條情節發展脈絡的描繪,突出了職業軍事文學的特質,因戰爭文化含量豐富、人物個性鮮明、情節精彩和觀點新穎、思想深刻而呈現獨特的美學感染力。
徐貴祥 - 新書簡介
《特務連》:三十年前,牟卜參軍來到特務連。時任師長的闞大門是特務連首任連長,與特務連官兵情同父子。
《特務連》
老氣橫秋的排長祝生珉熱衷於小發明,受到闞大門的賞識,闞承諾以女相嫁,夫人堅决抵製,兩年後在執行跨國緝毒剿匪作戰中,祝生珉被誤傳犧牲,追悼會上,祝突然出現,並以其英勇表現贏得闞長女認可。後備軍官之一陳驍,思想敏捷,意識前瞻,但愛情事業雙雙磨難,後在應對現代戰爭的課題中脫穎而出,成為卓越的陸軍指揮官。新戰士牟卜志大才疏,訓練中步步落後,安排在炊事班喂豬,後在耿尚勤的暗中指導下,發奮圖強,一鳴驚人,幾年後成為特務連連長。牟卜同年兵武曉慶虛榮虛偽,為個人進步費盡心機,後來接替牟卜擔任特務連長,在圍殲恐怖分子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負傷退休。當年的後備軍官之二耿尚勤,因為“作風問題”被取消提幹資格。在兩年後執行跨國緝毒剿匪任務中,為洗刷恥辱,耿尚勤要求擔任突擊隊員,完成任務後失蹤。
耿尚勤的失足和失蹤、陳驍和牟卜等人尋找耿尚勤、瞭解耿尚勤愛情婚姻真相、調查耿尚勤生命最後時刻的行為,論證特務連第二十一任連長耿恆志的身世之謎,成為這部小說貫穿始終的暗綫,十數名性格各異命運麯折的男女軍人活躍其中,特務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過程演繹其間。
徐貴祥 - 所獲奬項
1. 中篇小說《瀟灑行軍》,獲《昆侖》1991至1992年優秀作品奬;
徐貴祥獲茅盾文學奬
2. 1992年,中篇小說《彈道無痕》獲《解放軍文藝》1991至1992年優秀作品奬,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獲1995年“五個一工程”奬、中國政府電影華表奬。
3. 中篇小說《决戰》獲第7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奬。
4. 1999年,長篇小說《仰角》獲第9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奬。
5. 2000年,長篇小說《歷史的天空》獲第3屆人民文學奬、第10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奬、第8屆“五個一工程”奬和第六屆茅盾文學奬。據此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獲得第25屆電視劇飛天奬長篇電視劇一等奬;
6. 長篇小說《明天戰爭》(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攝製中;
7. 長篇小說《八月桂花遍地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攝製中;
8. 中篇小說《瀟灑行軍》獲《昆侖》1991年至1992年優秀作品奬;
徐貴祥 - 名傢風采
作傢要靠作品說話,獲奬是好事,但作傢不應該為獲奬或是成為公衆人物纔去寫作。作傢應該有作傢的責任感,這個責任感就是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