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 | 湖南省平江縣 | ||
閱讀伍恆山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伍恆山 - 簡介
興趣:泛觀博取。
範圍:古今中外文史哲等。
追求:學問在淵綜廣博,詩文在磅礴壯美。
情性:真實。
崇尚:莊子之文、之行。但仰止於《易經》“極高明而道中庸”之境。
伍恆山 - 著作
《青色菩提——釋迦牟尼成佛之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釋迎牟尼佛傳》(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中國聖賢大智慧》(江蘇少兒出版社,2005年)
《寂寞城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等。
伍恆山 - 創作經過
1.《釋迎牟尼佛傳
釋迎牟尼佛傳
》
伍恆山年輕時讀過佛經,更早的時候跟着他外祖父念誦《解冤往生神咒》等類咒語,便漸漸地喜歡上這種調子,雖然其中含有大量好奇的成份。他外祖父說,這種咒語你念着它,那些野鬼遊魂就都不會沾身了。他自小生活在山區,外祖父傢則更是林密山深,一個人白天在山間行走,也是很使人害怕的。
到了大學,他從圖書館中就很輕易地藉到佛經,憑着小時候的印象,一半由於好奇,就想着去探究,到底這些咒語的文字是怎樣寫的,真正的佛經又是一個什麽樣子。於是從圖書館藉來不少佛經。一讀之下,就不僅驚奇於佛經的文采斐然,他在《釋迦牟尼佛傳》的自序中大致談過寫作時以及對佛經和佛教的想法,時間是在1999年年初,完成這本著作用於寫作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第一次寫作的時間用了整整一個月零三天,寫了十餘萬字;第二次是在出版之前,快要交稿時,花了二十來天的時間,增加了十萬字。
1999年前後,在他工作經歷中是一段非常低沉的時間。他準備了兩個多月的材料收集、閱讀,購買了近兩千元的佛教類圖書,同時在一座佛學研究機構藉閱《大正藏.本緣部》。買或藉了之後,就要閱讀,這花了相當的時間,寫作之前的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空餘的精力都花在閱讀和整理佛經及綜合、排比有關佛祖的材料上。這段時間,相當辛苦、相當勞累,也相當的清心寡欲。到真正進行寫作,就比較輕鬆,雖然也是精力相當集中,但白天還是要上班,他兒子還小,身體也不好,衹有等他妻子帶着兒子睡覺了之後,從晚上九十點以後開始,就是他單獨寫作的時間,一般寫兩三個小時,三千到四千字,到十二點前後就睡覺了。寫完這個十餘萬字,整整用去一個月零三天。2月1號開始,到3月5號,就將《釋迦牟尼佛傳》寫好了。
《寂寞城市》前言
我之所謂“寂寞城市”,是積二十餘年城市生活經驗之所得,不在表徵之喧囂與騷動,乃在心靈之與自然甚少之親近,許多方便利益掩蓋了其人生本然的情狀,獨念天地之悠悠,不得不愴然而淚下,此一種靈魂的“寂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