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李慶臯
現代中國  (1939年)
籍貫: 吉林省扶餘縣蔡傢溝

傳記 biography《李商隱全傳》

閱讀李慶臯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李慶臯,漢族,副教授,中國作傢協會遼寧分會會員。1939年出生於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古鎮——吉林省扶餘縣蔡傢溝,金太祖阿骨打雄集精師、大敗遼兵的地方。父親是鐵路工人,隨着鐵路的延伸,他跟着父親在雙城堡、哈爾濱、長春等地的鐵路小學、中學度過了夢幻般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王桂芝,漢族,編審,中國作傢協會遼寧分會會員。1940年出生於北京,廠甸兒的古玩、字畫,舊年除夕夜的煙火,正月十五的花燈,五彩繽紛的風轉兒以及又紅又亮的大串兒冰糖葫蘆,給了她一個京味十足、絢爛多彩的童年。後返回祖籍,畢業於旅順中學。
  1959年,二人同時考入東北師大中文係。濃郁的文學氛圍,名師的指教,豐厚的圖書資料,為他們的文學起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稚嫩但卻充滿激情的詩歌,在文學之路上留下兩個熱血青年赤誠跋涉的足跡。
  大學畢業以後,二人同時分配到遼南美麗的海濱之城——大連市,在化學工業公司業大執教。遼闊的大海,沸騰的大工業生産,滋潤培育了文學之樹,二人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領域中涉筆,常有作品見諸報端。
  正當“三十而立”風華正茂,一場難以預料的浩劫從天而降,學校解散,教師下放車間倒班,進而下放農村走“五七道路”。閉塞的、點煤油燈度夜的山溝溝,繁重落後的耕種方式,最底層最貧睏然而最古樸的山村生活,成為他們創作中最難得、最寶貴的財富和動力,為他們後來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八十年代,隨着中國大地春天的到來,李慶臯調入遼師大中文係,從事古典文學教學工作,集多年心得,撰成專著《東坡詞新論與選擇》。王桂芝調入《海燕》文學月刊社,任小說編輯。夫婦二人對流逝的時光深感惋惜,緊緊把握“現在”,工作之餘,辛勤筆耕,近年以“煥喆”為筆名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百餘萬字,另有《風流皇帝》、《風流皇妃》、《殘酷的夏夜》等五部長篇小說相繼問世。其中《殘酷的夏夜》獲大連市文學創作優秀作品奬。《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遼寧作傢小傳》、《大連作傢小傳》收入了他們的辭條和小傳。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