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羅伯特·利伯爾曼 Robert H. Lieberman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比起多數作傢來,羅伯特·利伯爾曼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所學的專業是工科而不是文科。1962年他畢業於布魯剋林工學院並取得理學士學位;1965年獲馬薩諸塞州康奈爾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65年至1966年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一年。在專門從事寫作之前的15年間,曾在多所大學任教,1965年至1966年在瑞典學習期間曾任數學教授職;1966年至1967年又在美國佛羅裏達州貝休恩一庫剋曼學院任數學教授;1967年應聘於香港國際學校,任數學係主任;1968年回到美國,在弗吉尼亞州的漢普頓學院任物理教授;1968年至1969年、1969年至1972年分別任紐約州依薩卡學院的物理教授和數學教授;1975年至1979年任紐約州康奈爾大學工程學教授;1979年後不再任教,專心從事寫作。
到80年代初,利伯爾曼完成了四部長篇小說,並在各類雜志上發表文章及短篇小說百餘篇。這四部小說是《重建天堂》,1974年;《崩潰》,1979年;《寶貝》,1981年;《弟兄們》,1982年。
儘管利伯爾曼具有多年的理科教學經驗和豐厚的科技知識,但他並不想寫科幻小說。他說,“我最關心的是人,是他們的感情和他們的生活,也許正因為如此這些纔是我的創作主題。”
利伯爾曼承認自己不是文科出身,並稱自己開始寫作時“近於文盲”,即便在大量作品出版之後他認為自己也衹能算得上是個“半文盲”,但是自己對於創作的熱情始終不減。在與錫拉丘茲美國先驅報評論傢凱斯談起寫作的初衷時他說:“開始寫作的真正原因……是我在圖書館找不到好書可讀,我更願意與經典作傢相比。”他還在其它場合做過如下表述:“我希望有人讀我寫的東西。錢是次要的。如果是為了撈錢,那我的興趣怕是至今仍與老朋友一起搞我的工程學。”
他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重建天堂》,說的是阿諾德·馬剋維茨和他的瑞典裔妻子及兩個兒子的故事。馬剋維茨一傢住在紐約北部風景秀麗的馬剋維茨山上。一個土地開發商突然來到此地,打算在山腳下建一個大型商城。阿諾德為了捍衛自己的傢園與土地開發商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紐約時報·圖書介紹》的評論傢馬丁·利文稱這部小說是“行為悲喜劇”,因為利伯爾曼用幽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被逼入絶境的家庭的故事。利文寫道:作者“用一雙銳利的眼睛看透矛盾,用幽默伴隨絶望事件的始終。”
《寶貝》是利伯爾曼的第三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十分離奇的故事。一位體弱多病的老處女,圖書館管理員,生下一個金發兒郎,他有一副非同一般的好嗓音。利伯爾曼通過大膽的想象創作出一個通過孤雌繁殖生産下一代的離奇故事,故事的怪誕性超出了一般的魔魘或兇殺類故事,在文壇上確實激起了波瀾。
《崩潰》是他發表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黑色幽默式的“行為悲喜劇”。
Robert H. Lieberman has been awarded a series of Fulbright Lectureships. The first in 1989 was to lecture at the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 and Film in Bratislava. In 2002 he was a resident lecturer with the Mowel Film Fund in Manila. As a Senior Specialist with the Fulbright Program he will be traveling this coming year to Burma to work with young film directors in that country.
Most of his novels, though fast paced and entertaining, contain serious underlying social themes. Many of Lieberman’s novels appear to be set in Ithaca, where he continues to live on a 135-acre (0.55 km2) farm. His films, too, often use Ithaca, either for setting or detail or theme. The feature comedy Green Lights, which he wrote and directed, is the story of a small town swept up into a frenzy by a location scout who is taken for a big film producer. His film Last Stop Kew Gardens is a personal exploration in which he returns to the “small town” within the city of New York, where he was raised, the child of refugees from Hitler’s Vienna. In Faces in a Famine Lieberman goes to Ethiopia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famine and provides a novelist’s eye view of the people who descended on the scene, the relief workers, the press and the “disaster groupies.”
Lieberman has two grown sons, Zorba Lieberman and Boris Lieberman.
[edit]Fiction
The Last Boy
Perfect People
Baby
Goobersville Breakdown
Paradise Rezoned
[edit]Filmography
Last Stop Kew Gardens
Green Lights
Faces in a Famine
Boyce 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