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安東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1917年生於英國蘭開夏郡一個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早年就學於曼切斯特大學英國語言文學係,1940年畢業後參軍,在英國皇傢軍隊醫療隊中任鋼琴師,後又在教育隊、情報機關等部門工作。1946年伯吉斯退伍,在爵士樂隊中彈鋼琴,後又改行教書,曾先後在馬來亞、文萊等地任教職。六十年代,伯吉斯因病回國治療,並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他寫劇評、音樂評論,創作電視劇、舞臺劇、短篇小說和詩歌,並寫出了大批優秀的長篇小說,尤以《醫生病了》(1960)、《一隻手鼓掌》(1961)、《缺少的種子》(1962)、《恩德比先生的內心》(1963)、《馬來亞三部麯》(1964)、《帶發條的桔子》等為佳。
1968年,伯吉斯的妻子因病去世。他很快和一位過去相識的意大利語言學家結婚並旅居國外。伯吉斯先後在馬耳他、英、美、歐洲大陸的一些大學講學,並繼續以充沛的精力從事創作。這期間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什麽也比不上太陽》(1964)、《恩德比的外部》(1968)、《拿破侖交響麯》(1974)、《世間權力》(1980)、《1985年》(1987)等。伯吉斯是一位多産的作傢,僅主要作品就有40多部。他在語言方面造詣頗深,掌握數種東、西方語言。他的文學修養也不一般,作品中經常涉及古典和當代的文學名著;其文學風格豐富多變,包括模仿英雄風格的、流浪漢小說體裁的、歷史傳奇的以及諷刺性的多種。伯吉斯的非小說類創作也頗有成就,《英語小說》(1958)、《莎士比亞》(1970)、《E·海明威及其世界》(1978)等數種作品僅是其中的代表。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傢、作麯傢、劇作傢和文學批評傢。
1917年2月25日出生於曼徹斯特一個天主教中產階級家庭,擔任出納員的父親業餘時在酒吧演奏鋼琴,母親為音樂傢及舞蹈傢。兩歲時母親因流行性感冒去世。安東尼‧伯吉斯在曼徹斯特大學主修英國語言與文學,1940年畢業後,於二次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傢陸軍醫療團服役六年。
1946-50年他在伯明罕大學和班伯裏中學擔任教職,1954-59年被官方派駐馬來西亞及汶萊,負責教育工作;這段時間他纍積了大量創作素材,日後完成《馬來亞三部麯》(1964)。安東尼‧伯吉斯最初想成為一位作麯傢,1959年他被診斷得了不治之癥,於是他返國當了職業作傢,希望為妻子留下一些生活保障,然而最後證明診斷錯誤。
六○年代以後,他陸續發表了三十多部小說和其他作品。1970-71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72-73年在紐約市立大學擔任講座教授,1976年於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擔任駐校作傢。安東尼‧伯吉斯的著作超過五十部,曾獲諾貝爾奬提名,其最有名的小說為《發條橘子》(1962),此外他還著有《缺少的種子》(1962)和《塵世權力》(1980)等。
安東尼‧伯吉斯希望人們視他為寫小說的音樂傢,而非會作麯的小說傢,因為(音樂是一種較為純潔的藝術,它與人類活動沒有直接關係,全然獨立於道德判斷之外)。
1993年,安東尼‧伯吉斯病逝於倫敦。
作品包括:小說——《馬來三部麯》(Malayan Trilogy)(1956-59年)——美國版的名字叫《長日退去》(The Long Day Wanes)(1965年)、《熊的蜂蜜》(Honey for the Bears)(1963年)、《沒什麽如太陽》(Nothing Like the Sun)(1964年)、《恩德比的外部》(Enderby Outside)(1968年)、《拿破侖交響麯》(Napoleon Symphony)(1974年)、《塵世權利》(Earthly Powers)(1980年)、《鋼琴演奏者》(The Pianoplayers)(1986年)、《老鐵》(Any Old Iron)(1989年)、《德普特福德的死人》(A Dead Man in Deptford)(1993年);非小說類——《重溫喬伊斯》(Re Joyce)(1965年)、《衆生都來》(Here Comes Everybody)(1965年)、《烈火生成:勞倫斯的生平和著作》(Flame into Being: the Life and Work of D. H. Lawrence)(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