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楊蔭瀏
現代中國  (1899年1984年)
籍貫: 無錫
閱讀楊蔭瀏在诗海的作品!!!
  楊蔭瀏,字亮卿,號二壯,又號清如,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十月 初八日生於無錫留芳聲巷。父楊鐘琳。
  1916年秋,楊蔭瀏高小畢業後考入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今無錫師範),22歲時以優良成績畢業,任石塘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國文教 員。一年後,入無錫輔仁中學學習英文、數理。1923年畢業。同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先後在經濟係、文學係學習。在校期間,擔任該校國樂 會會長,經常參加各大學舉辦的音樂會。
  楊蔭瀏自幼酷愛音樂,每當道士做法事時,總要去聽他們的演奏。七八歲時,便同哥哥楊蔭溥一起嚮三清殿年輕道士穎泉學習簫、笛、 笙、鬍琴等民族樂器☆後來又跟雷尊殿道士阿炳學習琵琶,可惜他父親不喜歡阿炳,阿炳僅教了他兩個半天。12歲時,他由老師黃緒初介紹入 天韻社,從吳畹卿學習。天韻社是江南著名民間音樂(昆麯)團體,社友皆無錫音樂界名流,社長吳畹卿的笛、三弦、琵琶功力深厚,並精研音 韻之學。楊蔭瀏入社後,除學習樂器外,對音韻、音律、樂器構造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曾參予天韻社與來訪的美國音樂傢亨利愛希姆在聖公 會的中、西音樂交流。
  民國初年,美國人郝露易女士來無錫聖公會做傳教士,她有較高的 音樂修養,楊蔭瀏曾從郝露易學習英文、鋼琴和西洋音樂樂理。1921 年,又嚮她學習和聲、對位、復調等西洋作麯法。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楊蔭瀏因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遭校方壓製,憤而離校,入中國人自辦的光華大學經濟係學習。為了示威 遊行宣傳需要,他將《金陵懷古》麯調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嶽飛的《滿江紅》詞,用以鼓舞人心,這首歌麯影響深遠,迄今還在全國廣泛流 傳。1926年2月因傢貧輟學。回鄉後,先後在輔仁中學、工商中學、縣初中、榮氏女校、無錫美專、宜興中學任教。其間曾短期擔任無錫通俗 教育館館長。
  1929年,楊蔭瀏應基督教聖公會之聘,先後在南京、杭州做贊美詩的編輯工作。1931年,基督教成立六公會聯合聖歌委員會,楊任委員、 總幹事。1932年赴北京與燕京大學劉廷勞博士編譯修訂贊美詩,並共同主編宗教期刊《紫晶》及《真理與生命》刊物中的“聖歌與聖樂”專 欄。這項工作一直延續到1941年。楊所編輯出版的贊美詩集《普天頌贊》,獲國際聖經展覽編輯優良奬,所載贊美詩在國內外教徒中廣為傳 唱。
  楊蔭瀏在北京期間,在燕京大學音樂係旁聽作麯、西洋音樂史和音 樂欣賞課;並在該校圖書館閱讀了大量英、法等國有關音樂的專業書 籍。
  1936年,任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同時在燕京大學音樂係講授中國 音樂史。1937年暑假回無錫度假,後因“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不能 北上。8月下旬去南京, 暫代中央機器廠總務主任,12月,隨廠遷湘潭,翌年8月遷昆明。
  1939年至教育部音教委員會工作。1940年遷重慶。1941年9月任國立音樂院教授兼國樂組及研究室主任。在重慶國立音樂院時,他支持學 生的進步活動,資助山歌社出版中國民歌。1947年在南京任國立音樂院教授時,學校以莫須有的罪名要開除進步學生,楊仗義執言,公開反對 學校當局的反動措施。抗日戰爭勝利後,國立音樂院遷南京,楊任原職,兼任金陵女子大學教授。
  全國解放後,他歷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員,音樂研究 所副所長、所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音樂傢協會常務理事,民 族音樂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三、四、 五、六屆委員等。
  他曾多次去雲南、河北、廣西、江蘇等地,對民族民間音樂進行深 入調查,搜集了許多珍貴的音樂資料。同時在戲麯音樂和宗教音樂方面 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楊蔭瀏在研究中國音樂史方面具有傑出的成就。早在1925年他就用英文寫出了《中國音樂史綱》論文。1981年又完成《中國古代音樂史 稿》,該書65萬宇,人民音樂出版社1951年出版。這是他在音樂歷史與民族音樂、音律學等方面綜合研究的豐碩成果,使我國音樂史成為有樂 譜的音樂歷史。
  他通過運算和實驗,先後發表了有關樂律方面的專著和論文,把我 國民族音樂實踐中經常遇到的樂律問題及樂律史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 水平。
  他對我國民族音樂遺産包括民間音樂、戲麯音樂、宗教音樂的發 掘、搶救、搜集、整理、研究工作,都有相當成就和貢獻。
  楊蔭瀏畢生著述除巨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外,先後出版著作27 種,論文近百篇,在我國民族音樂學術的思想寶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楊蔭瀏對無錫瞎子阿炳的樂麯進行了搶救和整理,☆並編成《阿炳 麯集》,他在這方面的功績是舉世公認的。
  他對家乡的音樂事業十分關心,每次回無錫,總要對民間音樂團體 “華光國樂團”進行指導,不厭其煩地進行示範;興之所至,甚至同意 領銜演出。他會多種樂器尤擅竹笛,得到吳畹卿嫡傳,夙負盛名,吹奏時,高音晶瑩清澈,低音細若遊絲,故譽為“楊笛子”。他曾為無錫樂 器店排老紅木優質琵琶品位,解决竹笛音準問題,提高樂器質量。並根據大量實驗結果,製成笛尺,可以按尺開笛孔。
  “文化大革命”期間,楊蔭瀏下放河北懷來縣“五七”幹校,1973 年患突發性腦痙攣,肺氣腫亦日趨嚴重。1984年2月25日楊蔭瀏在北京 逝世,終年84歲。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