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人物列錶
蔣春霖 Jiang Chunlin(清代)朱彝尊 Zhu Yizun(清代)潘永因 Pan Yongyin(清代)
陳廷敬 Chen Tingjing(清代)倉央嘉措 Tshangs-dbyangs-rgya-mtsho(清代)普荷 Pu He(清代)
鄭燮 Zheng Xie(清代)金農 Jin Nong(清代)惲壽平 Yun Shouping(清代)
汪士慎 Wang Shishen(清代)張大受 Zhang Dashou(清代)寧調元 Ning Diaoyuan(清代)
吳淇 Wu Qi(清代)李方膺 Li Fangying(清代)俞樾內子 Yu Yuenazi(清代)
俞樾 Yu Yue(清代)宋犖 Song Luo(清代)律然 Lv Ran(清代)
曹雪芹 Cao Xueqin(清代)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清代)呂撫 Lv Fu(清代)
錢謙益 Qian Qianyi(清代)吳偉業 Wu Weiye(清代)顧炎武 Gu Yanwu(清代)
顧貞觀 Gu Zhenguan(清代)陳維崧 Chen Weisong(清代)王士禎 Wang Shizhen(清代)
查慎行 Cha Shenhang(清代)袁枚 Yuan Mei(清代)黃景仁 Huang Jingren(清代)
龔自珍 Gong Zizhen(清代)黃遵憲 Huang Zunxian(清代)秋瑾 Qiu Jin(清代)
何文煥 He Wenhuan(清代)馮班 Feng Ban(清代)王夫之 Wang Fuzhi(清代)
孫濤 Sun Tao(清代)郭麟 Guo Lin(清代)楊夔生 Yang Kuisheng(清代)
萬斯同 Mo Sitong(清代)畢沅 Bi Yuan(清代)汪楫 Wang Ji(清代)
湯球 Shang Qiu(清代)黃奭 Huang Shi(清代)黃以周 Huang Yizhou(清代)
張廷玉 Zhang Tingyu(清代)佚名 Yi Ming(清代)王秉滔 Wang Bingtao(清代)
白君琳 Bai Junlin(清代)李清馥 Li Qingfu(清代)陳芳生 Chen Fangsheng(清代)
孫星衍 Sun Xingyan(清代)朱伯廬 Zhu Balu(清代)章學誠 Zhang Xuecheng(清代)
𠔌應泰 Gu Yingtai(清代)高鶚 Gao E(清代)蒲鬆齡 Pu Songling(清代)
吳敬梓 Wu Jingzi(清代)李汝珍 Li Ruzhen(清代)醒世居士 Xing Shijushi(清代)
韓菼
清代  (1637年1704年)

軍事紀實 arm record of actual event; on-the-spot report《滿清入關暴政》
《江陰城守紀四種》

閱讀韓菼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韓菼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字元少,別號"慕廬",死後謚號"文懿",故人稱"韓文懿公"。韓傢先世是鳳陽(今屬安徽)人,後遷於長洲,乃書香門第。韓菼的曾祖、祖父和父親都通過科舉入仕,做過地方官或京官。他的母親姓周,身世不詳,蓋也名門閨秀。生長在這樣家庭中的韓菼好學上進,擅長詩詞古文;他也喜歡山水,常邀好友結伴出遊;他還嗜酒豪飲。韓菼性倔強,不盲從,凡他不喜歡做的事,任誰勸說,决不心動。康熙十一年(1672)八月,韓菼考中順天鄉試,成為一名舉人,翌年二月,韓菼參加禮部會試,奪得第一名會元。
  四月,參加殿試。殿試考時務策,韓菼在時務策策文中指斥"三藩"擁兵自重,圖謀不軌,應盡快撤銷。殿試結束,擔任評捲的"讀捲大臣"把前十名的捲子送呈康熙皇帝聖裁。康熙皇帝正在籌劃撤藩,鏟除地方割據勢力。韓菼的對策正中他下懷,遂在韓菼捲的捲首殊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
  韓菼成為清代第十四位狀元。
  這年,韓菼三十有七歲。
  中狀元後,韓菼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不久,以修撰身份充任日講起居註官,隨從康熙皇帝出席各種重大活動,筆錄手册,按年編次起居註。旋即奉旨編著《太極圖說》。三天後,康熙皇帝又令他作二首詩進呈。康熙皇帝讀後大加贊賞。翌日,又命他把平日的文稿全部進呈上來,康熙皇帝讀罷,對韓菼的學識更加賞識,在弘德殿召見了他,讓他講解《大學》,又命他主持《孝經衍義》的編寫。此書自順治皇帝起開始編纂,遲遲未能完書,韓菼接管後,組織一批儒臣,通力合作,完成了此書。全書包括《凡例》、《目錄》1捲,《經旨總要》2捲,《衍義》100捲。韓菼憑藉他的文才博得了康熙皇帝的恩寵。
  康熙十四年八月,韓菼出任順天鄉試正考官。十五年,遷右春坊右贊善。十六年三月,轉為左春坊左贊善。這兩個官職無什麽實權,僅供翰林院官員升轉。到了十月,康熙皇帝授予他待講官位,侍從皇上,講解經史。十七年,再次出任順天鄉試正考官。
  到了康熙十八年,韓菼乞假回傢,改葬父母。他在傢住了整整5年。改葬父母,無需這麽長時間。他在傢一住5年,定另有其因。對此,史書未詳。從韓菼一生的經歷來看,他此時已有激流勇退,歸隱田園,潛心治學的念頭。他在傢一住5年,當與此有關。
  但是,他未能如願。康熙二十三年八月,韓菼回京,仍做他的侍講官。不久,轉為侍讀。二十四年二月,康熙皇帝考試翰林院官員,韓菼的好友、昆山(今屬江蘇)人徐乾學,名列第一,韓菼名列第二。徐乾學入值南書房,韓菼升為韓林院傳講學士。一個月後,招為內閣學士。內閣學士位次內閣大學士,掌傳達詔命及章奏,例兼禮部侍郎銜,從二品,是朝中頗有權勢的大臣。
  至此,韓菼入仕僅僅14年,若扣除在傢居住的5年,韓天的仕途生涯僅9年,便成為朝中從二品大員。他是當時青雲直上的官員之一。一些官員開始妒嫉起韓菼來,竟動員他早點致仕,即退休回傢,甚至威脅他盡快離去。韓菼道:"這正是我的心意。"康熙二十六年,他便托病辭歸鄉裏。
  韓菼在傢一住又是8年,潛心研究學問,從《六經》到漢儒的箋註、唐儒的義疏、宋儒的章句,無不悉心鑽研;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也是他極推崇的;唐詩、宋詞,他也反復吟誦。他還時常以詩歌古文教導鄉裏後進。閑暇時,便與三、二個友人徜徉於泉石間。在韓菼回鄉的第三年,徐乾學也回到了昆山。徐乾學是康熙九年第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所謂的"探花"。他的二弟徐秉義是康熙十二年第一甲第三名進士,與韓菼同榜,也是一名探花。而他的三弟徐元文,則在順治十六年(1659)榮膺狀元桂冠。"昆山三徐"名震天下。"三徐"步入仕途後,恃權納賄;他們的子侄依仗父祖的權勢橫行鄉裏。一些官員上疏彈劾徐乾學,徐乾學辭歸鄉裏。不久,朝廷追查"三徐"和他們子弟的不法行為,予以嚴懲。" 三徐"的好友怕受牽連,疏遠、躲避"三徐",甚或攻擊"三徐",以洗涮自己。
  韓菼推重"三徐"的才學,不滿"三徐"的恃權納賄等不法行為。但在"三徐"遭到攻擊、指斥的時候,他沒有象"三徐"的其他朋友那樣,疏遠、躲避,甚或是攻擊"三徐",而仍象從前一樣與"三徐"往來,替他們辨解一些不應有的罪名。
  韓菼打算終老鄉裏,讀書自娛。
  但是,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皇上又下詔召韓菼回京,命他充任《大清一統志》的總裁官。兩個月後,擢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三十八年,調任吏部右侍郎。三十九年,擢為禮部尚書。康熙皇帝極賞識韓菼的才學和人品,詔諭大臣說:"韓菼乃天下纔,風度好,奏對也合朕意。"又下詔道:"韓菼學問優異,文章古雅,曠古少見。"又下詔說:"韓菼所撰文章,能道出朕心中事。"四十一年十二月,康熙皇帝特賜韓菼"篤志經學,潤色鴻業"匾額。
  康熙皇帝有心讓韓菼出任內閣大學士。
  但是,一次變故使康熙皇帝討厭起韓菼來。
  事情是這樣的:康熙四十年三月,安徽巡撫高永爵奏劾布政使張四教加派火耗、挪用庫銀計30萬兩。康熙皇帝命兩江總督阿山調查此事。阿山奏稱這筆銀兩係康熙三十八年皇上南巡時的花銷。康熙皇帝覽奏大怒,下詔說:"朕三次南巡,所過地方,蠲免錢糧,開倉濟貧。朕的一切開銷,都是在京城就準備好了的,未動用地方一絲一毫。"命將張四教、阿山交部查處。正在這時,漕運總督桑額鞫訊張四教,張四教招供。而阿山與張四教為姻親,故包庇張四教。康熙皇帝讓各部大臣聚議,怎樣懲處阿山。最高監察官左都御史說:"依律當誅!"韓菼不同意處死阿山,為他辯解了幾句。那些忌恨韓菼的人,便乘機誹謗,說韓菼是如何如何地偏襢阿山。康熙皇帝竜顔大怒,韓菼從此失寵。
  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韓菼上疏,稱身體有病,乞請致仕。康熙皇帝未準,詔令:"韓菼因擅長詩文而屢被擢用,至禮部尚書。從前掌翰林院事時,對庶吉士不勤加教習,每天帶着他們喝酒,致使庶吉士都怠於學習。各部大臣商討國事時,韓菼也不直言,衹隨聲附和幾句,他的行為遠不如他的才學。他如今知罪了,托病求罷,不合臣子之義。命他仍留任禮部尚書,戴罪立功!"到四十三年四月,韓菼再次上疏乞求辭官,康熙皇帝還是不準。這年八月,韓菼病死在禮部尚書任上,享年68歲。
  第二年,他被移葬故鄉。他的子女請他的好友朱彝尊題寫墓碑。另一個好友方苞,為他撰寫了墓表,道:"公之生也,衆以為賢,而自視乃缺然。公之歿也,人為之悲,而樂之其如歸。更千秋而萬歲,孰能察公之時義,而識其心之精微。"
  韓菼死後48年,即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乾隆皇帝詔份內閣:"故禮部尚書韓菼生平博學多識,精通經術,他所撰寫的文章清新文雅,開一代風氣,足為學林楷模。從前沒有請謚,今加恩追謚,以示褒榮。"賜謚號曰"文懿"。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