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人物列錶
辛氏 Xin Shi(漢代)桑欽(漢代)
黃石公
漢代 

軍事類 Military class《三略》

閱讀黃石公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黃石公本為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史記.留侯世傢》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與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太公兵法》,臨別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𠔌城山下,黃石公即我矣。”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 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𠔌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祠之.後世流傳有《黃石公素書》和《黃石公三略》二書,蓋為後人托名所作。
  
  【黃石公與“天書”】
  
  張良得“天書”,“天書”是黃石公所贈。這段故事在我縣古邳流傳最廣,大人、小孩都會講,可是要問起黃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據傳,黃石公是秦始皇父親的重臣,姓魏名轍。始皇父親莊襄王死後,輪到秦始皇坐朝當政,他獨斷專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聽不進忠臣元老的意見;魏轍便挂冠歸隱,策馬離開朝廷。秦始皇聽說魏轍走了,想想一來自己還年輕,雖已登基,但立足未穩,身邊需要人輔佐;二來魏轍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會讓天下人笑話自己無容人之量。於是就帶親信人馬追魏轍到驪山腳下,用好言好語千方百計輓留,魏轍决心已定,一個勁不願回去。後來,他就隱居在邳州西北黃山北麓的黃華洞中,因人們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就稱他為黃石公。
  
  黃石公雖然隱居,但內心一直憂國憂民,就把一生的知識與理想傾註在筆墨上。按現代人的說法,他既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傢、軍事傢、政治傢,神學和天文地理知識也相當豐富。他著的書有《內記敵法》、《三略》三捲,《三奇法》一捲,《五壘圖》一捲,《陰謀行軍秘法》一捲,《黃石公記》三捲,《略註》三捲,《秘經》三捲,《兵書》三捲,《陰謀乘鬥魁剛行軍秘》一捲,《神光輔星秘訣》、《兵法》一捲,《三監圖》一捲,《兵法統要》三捲、《備氣三元經》二捲,還有《地鏡八宅法》、《素書》等作品。
  
  書寫好後,他就四處尋找合適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實現他為國效力的意願。
  
  一日,黃石公在圯上(圯,即橋)與張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書上說的納履)方式試張良,看到張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懷開闊,將來必有一番抱負,絶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書》相贈。此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義、安禮六篇。書中語言明貴,字字精當,張良愛不釋手,秉燭細讀,大悟大徹,心領神會,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書》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
  
  後來,張良做了劉邦的謀士,佐高祖定天下、興漢邦,大部分運用《素書》中的知識。久而久之,這段故事越傳越神,《素書》也就被後來人說成了“天書”。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