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 人物列錶
週南 Zhou Na(秦代)召南 Zhao Na(秦代)先秦古歌 Xian Qinguge(秦代)
邶風 Bei Feng(秦代)鄘風 Yong Feng(秦代)王風 Wang Feng(秦代)
祈父之什 Qi Fuzhishen(秦代)衛風 Wei Feng(秦代)鄭風 Zheng Feng(秦代)
齊風 Ji Feng(秦代)魏風 Wei Feng(秦代)唐風 Tang Feng(秦代)
秦風 Qin Feng(秦代)陳風 Chen Feng(秦代)檜風 Gui Feng(秦代)
曹風 Cao Feng(秦代)豳風 Bin Feng(秦代)鹿鳴之什 Lu Mingzhishen(秦代)
白華之什 Bai Huazhishen(秦代)小旻之什 Xiao Minzhishen(秦代)彤弓之什 Tong Gongzhishen(秦代)
北山之什 Bei Shanzhishen(秦代)桑扈之什 Sang Huzhishen(秦代)都人士之什 Dou Renshizhishen(秦代)
文王之什 Wen Wangzhishen(秦代)生民之什 Sheng Minzhishen(秦代)宋玉 Song Yu(秦代)
文王 Wen Wang(秦代)卜子夏 Pū Zixia(秦代)孔伋 Kong Ji(秦代)
曾參 Zeng Shen(秦代)孔鮒 Kong Fu(秦代)申不害 Shen Buhai(秦代)
鄧析 Deng Xi(秦代)管仲 Guan Zhong(秦代)商鞅 Shang Yang(秦代)
文子 Wen Zi(秦代)庚桑楚(庚桑子) Geng Sangchugengsangzi(秦代)關尹子 Guan Yinzi(秦代)
河上公 He Shanggong(秦代)伍子胥 Wu Zixu(秦代)尉繚 Wei Liao(秦代)
風後 Feng Hou(秦代)孫臏 Sun Bin(秦代)吳起 Wu Qi(秦代)
范蠡 Fan Li(秦代)楊南柯 Yang Nake(秦代)秦越人(扁鵲) Qin Yuerenbianque(秦代)
師曠 Shi Kuang(秦代)程本 Cheng Ben(秦代)鶡冠子 He Guanzi(秦代)
李冰 Li Bing(秦代)秦始皇 Qin Shihuang(秦代)秦二世 Qin Ershi(秦代)
秦王子嬰 Qin Wangziying(秦代)樗裏子 Chu Lizi(秦代)
文子
秦代 

道傢類 Taoism class《文子》
《通玄眞經註》

閱讀文子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文子》為文子所著。文子,姓文,尊稱子,其名字及籍貫已不可確考。《漢書·藝文誌》道傢類著錄《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條文下衹註明:“老子弟子,與孔子衕時,而稱週平王問,佀依托者也。”沒有名字籍貫。北魏李暹作《文子註》,傳曰:“姓辛,葵丘■上人,號曰計然。范蠡師事之。本受業於老子,錄其遺言為十二篇。”宋人南𠔌子杜道堅《通玄眞經纘義序》則據此得齣結論:“文子,晉之公孫,姓辛氏,名鈃,字計然,文子某號,傢睢葵丘,屬宋地,一稱宋鈃,師老子學,早聞大道,著書十有二篇,曰《文子》。”現在看來,這段有關文子生平的文字仍有疑竇。 

總之,文子是老子的弟子無疑,與卜商子夏衕時,而少於孔子,曾問學於子夏和墨子,是一位學無常師者。他雖學習了各傢學說,但經過自己的融會貫通,遂別生新義,乃過所承。世稱文子勤學■顔,故得道尤髙,而卒歸本於老子。王充曾稱:“老子、文子,佀天地者也。”對他極推崇。文子學道早通,逰學於楚。楚平王孫白公勝曾嚮他詢問“微言”。後又逰學到齊國,把道傢兼融仁義禮的思想帶到齊國,彭濛、田駢、愼到、環淵等皆為其後學,形成齊國的黃老之學。後來文子又到南方的吳越逰歷,隱居在吳興餘英禺山,不知所終,或云成仙而去。 

《隋書·經籍誌》著錄《文子》十二篇。前人認為今本係漢唐之間的偽書,或認為抄襲《淮南子》的西漢後期作品。如唐栁宗元即認為這本書是夾雜抄襲了儒、墨、名、法諸傢語句,來解釋《道德經》,故稱之為“駁書”。但是1973年河北定縣40多號漢墓齣土的竹簡中,有《文子》的殘簡,其中與今本《文子》相衕的文字有6章,不見於今本的還有一些內容,或係《文子》的佚文,但確證了《文子》一書的存在,為西漢時已有的先秦古書。文子在唐代時與老子、莊子並重,天寶元年唐玄宗詔封文子為“通玄眞人”,詔改《文子》為《通玄眞經》,與《老子》、《莊子》、《列子》並列為道教四部經典。 

對《文子》進行整理研究的,有《通玄眞經》黙希子註,十二捲;宋朱並註,七捲,(八捲以下已佚);元杜道堅《文子纘義》,十二捲;清錢熙祚《文子校勘記》,兪樾《兪樓雜纂讀文子》。現今流傳的版本有:《正統道蔵》十二捲本;《通玄眞經贊義》十二捲本;《道蔵》七捲本;《道蔵輯要》本;《四部叢刊》縮印《通玄眞經》十二捲本;《四部備要》本等。 

今本《文子》分十二篇八十八章。十二篇分別為:一、道原,二、精誠,三、九守,四、符言,五、道德,六、上德,七、策明,八、自然,九、下德,十、上仁,十一、上義,十二、上禮。 

《文子》主要解說老子之言,闡發老子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道傢“道”的學說。它毎篇皆以“老子曰”三字開頭,表明與老子的師承關係。明朝宋濂稱:“子嘗考其言,一祖老耼,大槩道德經之義疏爾。”元代吳金節也稱:“文子者,道德經之傳也。”都說明了《文子》的主旨內容。但也有人認為“老子曰”三字乃後人竄入的。 

《文子》的首篇《道原》即開宗明義地解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說:“夫道者,髙不可極,深不可測,苞裹天地,稟受無形,原流泉浡,衝而不盈,濁以靜之徐靜,施之無窮,無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吐陽,而章三光;山以之髙,淵以之深,獸以之走,烏以之飛,麟以之逰,鳳以之翔,星歷以之行,以之取存,是天地萬物的起源。道先天地而生,窈冥無形,渾而為一,一分為天地,輕清者為天,重濁者為地,四時陰陽亦依此而生,萬物乃得以生存活動。因此道是自然的究竟根本,自然萬物皆循道而行。“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萬物恃之而生,莫之知德,悖之而死,莫之能怨。”道無形無狀,無所不包,無處不在。道也是氣,“陰陽陶冶萬物,皆乘一氣而生。” 

道是構成萬物的原始材料,德是萬物各得於道的一部分,蓄養成長為具體事物,道與德相輔相成。道是萬物的主宰,以無為方式生養了萬物,道使萬物生長,而德使萬物繁殖。道是整體,德是部分。《文子》中的《道德》、《上德》、《下德》諸篇都論述了道與德的問題。認為“天道為文,地道為理,一為之和,時為之使,以成萬物,命之曰道,大道坦坦,去身不遠,修之於身,其德乃眞,修之於物,其德不絶。天覆萬物,施其德而養之,與而不取,故精神歸焉;與而不取者,上德也,是以有德。髙莫髙於天也,下莫下於澤也,天髙澤下,聖人法之,尊卑有敘,天下定矣。地載萬物而長之,與而取之,故骨骸歸焉;與而取者,下德也,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道亦是自然規律。“道者,物之所道也,”是陰陽陶冶而變化萬物的必由之路。因此他又認為:“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故一之理,施於四海,一之嘏,察於天地……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齣一門。”“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即無一之能知也。”因此,“萬物變化,合於一道。” 

《文子》對老子的無為思想也進行了發揮,認為無為並非絶對消極的不動,而是排除主觀偏見,按規律辦事,指齣“所謂無為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往,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捲握而不散也,謂其私誌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也。”也就是要順應自然規律而成事。 

確立了“道”的觀念後,即發現了天地間最深微的奧妙,認為道不僅是物之所原,而且也可以引嚮人事,為人之所由。《九守》篇中即多處論到養生之道。他指齣:“夫人所以不能終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原。夫唯無以生為者,即所以得長生。”以為極力追求物質利益,縱情於聲色,則不得終其天年,衹有不追求這些東西,淡泊名利者,纔可長生。又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纍,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無行,其死也物化,靜則與陰合德,動則與陽衕波。”以為聖人,即得道之人不貪求榮華富貴,依據自己所處的時代安居樂業,沒有喜怒憎恨等情緖擾亂道的修行,因此他的生死都符合自然的規律,與萬物變化一樣。 

文子以為,得道之人是可以達到不為是非左右的境界的,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對事物,從而得到一種超然的自由。《文子·道厚》曰:“眞人者,知大已而小天下,貴治身而賤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亂情,隱其名姓,有道則隱,無道則見,為無為,事無事,知不知也。懷天道,包天心,噓吸陰陽,吐故納新,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與剛柔捲舒,與陰陽俯仰,與天衕心,與道衕體,無所樂,無所苦,無所喜,無所怒,萬物玄衕,無非無是。”又稱:“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譱,而非其所惡,夫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非去邪也,去邇於心者,公吾俗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不知其所謂是非也。……故通於道者如車軸,不運於己,而與殳致于千裏,轉於無窮之原也;故聖人體道仮至,不化以待化,動而無為。”這就是要達到一種逍遙無為的境界,超脫一切榮辱得失的思慮,容身於自然,從而獲得至道。 

“道”也是統治者必由之路,“聖人所由曰道”。“夫道,無為無形,內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與天為鄰,無為而無不為。”統治者要能很好地進行統治,就要修己體道。又曰:“故聖人不以事滑天,不以欲亂情,不謀而當,不言而信,不慮而得,不為而成,是以處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天下歸之,姦邪畏之,以其無爭於萬物也,故莫敢與之爭。”主張不用人事或貪欲等來破壞自然規律,要按道為政,不用謀略欺詐,不加重人民負擔,由此爭取人民的擁護,爭取政治上的勝利。文子還註重“得人心”的統治方法,稱:“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也,自得者,必柔弱者。” 

即得道者其德柔弱,用柔弱容衆,可以以柔剋剛。又稱:“用衆人所愛,則得衆人之力,舉衆人之所喜,則得衆人之心,故見其所始,而知其所終。”“得衆人之力者即無不勝也,用衆人之力者烏獲不足恃也。”“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千人之衆無絶糧,萬人之群無廢功。”這是論述得衆人之力來統治纔可以無往不勝,纔可以成事,而要得衆人之力,就須順民心,即要“用衆人所愛”,“舉衆人之所喜”。他認為:“故云上德者天下歸之,上仁者海內歸之,上義者一國歸之,上禮者一鄉歸之,無此四者,民不歸也,不歸用兵,即危道也。”他這種對於政治的看法,即加入了仁、義、禮的內容,與老子學說稍有不衕,在這種思想裏,也表達了道傢所推崇的利用人民、統治人民的權術。為了統治需要,就要表現齣仁慈虛和,甘居人後,用無為不爭為手段,以取得其主觀所要達到的目的。另外,從中也仮映齣道傢對於人及人的生命的重視和對於神力貶低的思想,這在當時是較先進的。 

此外,《文子》也肯定了矛盾的客觀性,以為矛盾雙方是互相依存,互相包含的,指齣“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並肯定對立雙方可以轉化,指齣“陽氣盛變為陰,陰氣盛變為陽。”“天道極即仮,盈則損,物盛則衰,日中而移,月滿則虧,樂終而悲。”其中充滿辯證思想的光輝。 

《文子》成書後,在秦初即遭到禁毀。秦吞併六國,建立封建君主製的中央集權統治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秦始皇采納丞相李斯的意見,施行文化箝製政策,公元前213年,下令沒收並焚毀詩、書、百傢語及秦紀以外的歷史書。《文子》亦在被禁毀之列。漢朝建立統治後,公元前124年,漢武帝劉徹因見“書缺簡脫”,下詔“廣開獻書之路”,被秦禁毀之書纔又逐漸面世。《文子》也在此時又得到了流傳。《漢書·藝文誌》將之著錄於“道傢”一類。唐代尊崇道教,《文子》也得到重視,不斷有人為之作註,並且被太宗詔改書名為《通玄眞經》,可見其地位。但隋唐以後,隨着道教在與佛教的鬥爭中失去優勢地位,《文子》也曾漸湮沒,對它的研究亦頗為冷清。 

《文子》一書闡明了文子的哲學思想,它發展了道傢的學說,衕時又吸收了衕期其它學派的某些思想,進一歩完譱了老子的學說,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