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
1545年)
字子美,明代錢塘西溪人(今屬余杭區五常)。曾官詹事府主簿。其祖父洪鐘,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其父洪澄,正德五年(1510年)舉人,官至中書捨人,翰林院侍製。他繼承先祖書香門第的遺業,在其祖父洪鐘“兩峰書院”的基礎上,購書藏書,擴大規模,在杭州城南的仁孝坊(俗稱清平巷)構築了“清平山堂”。後成為明嘉靖年間杭州著名的書坊。洪楩除了藏書,還專事校刊,其校刊大都為宋元古籍,既精且多,深受讀者珍愛。洪楩在“清平山堂”刊刻的書捲主要有:《唐詩紀事》八十一捲,宋計有功撰,清平山堂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刊本。《新編分類夷堅志》五十一捲,宋洪邁撰,嘉靖二十五年刊本。《醫藥攝生類八種》不分捲,洪楩輯,嘉靖二十五年刊本。《六臣註文選》六十捲,梁蕭統撰,唐李善等註,嘉靖二十八年刊本。《蓉塘詩話》二十捲,明薑南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刊本。《路史》四十捲,宋羅泌撰,嘉靖間刊本。《清平山堂話本》嘉靖間刊本,收宋、元、明話本小說共六十篇(故又稱《六十傢小說》)。所收話本,以宋、元話本為主,部分為明嘉靖以前的話本。宋、元話本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白話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明清小說的繁榮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並對後代的小說、戲麯具有深遠影響。宋、元話本到了明中葉,多數已經散失,洪楩的《清平山堂話本》是現在所知保存宋、元話本最多的一部小說。此小說現存二十七篇,保存了宋人話本十三篇、元人話本六篇、明人話本八篇,“天一閣”有殘本收藏。例如,其中所收的宋人話本《西湖三塔記》,記載了宋代杭州的民間傳說,與後世流傳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互有影響和補充;《合同文字記》是最早民間流傳的包公斷案的故事;在《陳巡檢梅嶺失妻記》一篇中,首次出現了猴精“齊天大聖”的形象,對明代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有極大影響。至於《董永遇仙記》,後世的戲麯、傳奇都以它為藍本。清平山堂刊書重視書藉的刊刻質量,精於校刊,註重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洪楩所刊刻的《路史》、《文選》,當時的文學家田汝成作序稱其“得宋本重刊,校錐精緻,逾於他刻,且文雅有足稱者。”清末杭州藏書刻書傢丁丙對洪楩的刻書評價甚高:“餘事校刊,既精且多。”是世所公認的精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