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
1753年~
1818年)
清代藏書傢、目錄學家。字淵和,一字季逑,號伯淵。陽湖(今江蘇常州,武進)人。少年時與楊芳燦、洪亮吉、黃景仁以文學見長,袁枚稱他為“天下奇才”。於經史、文字、音訓、諸子百傢,皆通其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充三通館校理。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山東兗沂曹濟道,次年補山東督糧道。嘉慶十年(1805)授山東登青萊道。嘉慶十二年(1807年)任山東布政使。博極群書,勤於著述。阮元曾聘他為“詁精經捨”教習及主講鐘山書院,以學術淵博稱。最精詩文,名著海外,輿洪亮吉齊名,稱孫洪。性嗜聚書,聞人藏有善、秘本,藉抄無虛日。深究經史文字昔訓之學,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隸、刻印。校刻古書最精。金石文字拓本,古鼎彝書畫,無不考其源委。傢有藏書樓“平津館”,貯書極富,以校勘精審見稱.編撰有《孫氏傢藏書目》,分外編3捲、內編4捲。《廉石居藏書記》1捲、《平津館鑒藏書籍記》3捲,續編1捲,補遺1捲。嘉慶五年(1800年),刊行《祠堂書目》。輯刊文獻甚多,嘉慶中刻有《岱南閣叢書》、《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主要收集自著詩文集和校訂的《古文尚書》、《孫子》和地理,刑律方面的古籍。《平津館叢書》10集32種,主要為輯校的諸子、醫學、歷史等方面的古籍,選擇精嚴,校勘精審。著述宏富,有《尚書今古文註疏》、《寰宇訪碑錄》、《周易集解》、《考註春秋別典》、《爾雅廣雅訓詁韻編》、《晏子春秋音義》、《金石萃編》、《史記天官書考證》、《建立伏博士始末》、《明堂考》、《續古文苑》、《平津館文稿》、《芳茂山人詩錄》、《倉頡篇》等。卒年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