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
1735年)
關於作者岡元鳳,我們迄今所知很少。查書中屢見“享保中來漢種”字樣(見《木部》“言劉其楚”、“投我以木瓜”諸條),似屬日本中禦門天皇享保(1716-1735年)年間或稍後追記之語;又書後所附浪速木孔《跋》語,謂撰於日本光格天皇“天明甲辰”年,相當於我國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準此,則全書的最終寫定,必定就在這年或此前不久了。作者在18世紀中後期,能夠抱着敬慎其事的態度,堅持闡釋《詩經》的工作,不惜花費大量精力,說明中國經學、文學在日本的廣泛影響,也顯示了岡元鳳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日兩國文化交流與學術交流的源遠流長。
作者自稱“纂斯編”的目的在於“以便幼學”(《序》),然而,由於全書具有如上所說的一些客觀價值,傳世以來頗受各方重視。在中國,光緒、宣統之際也曾不止一次被印行。然而,基於種種原因,卻迄今還沒有一個較好的整理本。有鑒於此,山東畫報出版社特約請山東大學副教授王承略博士,在全面訂正字句的基礎上,酌予註明資料的出處,並作簡要評說。原書圖譜,則力求保存原貌,精意印製,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