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 人物列錶
左思 Zuo Si(西晉)司馬懿 Si Mayi(西晉)司馬師 Si Mashi(西晉)
司馬昭 Si Mazhao(西晉)司馬炎 Si Mayan(西晉)晉惠帝 Jin Huidi(西晉)
晉懷帝 Jin Huaidi(西晉)晉愍帝 Jin Mindi(西晉)白法祖 Bai Fazu(西晉)
支法度 Zhi Fadu(西晉)法炬 Fa Ju(西晉)法立 Fa Li(西晉)
竺法護 Dharmaraksa(西晉)聶道真 Nie Daozhen(西晉)無羅叉 Wu Luocha(西晉)
竺叔蘭 Zhu Shulan(西晉)安法欽(西晉)燉煌三藏 Dunhuangsanzang(西晉)
若羅嚴 Ruoluoyan(西晉)聶承遠 Nie Chengyuan(西晉)
左思
西晉  西晋(250年350年)
字: 太衝
籍貫: 山東淄博

詩詞《招隱詩二首∶一 to recruit people in retirement for government service Two poems uni-》   《嬌女詩(吾傢有嬌女)》   《悼離贈妹詩二首∶一》   《悼離贈妹詩二首∶二》   《詠史詩八首∶一 Yong Shi Eight Poems 1》   《詠史詩八首∶二》   《詠史詩八首∶三 Yong Shi Eight poems three》   《詠史詩八首∶四》   《詠史詩八首∶五》   《詠史詩八首∶六 Yong Shi Eight poems hexad》   更多詩歌...

閱讀左思在诗海的作品!!!
左思
  左思(250-350)西晉文學家。字太衝。臨淄(今山東淄博)人。他傢世業儒學。少時曾學書法鼓琴,皆不成,後來由於父親的激勵,乃憤勤學。左思貌醜口訥,不好交遊,但辭藻壯麗,曾用一年時間寫成《齊都賦》(全文已佚,若幹佚文散見《水經註》及《太平御覽》)。泰始八年(272)前後,因其妹左□被選入宮,舉傢遷居洛陽,曾任秘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遊,並為賈謐講《漢書》。元康末年,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宜春裏,專意典籍。後齊王□召為記室督,他辭疾不就。太安二年(303),河間王□部將張方縱暴洛陽,左思移居冀州,數年後病逝。
  左思作品舊傳有集5捲,今存者僅賦兩篇,詩14首。《三都賦》與《詠史》詩是其代表作。  《三都賦》的寫作時間,《晉書?左思傳》和《世說新語?文學》篇註引《左思別傳》的說法很不一致。據今人傅璇琮考證,《三都賦》成於太康元年(280)滅吳之前。此外,今人薑亮夫認為作於291年(《陸平原年譜》),劉文忠認為作年“難以確定”(《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左思》)。左思在序中批評前人作賦“侈言無驗,雖麗非經”,提出作賦應“貴依其本”、“宜本其實”。在寫作此賦過程中,他曾嚮到過蜀地的張載請教岷邛之事;又求為秘書郎,以便博覽方志群書。因此《三都賦》體製宏大,事類廣博。他那種強調徵信求實的文學主張雖不免偏激,但也使《三都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狀況。《三都賦》問世後,張華贊嘆不已,皇甫謐為之作序,張載、劉逵作註;衛權作略解。一時間豪富人傢競相傳寫,以致“洛陽紙貴”。這除了《三都賦》本身的富麗文采及當時文壇重賦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包含了當時朝野上下關心矚目的內容:進軍東吳、統一全國。此賦的寫作手法及風格雖與班固的《兩都賦》及張衡的《二京賦》相似,但它的思想主題則不是傳統的“勸百諷一”。因此《三都賦》在後期大賦中具有重要地位。左思另有一篇抒情小賦《白賦》,語言樸實、行文幽默、感情含蓄,與《三都賦》完全不同。它采用頭髮與人對話的寓言體,尖銳地抨擊“靡不追榮,貴華賤枯”的社會現實。
  左思詩歌代表作品是《詠史》詩8首,見於《文選》。《詠史》自班固以來大抵是一詩詠一事,在客觀事實的復述中略見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詠史》錯綜史實,融會古今,連類引喻,“詠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見”(瀋德潛《古詩源》)。左思早年有着強烈的用世之心,自認才高志雄,“左眄澄江湘,右□定羌鬍”(第1首),希望有所作為。但是在門閥制度的壓抑下,他始終懷才不遇。在《詠史》詩第2首中,他以“鬱鬱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的藝術形象,深刻地揭露“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現象;在第7首中他藉詠古代賢士的坎坷遭遇,沉痛地指出:“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對扼殺人才的黑暗現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其筆鋒之尖銳,在兩晉南北朝是不多見的。《詠史》詩還藉詠古人,闡明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志嚮,聲稱:“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所以梁代評論傢鐘嶸說左思“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喻之致”(《詩品》)。
  把深刻的現實內容以巧妙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是《詠史》詩的基本特點。鐘嶸說左思“野於陸機”,這是囿於齊梁時尚的偏見,後世評論者多持異議。其實左思並非不“文”。他多用對偶句,但無呆滯之弊;他講究練字練句而不失自然;他祖述漢魏而不刻板仿古,落落寫來,自成大傢,像“振衣千仞□,濯足萬裏流”,“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等都是寫得很傳神的詩句。《詠史》詩語言樸實,感情充沛,氣勢雄健,雖然抒了內心的鬱悶苦惱,但沒有流露出沮喪頽廢的情調,一氣貫註的詩篇中回蕩着壯志不已的悲涼,很近於建安文學的慷慨任氣。所以明清之際王夫之曾說:“三國之降為西晉,文體大壞,古度古心,不絶於來茲者,非太衝其焉歸?”(《古詩選評》)左思《詠史》詩的這種風格被鐘嶸稱為“左思風力”。“左思風力”曾對陶淵明生過影響。左思所創造的“澗底鬆”這一藝術形象也被南朝範雲、初唐王勃藉用來抒懷才不遇的苦悶。
  左思另有《招隱》詩兩首,文筆流麗,其中“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很受後人贊賞。《嬌女詩》一首,語言樸素,感情真摯,對小女兒的疼愛之情躍然紙上。陶淵明的《責子》、杜甫的《北徵》、李商隱《驕兒詩》等,都受到它的一定影響。此外他還有《雜詩》一首,《悼離贈妹》詩二首。前者風格與《詠史》相近,後者是四言詩,典雅凝重。
貢獻者: 莹雪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