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 人物列錶
列子 Lie Zi(鄭國)姬友 Ji You(鄭國)姬掘突 Ji Juetu(鄭國)姫寤生 Zhen Wusheng(鄭國)
姬忽 Ji Hu(鄭國)姬突 Ji Tu(鄭國)姬踕 Ji Jie(鄭國)姬子蘭 Ji Zilan(鄭國)
姬子夷 Ji Ziyi(鄭國)姬子堅 Ji Zijian(鄭國)姬沸 Ji Fei(鄭國)姬睔 Ji Gun(鄭國)
姬惲 Ji Yun(鄭國)姬嘉 Ji Jia(鄭國)姬寧 Ji Ning(鄭國)姬躉 Ji Dun(鄭國)
姬勝 Ji Sheng(鄭國)姬易 Ji Yi(鄭國)姬醜 Ji Chou(鄭國)姬已 Ji Yi(鄭國)
姬駘 Ji Dai(鄭國)姬乙 Ji Yi(鄭國)鄭子亹 Zheng Zimen(鄭國)
列子
鄭國  战国前期
名: 列寇

道傢類 Taoism class《列子》

閱讀列子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國前期的道傢人物,鄭國人,與鄭繆公衕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誌》“道傢”部分錄有《列子》八捲,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可能是晉人所作,是東晉人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成的,晉張湛註釋並作序。
  
  《列子》又名《衝虛經》,是道傢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週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毎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中有我們較為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fū)者”、“歧路亡羊”等。
  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
  三年不齣,為其妻爨,
  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親。
  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
  紛而封哉,一以是終
  
  《列子》裏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學射》(《列子·說符》)、《紀昌學射》(《列子·湯問》)和《薛譚學謳》(《列子· 湯問》)三個故事分別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眞正的本領是從勤學苦練中得來的;知識技能是沒有盡頭的,不能衹學到一點就滿足了。又如《承蜩猶掇》(《列子·黃帝》)告訴我們,麯背老人捕蟬的如神技藝源於他的勤學苦練;還有情節更離奇的《妻不識夫》(《列子·湯問》)說明一個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思想
  
  列子的學說,劉嚮認為:“其學本於黃帝老子,號曰道傢。道傢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爾雅.釋詁》邢昺《疏》引《屍子.廣澤篇》及《呂氏春秋不二》說:“子列子貴虛”。《戰國策.韓策》有:“史疾為使楚,楚王問曰:‘客何與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 何貴?’曰:‘貴正’。”張湛《列子.序》認為:“其書大略明群有以至虛為宗,萬品以終滅為驗,神恵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為表,生覺與化夢等情。巨細不限一域,窮達無假智力,治身貴於肆仕,順性則所至皆適,水火可蹈。忘懷則無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蔵,故能勝物而不傷”。他因為窮而常常面有饑色,卻拒絶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還主張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修道
  
  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曾嚮關尹子問道,拝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髙子,得到他們的眞傳,而友伯昏無人。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禦風而行。《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逰八荒,立秋日就仮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蔵,故能勝物而不傷”。列子窮而面有饑色,但拒絶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 ”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亡!”他認為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列子思想上崇尚虛無飄渺,生前被稱作“有道之士”。古書中有他卸風而行的記載,這是他瀟灑的一面。然而現實中的列子則時常處於睏頓之中。《莊子》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
  但他窮得非常有骨氣。當鄭國大官員派人給他送來糧食時,他堅決地辭而不受。
  列子的來歷:列子也稱列禦寇,或稱列圄寇,是戰國時早期道傢代表人物之一。《歷世眞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他居住在鄭國四十年,無人知其是何人。《漢書》作者認為他生活的年代早於莊子,因此《莊子》書中記載了很多關於他的傳說 。
  修道: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曾嚮關尹子問道,拝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髙子,得到他們的眞傳,而友伯昏無人。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禦風而行。《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逰八荒,立秋日就仮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 ”。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蔵,故能勝物而不傷”。列子窮而面有饑色,但拒絶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 ”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亡!”他認為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
  著作與成仙:列子著書有舊本二十篇,多寓言。劉嚮去其重複,存者八篇,號曰道傢。道傢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務崇不兢,合於六經元號列子書曰衝虛至德眞經。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衝虛眞人”,宋宣和加封列子號為衝虛觀妙眞君。
  
  《列子》相傳戰國時鄭人列禦寇所作。原書已亡佚,現在流傳的本子是東晉張註的。這部分的內容豐富復雜,有消極無為、個人享樂的觀點,也有包含樸素唯物論和辨證的觀點。書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人有亡者》、《杞人憂天》、《齊人攫金》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