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人物列錶
貝奧武甫 Beowulf喬叟 Geoffrey Chaucer埃德蒙·斯賓塞 Edmund Spenser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瓊森 Ben Jonson米爾頓 John Milton
多恩 John Donne馬維爾 Andrew Marvell格雷 Thomas Gray
布萊剋 William Blake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薩繆爾·柯勒律治 Samuel Coleridge
司各特 Sir Walter Scott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雪萊 Percy Bysshe Shelley
濟慈 John Keats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勃朗寧夫人 Elizabeth Barret Browning
愛德華·菲茨傑拉德 Edward Fitzgerald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羅伯特·勃朗寧 Robert Browning
阿諾德 Matthew Arnold哈代 Thomas Hardy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勞倫斯 David Herbert Lawrence狄蘭·托馬斯 Dylan Thomas麥凱格 Norman Maccaig
麥剋林 Somhairle Mac Gill-Eain休斯 Ted Hughes拉金 Philip Larkin
彼得·瓊斯 Peter Jones邊沁 Jeremy Bentham哈羅德·品特 Harold Pinter
吉卜林 Joseph Rudyard Kipling愛恩·哈密爾頓 Ian Hamilton
阿諾德·湯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英國  (1889年四月14日1975年十月22日)
Arnold J. Toynbee
阿諾爾德·約瑟夫·湯因比
阿諾爾德·J·湯因比
籍貫: 倫敦

閱讀阿諾德·湯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阿诺尔德·J·汤因比

阿諾爾德·約瑟夫·湯因比CH(英語: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英國歷史學家。他的伯父是專門研究經濟發展史的歷史學家阿諾爾德·湯因比(1852-1883)。為了區分兩者,通常都稱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湯因比著述頗豐,其中以他十二鉅册的《歷史研究》為最輝煌。湯因比治史,一反國傢至上的觀念,主張文明纔是歷史的單位;他把世界歷史劃分為26種文明,並斷言,文明得以崛起的原因在於它在包含菁英領袖的少數創造者的領導下成功地應對了環境的挑戰。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

英國歷史學家 ,社會活動傢 。 文化形態史觀的倡導者之一。1889年4月14日生於倫敦,曾就讀溫切斯特學院(Winchester College)和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1911年畢業。其後加入雅典考古學院成為研究生,並前往希臘進行考古工作。回國後,成為母校的研究員,專門研究及教授希臘和羅馬的古代史。1975年10月22日卒於英格蘭約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湯因比在英國外交部政治情報司任職。1919年,作為英國政府代表團中的近東問題顧問,出席巴黎和會。1920年左右,他着手撰寫一部多捲本的《歷史研究》。1925年 ,湯因比受聘為倫敦大學國際關係史研究教授,同時兼任英國皇傢國際事務學會研究部主任。他擔任這兩個職務達30年之久。這期間,湯因比還負責主編英國皇傢國際事務學會的年刊《國際事務概覽》(1920~1946) 。1943~1946年 ,湯因比任英國外交部研究司司長。被英國政府倚為智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又作為英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1946年的巴黎和會。1919—1955年,湯因比長期擔任英國倫敦大學教授,並多次參加政治和社會活動。他的一生著述很多,但全面反映他歷史觀點並使他成名的是一套12捲本的巨著《歷史研究》。這部書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著作。
1914年阿諾德。湯因比萌發了撰寫《歷史研究》的衝動,此時他正在牛津大學一邊攻讀研究生課程,一邊擔任講授古希臘歷史的教學工作。1914年8月,他在牛津大學講授古典希臘歷史時,突然腦子裏靈光一現,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給了他一個直到近60年後仍未擺脫的震撼──為這世界分崩離析、各國間血腥戰爭而震撼。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拉開序幕,隨後的兩年間,湯因比在學校中的朋友同事竟有半數死於戰爭。與此同時,他所生活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歷史變革。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我生於1889年,親眼目睹歷史從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升平的氣氛中度過的。1914年8月之前,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和平竟會毀於一旦,1918年一次大戰停戰之日,我也萬萬沒想到此生還會遇上一次世界大戰。”
在《歷史研究》一書的開頭,湯因比就尖銳指出,以往歷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國傢作為歷史研究的一般範圍,這大大限製了歷史學家的眼界。事實上,歐洲沒有一個民族國傢能夠獨立地說明自身的歷史問題。因此,應該把歷史現象放到更大的範圍內加以比較和考察,這種更大的範圍就是文明。文明是具有一定時間和空間聯繫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時包括幾個同樣類型的國傢。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其中文化構成一個文明社會的精髓。每一個文明或者是“母體”,或者是“子體”,或者既是母體又是子體。但這種文明之間的歷史繼承性並不排斥它們之間的可比性。所有文明社會在哲學上又是等價的。


Arnold Joseph Toynbee CH FBA (/ˈtɔɪnbi/; 14 April 1889 – 22 October 1975) was a British historian, a philosopher of history, an author of numerous books and a research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King's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Toynbee in the 1918–1950 period was a leading specialist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12-volume A Study of History (1934–1961). With his prodigious output of papers, articles, speeches and presentations, and numerous books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Toynbee was a widely read and discussed scholar in the 1940s and 1950s. However, by the 1960s his magnum opus had fallen out of favour among mainstream historians and his vast readership had faded.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