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人物列錶
劉辰 Liu Chen(明代)陸容 Liu Rong(明代)王鏊 Wang Ao(明代)
李東陽 Li Dongyang(明代)徐禎卿 Xu Zhenqing(明代)蹇義 Jian Yi(明代)
葉嚮高 She Xianggao(明代)宋濂 Song Lian(明代)張大齡 Zhang Daling(明代)
馬文升 Ma Wensheng(明代)焦竑 Jiao Hong(明代)席書 Xi Shu(明代)
朱傢相 Zhu Guxiang(明代)高舉 Gao Ju(明代)田汝成 Tian Rucheng(明代)
王秀楚 Wang Xiuchu(明代)佚名 Yi Ming(明代)祝允明 Zhou Yunming(明代)
張孚敬 Zhang Fujing(明代)王泌 Wang Bi(明代)劉定之 Liu Dingzhi(明代)
陳沂 Chen Yi(明代)金幼孜 Jin Youzi(明代)楊瑄 Yang Xuan(明代)
鄧士竜 Deng Shilong(明代)劉玉 Liu Yu(明代)楊循吉 Yang Xunji(明代)
陸釴 Liu Yi(明代)楊榮 Yang Rong(明代)錢澄之 Qian Chengzhi(明代)
顧山貞 Gu Shanzhen(明代)王軾 Wang Shi(明代)馬愈 Ma Yu(明代)
陳鼐 Chen Nai(明代)韓邦奇 Han Bangji(明代)蘇祐 Su You(明代)
陳貞慧 Chen Zhenhui(明代)袁彬 Yuan Bin(明代)尹直 Yin Zhi(明代)
伍餘福 Wu Yufu(明代)孫允中 Sun Yunzhong(明代)皇甫錄 Huangfu Lu(明代)
賀欽 He Qin(明代)姚福 Yao Fu(明代)許進 Xu Jin(明代)
丘瀎 Qiu Jun(明代)孔邇述 Kong Ershu(明代)戴冠 Dai Guan(明代)
蔣一葵 Jiang Yikui(明代)張瓚 Zhang Zan(明代)陸深 Liu Shen(明代)
楊銘 Yang Ming(明代)瀋德符 Shen Defu(明代)彭時 Peng Shi(明代)
薑南 Jiang Na(明代)陳侃 Chen Kan(明代)高澄 Gao Cheng(明代)
夏子陽 Xia Ziyang(明代)蕭崇業 Xiao Chongye(明代)薑清 Jiang Qing(明代)
洪楩
明代  (?1545年)

話本小說 script for story-telling (in Song and Yuan folk literature) novel《清平山堂話本》

閱讀洪楩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字子美,明代錢塘西溪人(今屬余杭區五常)。曾官詹事府主簿。其祖父洪鐘,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其父洪澄,正德五年(1510年)舉人,官至中書捨人,翰林院侍製。他繼承先祖書香門第的遺業,在其祖父洪鐘“兩峰書院”的基礎上,購書藏書,擴大規模,在杭州城南的仁孝坊(俗稱清平巷)構築了“清平山堂”。後成為明嘉靖年間杭州著名的書坊。洪楩除了藏書,還專事校刊,其校刊大都為宋元古籍,既精且多,深受讀者珍愛。洪楩在“清平山堂”刊刻的書捲主要有:《唐詩紀事》八十一捲,宋計有功撰,清平山堂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刊本。《新編分類夷堅志》五十一捲,宋洪邁撰,嘉靖二十五年刊本。《醫藥攝生類八種》不分捲,洪楩輯,嘉靖二十五年刊本。《六臣註文選》六十捲,梁蕭統撰,唐李善等註,嘉靖二十八年刊本。《蓉塘詩話》二十捲,明薑南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刊本。《路史》四十捲,宋羅泌撰,嘉靖間刊本。《清平山堂話本》嘉靖間刊本,收宋、元、明話本小說共六十篇(故又稱《六十傢小說》)。所收話本,以宋、元話本為主,部分為明嘉靖以前的話本。宋、元話本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白話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明清小說的繁榮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並對後代的小說、戲麯具有深遠影響。宋、元話本到了明中葉,多數已經散失,洪楩的《清平山堂話本》是現在所知保存宋、元話本最多的一部小說。此小說現存二十七篇,保存了宋人話本十三篇、元人話本六篇、明人話本八篇,“天一閣”有殘本收藏。例如,其中所收的宋人話本《西湖三塔記》,記載了宋代杭州的民間傳說,與後世流傳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互有影響和補充;《合同文字記》是最早民間流傳的包公斷案的故事;在《陳巡檢梅嶺失妻記》一篇中,首次出現了猴精“齊天大聖”的形象,對明代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有極大影響。至於《董永遇仙記》,後世的戲麯、傳奇都以它為藍本。清平山堂刊書重視書藉的刊刻質量,精於校刊,註重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洪楩所刊刻的《路史》、《文選》,當時的文學家田汝成作序稱其“得宋本重刊,校精緻,逾於他刻,且文雅有足稱者。”清末杭州藏書刻書傢丁丙對洪楩的刻書評價甚高:“餘事校刊,既精且多。”是世所公認的精刻本。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