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aham Maslow | |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 |
馬斯洛 | |
閱讀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
生平
早年生活
馬斯洛出生與成長於美國紐約布魯剋林,是7個小孩中的老大,並曾經被一位心理學家歸類為“精神狀態不穩定”的人。他的父母是俄羅斯猶太人移民的第一代,於20世紀早期因沙皇迫害而流亡至美國。他們决定住在紐約多民族工人階級的社區。他的父母貧窮,智力不高,但非常重視教育。對於馬斯洛而言,是一個非常艱睏的時期,因為他從他的教師與周圍的鄰居,感受到了反猶太主義的氛圍。他曾遭遇到許多反猶太團體的追趕與嚮他丟擲石塊。馬斯洛與其他與他同樣背景下的青少年,都在努力剋服種族主義與種族偏見的行為,並期待能建立一個以普及教育與貨幣正義為基礎的理想世界。他所屬家庭的外在壓力,也影響了家庭的生活,他甚少與他的母親在一塊,並最終發展成對他的母親反感。他曾經說:“我對她反感的原因不僅僅是她的外表,還有她的價值觀與對世界的看法、她的吝嗇、她總是自私、她缺乏愛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即使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她的自戀、她對黑人的偏見、她剝削每一個人、她會假設不同意她的人都是錯的、她缺乏朋友、她草率且骯髒……”他在成長期間,也會和幾位非常少的朋友相處,比起他的表兄弟威爾還多,結果就是“……(他)在圖書館與許多書本當中長大。”他在這些書本間,發展他對閱讀與學習的愛。他曾經到布魯剋林最頂尖的男子高中就學過。這時,他擔任了許多學術社團的幹部,並且成為一位拉丁文雜志的編輯。他也編輯過學校的物理學期刊《Principia》,為期一年。他發展的其他長纔還包括:
大學與學院時期
馬斯洛在中學畢業後,進入紐約市立學院。1926年,他除了大學本身的課業之外,還另外去上了法律學課程。他討厭這樣的生活,幾乎想要立刻放棄。1927年,他轉學到康乃爾大學,但在進入一學期後,就因為成績低迷與高額花費而離開。最後他從紐約市立學院畢業,進入威斯康辛大學開始研究所的課業,主修心理學。1928年,他與他的第一代表妹貝莎(Bertha,1909年)結婚,當時她還衹是高中學生,且他們是在布魯剋林時期認識的。馬斯洛在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訓練,全然是實驗行為主義。他主要進行一係列關於靈長類的支配行為與性行為。馬斯洛在早期的行為主義實驗,帶給他強烈的實證主義思維。在鬍塞·卡森(Hulsey Cason)教授的指導下,馬斯洛著作了“學習、保留與口語素材的再現”(learning, reten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verbal material)的碩士論文。馬斯洛認為這個研究是個非常尷尬的瑣事,但他於1931年夏天完成論文,並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他對於該論文非常丟臉,因此他將這篇論文從心理學圖書館中拿走,並撕毀列有此論文的分類表。然而,卡森教授對此研究非常推崇,促使馬斯洛將此論文發表。1934年,馬斯洛的論文以兩篇期刊文章的形式被發表出來。
學術生涯
他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繼續與研究所時期相似主題的研究。那時他遇上了另外一位良師益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其中一位早期同事。1937年至1951年,馬斯洛是布魯剋林學院的教授。他的家庭生活和他的經歷,影響了他的心理學想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斯洛開始質疑心理學家用來做出結論的方法,且儘管他並沒有完全反對當時的方法,但已經有他自己如何理解人類心智的想法。他稱呼他的新學科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當美國於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馬斯洛已經是有2個小孩的33歲父親了。因此他無法加入軍隊服務。然而,戰爭的恐怖反而對他産生了和平的願景,並使他産生出開創性的心理學學說,也就是自我實現。這些研究起於兩位導師,人類學露絲·班乃狄剋與完形心理學馬剋思·韋特海默,馬斯洛不論在工作與私底下都推崇這兩個人。馬斯洛認為這兩位學者完善了這兩個領域,而且這兩位學者也是“完美的人類”,因此他開始留意他們與他們的習性。而這就是他畢生關於心理健康與人類潛能研究與思想的基礎。他大量對此主題進行著作,也藉用了其他心理學家的思想,但針對這些思想進行顯著地增補,特別是在需求層次、後設需求、後設動機、自我實現以及高峰經驗。1951年至1969年,馬斯洛為布蘭戴斯大學教授,之後他成為加利福尼亞州勞剋林研究所(Laughlin Institute)的訪問學人。1967年,馬斯洛得到幾乎致命的心髒病,知道他的時間所剩不多了。馬斯洛認為他自己將會成為一位心理學先驅者。他透過點亮不同思考的路徑,來驅動未來的心理學家。他建立一個框架,允許之後其他心理學家能夠添加更多資訊。馬斯洛一直相信領導應該不是幹預;因此,他於1963年婉拒被提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會的會長,因為他感覺這個組織應該在沒有領導者下,發展成一個思潮運動。
逝世
馬斯洛在慢跑的時候,得了嚴重的心髒病,並於1970年6月8日,過世於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剋,享年62歲。
自我實現的人本主義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等級是研究組織激勵時應用得最廣泛的理論。馬斯洛把需要分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成就的需要五類,依次從較低層級到較高層級。
金字塔從最低層到最高層,需要的等級如下:(為後來增加的需要)
-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愛與歸屬的需要
- 受尊重的需要
- 自我成就的需要
- 超越個人或靈性的需要(為1969年提出的Z理論)
亦有七個層級的版本,從低到高分別是:
- 生理上的需要
- 安全需要
- 隸屬與愛的需要
- 自尊需要
- 求知需要
- 審美需要
- 自我實現需要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
對性、食物、水、空氣及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上的需要,這類需要的層級最低,人員在轉嚮較高層級的需要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要。一個人在饑餓時不會對其他任何事物感興趣,他的主要動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人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s)
安全需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一樣,在安全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員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要。對許多人員而言,安全需要表現為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及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要激勵的人,在評估職業時,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要滿足的保障。如果管理者認為對人員來說安全需要最重要,他們就在管理上着重利用這種需要,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人員不致失業。如果人員對安全需要非常強烈時,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就不應標新立異,並應該避免或反對冒險,而人員將循規蹈距的完成工作。
社交(愛與歸屬)需要
社交需要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要。當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後,社交需要就會突顯出來,進而産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級是與前二層級截然不同的另一層級。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人員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産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當社交需要成為主要的激勵源時,工作被人員視為尋找和建立溫馨和諧人際關係的機會,能夠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的職業會受到重視。管理者感到下屬努力追求滿足這類需要時,通常會采取支持與贊許的態度,十分強調能為共事的人所接受,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業務活動,並且遵從集體行為規範。
受尊重的需要(esteem)
尊重需要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別人按照他們的實際形象來接受他們,並認為他們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們關心的是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這是由於別人認識到他們的才能而得到的。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同時就其內心因對自己價值的滿足而充滿自信。不能滿足這類需要,就會使他們感到沮喪。如果別人給予的榮譽不是根據其真纔實學,而是徒有虛名,也會對他們的心理構成威脅。在激勵人員時應特別註意有尊重需要的管理者,應采取公開奬勵和表揚的方式。佈置工作要特別強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頒發榮譽奬章、在公司的刊物上發表表揚文章、公佈優秀員工光榮榜等方法都可以提高人員們對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成就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實現需要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要滿足這種盡量發揮自己才能的需要,他應該已在某個時刻部分的滿足了其他的需要。當然自我實現的人可能過分關註這種最高層級的需要的滿足,以致於自覺或不自覺的放棄滿足較低層級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占支配地位的人,會受到激勵在工作中運用最富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技巧。重視這種需要的管理者會認識到,無論哪種工作都可以進行創新,創造性並非管理者獨有,而是每個人都期望擁有的。為了使工作有意義,強調自我實現的管理者,會在設計工作時考慮運用適應復雜情況的策略,會給身懷絶技的人委派特別任務以施展才華,或者在設計工作程序和製定執行計劃時為人員群體留有餘地。馬斯洛在研究這一層級的人類需要時,采用了21位成功人士的自傳和文稿,通過研究這些文字作品來得到作者本人的需要特徵。但是這種研究方式嚴重受限於作者本人的性情和偏見,缺乏客觀的數據支持,因此馬斯洛在自我實現需要這一層級結論不應該被科學界無條件的接受。
人本主義心理學
馬斯洛的想法和理念都是完全出於他自己的思想。大多數在他之前的心理學家也都一直關註畸形病人以及精神病人。他呼籲人們發現他們的基本需要在處理更高的需求和最終自我實現。他想知道什麽是積極的精神健康。人本主義心理學産生了幾種不同的療法,所有的思想指導下,人們擁有了內部資源的生長和愈合和點治療,幫助消除障礙個人實現他們。其中最著名的是卡爾·羅傑斯以客戶為中心的治療體係。
馬斯洛與托尼薩蒂奇共同創辦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期刊》,第一期出版於1961年春天。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很簡單:
- 對個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當下的狀態。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強調“此時”、“此地”,而非通過審視過去來預測未來;
- 為實現精神健康,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結果是好是壞;
- 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存在價值,任何負面的行為都無法抹殺作為人的價值;
- 生命的最終目標在於自我成長和自我理解,衹有不斷完善、理解自我才能讓人獲得真正的快樂。
馬斯洛的鐵錘
馬斯洛的另一個最知名的名詞稱為馬斯洛的鐵錘,他於1966年出版的《科學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中有句名言:“當你衹有鐵錘時,這世界就衹剩下釘子。”
爭議和批判
馬斯洛的理論,像所有其他的理論是有爭議的,有其短處和長處。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針對人所看到積極的和善良的人性與自由意志。這一理論明確對比佛洛伊德的生物進化論的理論,它關註人類行為和心理是密切相關的先前的事件或行動的人。另一個重要的一點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適用於許多其他學派的思想,例如,治療師有時運用這一理論,在會話與病人積極性的語氣鼓勵抑鬱癥患者。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也廣泛應用於許多學科的學習,如金融、經濟學或甚至在歷史或犯罪學。
馬斯洛的理論還缺乏幾方面,如開發治療的具體問題。這個理論被似乎無法對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適用,有一些人不相信人心本是善良,生活的根本意義是美好的。
著作
- 綜合著作
- 人類動機理論 (1943年,載於心理評論, 50, 370-396. 在綫可用)
- 動機與人格 (1954年初版,1970年再版)
- Eupsychian 管理 (1965年)
- 走嚮存在的心理學 (1968年)
- 人性能達的境界 (1971年)
參見
參考資料
- ^ Assagioli Roberto. Act of Will. New York: Synthesis Center Press, 2010. Print.
- ^ Dr. Abraham Maslow, Founder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s. 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70[2010-09-26].
Dr. Abraham Maslow,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Waltham, Mass., and founder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d of a heart attack. He was 62 years old.
- ^ Hoffmann (1988), p. 109.
- ^ Boeree, C. Abraham Maslow. Webspace.ship.edu. 2006 [2012-10-21].
- ^ 5.05.1 5.2 Hoffman, E. Abraham Maslow: A Biographer's Reflection (PDF).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8(4), 439-443. 2008 [December 4, 2011].
- ^ Hoffmann (1988), p. 9.
- ^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October 2008), 48 (4), pg. 439-443
- ^ Hoffmann (1988), p. 11.
- ^ Hoffmann (1988), p. 12
- ^ Hoffmann (1988), p. 13.
- ^ Nicholson, Ian. Giving up maleness: Abraham Maslow, masculinity, and the boundaries of psychology 4 (1): 79–91. February 2001 [1 December 2011]. doi:10.1037/1093-4510.4.1.79.[失效鏈接]
- ^ Hoffmann (1988), p. 30.
- ^ Hoffmann (1988), p. 40.
- ^ Hoffmann (1988), p. 39.
- ^ Hoffmann (1988), p. 44.
- ^ Hoffmann (1988), p. 45.
- ^ Berger (1983), p. 42.
- ^ Edward Hoffman. Abraham Maslow: a biographer's reflection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8, 48(4): 439–443. doi:10.1177/0022167808320534.
- ^ Thoreau, H. (1962). Thoreau: Walden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Bantam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54)
- ^ Miles Vich. Maslow's leadership legac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8, 48 (4): 444–445. doi:10.1177/0022167808320540.
- ^ 存檔副本. [2015-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0).
- ^ Dr. Abraham Maslow, Founder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s. 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70[2010-09-26].
Dr. Abraham Maslow,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Waltham, Mass., and founder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d of a heart attack. He was 62 years old.
- ^
- ^ Abraham H. Maslow.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1966: 15.
- ^ 存檔副本. [2012-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4).
- Berger, Kathleen Stassen. The Developing Person through the Life Span. 1983.
- Goble, F. The Third Force: The Psychology of Abraham Maslow. Richmond, CA: Maurice Bassett Publishing. 1970.
- Goud, N. Abraham maslow: A personal statement.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8(4), 448-451. 2008. doi:10.1177/0022167808320535.
- Hoffman, Edward. The Right to be Human: A Biography of Abraham Maslow.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8.
- Hoffman, E., Abraham Maslow: A Brief Reminiscence. I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Fall 2008 vol. 48 no. 4 443-444, New York: McGraw-Hill, 1999
- Rennie, David. Two Thoughts on Abraham Maslow.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8(4), 445-448. 2008. doi:10.1177/0022167808320537.
- Sommers, Christina Hoff; Satel, Sally. One Nation Under Therapy: How the Helping Culture is Eroding Self-reliance. McMillian. 2006. ISBN 0-312-30444-7.
進階閱讀
- Cooke B, Mills A and Kelley E in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05) Vol.Situating Maslow in Cold War America, 30, No. 2, 129-152
- Roy Jose DeCarvalho, The 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 Edward Hoffman, The Right to Be Human McGraw-Hill 1999 ISBN 978-0-07-134267-4
- Wahba, M.A. & Bridwell, L. G. (1976). Maslow Reconsider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Need Hierarchy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5, 212-240
- Wilson, Colin (1972) New Pathways in Psychology: Maslow and the post-Freudian revolution. London: Victor Gollancz (ISBN 978-0-575-01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