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錶
歐陽修 Ouyang Xiu(宋代)呂本中 Lv Benzhong(宋代)宋祁 Song Qi(宋代)
孫光憲 Sun Guangxian(宋代)司馬光 Sima Guang(宋代)李綱 Li Gang(宋代)
洪皓 Hong Hao(宋代)曹勳 Cao Xun(宋代)康與之 Kang Yuzhi(宋代)
唐庚 Tang Geng(宋代)曾慥 Zeng Zao(宋代)王禹稱 Wang Yucheng(宋代)
劉敞 Liu Chang(宋代)蘇轍 Su Zhe(宋代)嶽珂 Yue Ke(宋代)
葉隆禮 She Longli(宋代)華嶽 Hua Yue(宋代)包拯 Bao Zheng(宋代)
陳世崇 Chen Shichong(宋代)蹇駒 Jian Ju(宋代)江休復 Jiang Xiufu(宋代)
李燾 Li Dao(宋代)李昉 Li Fang(宋代)劉延世 Liu Yanshi(宋代)
施德操 Shi Decao(宋代)釋文瑩 Shi Wenying(宋代)田況 Tian Kuang(宋代)
王鞏 Wang Gong(宋代)王明清 Wang Mingqing(宋代)王溥 Wang Pu(宋代)
葉紹翁 She Shaoweng(宋代)佚名 Yi Ming(宋代)張洎 Zhang Ji(宋代)
張齊賢 Zhang Jixian(宋代)鄭文寶 Zheng Wenbao(宋代)王闢之 Wang Bizhi(宋代)
吳處厚 Wu Chuhou(宋代)錢易 Qian Yi(宋代)裴駰 Pei Yin(宋代)
周羽翀 Zhou Yuchong(宋代)竜袞 Long Gun(宋代)範坰 Fan Jiong(宋代)
林禹 Lin Yu(宋代)陶嶽 Tao Yue(宋代)張預 Zhang Yu(宋代)
李攸 Li You(宋代)楊仲良 Yang Zhongliang(宋代)黃休復 Huang Xiufu(宋代)
王君玉 Wang Junyu(宋代)張知甫 Zhang Zhifu(宋代)錢世昭 Qian Shizhao(宋代)
曾敏行 Ceng Minhang(宋代)調露子 Diao Louzi(宋代)趙汝礪 Zhao Ruli(宋代)
韋承 Wei Cheng(宋代)尹沫 Yin Mo(宋代)董弅 Dong Fen(宋代)
王稱 Wang Chen(宋代)葉釐 She Li(宋代)確庵 Que An(宋代)
韓駒
宋代  北宋(1086年1135年)

詩歌評論 poetry comment《陵陽先生室中語》
詩詞《念奴嬌(月) Stories of Diana》   

閱讀韓駒在诗海的作品!!!
  北宋末南宋初詩人。字子蒼,號牟陽,學者稱他陵陽先生。陵陽仙井(今四川井研)人。嘗在許下從蘇轍學。徽宗政和初,因獻頌得官,召試捨人院,賜進士出身,任秘書省正字。當時正值禁止"元□黨人"之學,不久即因學蘇轍而被貶官監華州(今陝西華縣)蒲城縣市易務。後知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又召為著作郎。宣和五年(1123)被任命為秘書少監,次年升中書捨人兼修國史。高宗紹興元年(1131),知江州(今江西九江)。紹興五年,在撫州去世。
  韓駒早年的詩,蘇轍稱為似儲光羲,他因此得名。後來的詩,劉剋莊說他"有磨淬剪裁之功,終身改竄不已,有已寫寄人數年,而追取更易一兩字者,故所作少而善"(《後村先生大全集》捲九十五)。韓駒生活於動亂之際,有的詩作流露出舊京之思,如《送子文待製歸蜀》、《次韻吉父曾園梅花》等,感情較為真摯深沉。他善於用典,很少堆砌,如《夜泊寧陵》、《登赤壁磯》、《送張右丞赴召》等都是鍛造精練的作品。他的詩"密慄以幽,意味老淡,直欲別作一傢。紫微(呂本中)引之入江西派,駒不樂也"(《宋詩鈔·陵陽詩鈔》)。
  著有《陵陽先生詩》4,有宣統庚戌(1910)姚埭瀋氏《江西詩派韓饒二集》本。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另外,韓駒也是上述一群詩人中比較有名的一個。他曾受到蘇軾的賞識,後來又結
  識了黃庭堅。韓駒的詩學見解與黃庭堅很相近,也講究使事用典,並對寫成的詩反復修
  改,衹是他的技巧比其他人更圓熟些,用古人的故事,語言比較自然貼切,較少“生吞
  活剝”的痕跡。所以,他對呂本中把自己列入江西詩派很有些不滿。對於韓駒詩琢磨精
  巧的特點,有人贊賞,也有人批評,像張基就說他的名句“倦鵲繞枝翻凍影,徵鴻摩
  月墮孤音”(《和李上捨鼕日書事》)失於“太工”(《墨莊漫錄》)。
    北宋末年,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自黃庭堅以下,列陳師道等二十五人
  “以為法嗣”,於是文壇上有了“江西詩派”這個名稱(其實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不是
  江西人,稱“江西詩派”主要是因黃庭堅的關係)。這一詩人群體具有前代所沒有的較
  為嚴格的宗派色彩,因為他們不僅在詩學觀點和寫作風格上大體一致,而且多數成員確
  實相互聯繫切磋,並産生了重大影響。到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又提出所謂“一
  祖三宗”之說,即把杜甫算作這一派的祖師,而把黃庭堅、陳師道和在南宋仍有許多活
  動的陳與義算作三大宗師。
    這是很牽強的說法。這一派真正的祖師還是黃庭堅,陳師道難以和他並列,而陳與
  義與江西詩派並不很相似。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