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人物列錶
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勞倫斯 David Herbert Lawrence
多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喬納森 Jonathan約翰·曼 John Man
尼古拉斯·科茲洛夫 Nikolas Kozloff韋恩·魯尼 Wayne Rooney
喬治·奧威爾 George Orwell卡洛琳·李 Caroline Lee
奧維達 Ovida約翰·奧特維·布蘭德 J. O. Bland
埃特蒙德·白剋浩斯 E. Backhouse弗裏達·勞倫斯 Frieda Lawrence
艾伯特·阿剋塞爾 Albert Axell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 Margaret Hilda Thatcher
呂貝卡·泰尼爾 Rebecca Tyrrel伊恩·勞埃德 Ian Lloyd
保羅·伯勒爾 Paul Burrell阿加莎·剋裏斯蒂 Agatha Christie
安妮·勃朗特 Anne Bronte阿諾德·本涅特 Arnold Bennett
安東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查爾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柯南道爾 Arthur Conan Doyle
丹尼爾·笛福 Daniel Defoe達夫妮·杜穆裏埃 Daphne du Maurier
伏尼契 Ethel Lilian Voynich愛德華·摩根·福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
約翰·高爾斯華綏 John Galsworthy喬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Herbert George Wells阿道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喬安·羅琳 Joanne Rowling簡·奧斯丁 Jane Austen
約翰·福爾斯 John Fowles劉易斯·卡羅爾 Lewis Carroll
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彼得·梅爾 Peter Mayle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薩剋雷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托馬斯·哈代 Thomas Hardy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弗吉尼亞·伍爾夫 Adeline Virginia Woolf瓦爾特·司各特 Walter Scott
希區柯剋 Alfred Hitchcock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伊恩·弗萊明 Ian Fleming約翰·加德納 John Edmund Gardner
琳達·戴維斯 Linda Davis邁剋爾·裏德帕思 Michael Ridpath
邁剋爾·科迪 Michael Cordy肯·福萊特 Ken Follett
彼得·賴特 Peter Wright巴巴拉·卡特蘭 Barbara Cartland
傑剋·希金斯 Jack Higgins蘇珊·希爾 Susan Hill
戴維·洛奇 David Lodge查爾斯·裏德 Charles Reade
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
英國 漢諾威王朝  (1818年七月30日1848年十二月19日)
Emily Jane Brontë

外國經典 outland bible《呼嘯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詩詞《詩選 anthology》   

閱讀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在诗海的作品!!!
Emily Jane Brontë
曾與姐妹合出國一本詩集。直到本世紀她纔被公認為英國三大女詩人之一。

勃朗待,E.(1818~1848)英國女作傢。她的祖先是凱爾特人和摩爾人的後代,所以從情感上更親近蘇格蘭人。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出生於貧苦的牧師之傢,曾在生活條件惡劣的寄宿學校求學,也曾隨姐姐去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學習法語、德語和法國文學,準備將來自辦學校,但未如願。艾米莉性格內嚮,嫻靜文雅,從童年時代起就酷愛寫詩。1846年,她們三姐妹曾自費出過一本詩集。《呼嘯山莊》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說,發表於1847年12月。她們三姐妹的三部小說——夏洛蒂的《簡·愛》、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和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問世的。除《呼嘯山莊》外,艾米莉還創作了193首詩,被認為是英國一位天才的女作傢。

關於《呼嘯山莊》(“WutheringHeights”)

《呼嘯山莊》(“WutheringHeights”)的作者是英國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和小說傢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這位女作傢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間。應該說,她首先是個詩人,寫過一些極為深沉的抒情詩,包括敘事詩和短詩,有的已被選入英國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中二十二位第一流的詩人的詩選內。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她與《簡·愛》(“JaneEyre”)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D,1816—1855),和她們的小妹妹——《愛格尼斯•格雷》(“AgnesGrey”)的作者安•勃朗特(AnneBronteD,1820—1849)號稱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國十九世紀文壇上煥發異彩。特別是《簡·愛》和《呼嘯山莊》,猶如一對顆粒不大卻光彩奪目的貓兒眼寶石,世人在瀏覽十九世紀英國文學遺産時,不能不驚異地發現這是稀世珍物,而其中之一顆更是如此令人留戀贊嘆,人們不禁惋惜這一位才華洋溢的姑娘,如果不是過早地逝世,將會留下多少璀璨的篇章來養育讀者的心靈!

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三十年間正是英國社會動蕩的時代。資本主義正在發展並越來越暴露它內在的缺陷;勞資之間矛盾尖銳化;失業工人的貧睏;大量的童工被殘酷地折磨至死(這從同時期的英國著名女詩人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寧①的長詩《孩子們的哭聲》,可以看到一些概貌)。再加上英國政府對民主改革鬥爭和工人運動采取高壓手段:如一八一九年的彼得路大屠殺就是一個例子。因此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也有所反映。我們的女作傢艾米莉•勃朗特就是誕生在這樣鬥爭的年代!她生在一個牧師家庭裏,父親名叫佩特裏剋•勃朗特(1777—1861),原是個愛爾蘭教士,一八一二年娶英國西南部康瓦耳郡(Cornwall)人瑪麗亞•勃蘭威爾為妻,膝下六個兒女。大女兒瑪麗亞(1814),二女兒伊莉莎白(1815),三女兒夏洛蒂(1816),獨子勃蘭威爾(1817),下邊就是艾米莉(1818)和安(1820)。後面四個都生在位於約剋郡曠野的桑頓村②,勃朗特先生便在這一教區任牧師職。一八二○年全家搬到豪渥斯地區,在曠野的一處偏僻的角落安了傢。她們三姊妹就在這個地方度過了一生。

一八二七年她們的母親逝世,姨母從康瓦耳群來照顧家庭。三年後,以瑪麗亞為首的四姊妹進寄宿學校讀書。由於生活條件太差,瑪麗亞與伊莉莎白患肺結核夭折,夏洛蒂與艾米莉幸存,自此在傢與兄弟勃蘭威爾一起自學。這個家庭一嚮離群索居,四個兄弟姊妹便常以讀書、寫作詩歌,及杜撰傳奇故事來打發寂寞的時光。夏洛蒂和勃蘭威爾以想象的安格裏阿王朝為中心來寫小說,而艾米莉和小妹安則創造了一個她們稱為岡多爾的太平洋島嶼來杜撰故事。

她們的傢雖然臨近豪渥斯工業區,然而這所住宅恰好位於城鎮與荒野之間。艾米莉經常和她的姊妹們到西邊的曠野地裏散步。因此一方面勃朗特姊妹看到了城鎮中正在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曠野氣氛的感染。特別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雖不懂政治,卻十分關心政治。三姊妹常常看自由黨或保守黨的期刊,喜歡議論政治,這當然是受了她們父親的影響。佩特裏剋•勃朗特是個比較激進的保守黨人,早年反對過路德運動③,後來也幫助豪渥斯工人,支持他們的罷工。艾米莉和她的姊妹繼承了他的正義感,同情手工業工人的反抗和鬥爭。這就為《呼嘯山莊》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這個家庭收入很少,經濟相當拮据。三姊妹不得不經常出外謀生,以教書或做家庭教師來貼補傢用,幾年來歷受艱辛挫折。夏洛蒂曾打算她們自己開設一所學校,她和艾米莉因此到布魯塞爾學習了一年,隨後因夏洛蒂失戀而離開。一八四六年她們自己籌款以假名出版了一本詩集④,卻衹賣掉兩本。一八四七年,她們三姊妹的三本小說⑤終於出版,然而衹有《簡愛》獲得成功,得到了重視。《呼嘯山莊》的出版並不為當時讀者所理解,甚至她自己的姐姐夏洛蒂也無法理解艾米莉的思想。

一八四八年,她們唯一的兄弟勃蘭威爾由於長期酗酒、吸毒,也傳染了肺病,於九月死去,雖然這位家庭中的暴君之死對於這三姊妹也是一種解脫,然而,正如在夏洛蒂姊妹的書簡集中所說的:“過失與罪惡都已遺忘,剩下來的是憐憫和悲傷盤踞了心頭與記憶……”對勃蘭威爾的悼念縮短了艾米莉走嚮墳墓的路途,同年十二月艾米莉終於棄世。她們的小妹妹安也於第二年五月相繼死去,這時這個家庭最後的成員衹有夏洛蒂和她的老父了。

這一位後來纔馳名世界文壇的極有才華的年輕女作傢,當時就這樣抱憾地離開了衹能使她嘗到冷漠無情的人世間,默默地和她傢中僅餘的三位親人告別了!她曾在少女時期的一首詩中這樣寫道:

“我是唯一的人,命中註定 無人過問,也無人流淚哀悼; 自從我生下來,從未引起過 一綫憂慮,一個快樂的微笑。 在秘密的歡樂,秘密的眼淚中, 這個變化多端的生活就這樣滑過, 十八年後仍然無依無靠, 一如在我誕生那天同樣的寂寞。……”

她在同一首詩中最後慨嘆道:

“起初青春的希望被融化, 然後幻想的虹彩迅速退開; 於是經驗告訴我,說真理 决不會在人類的心胸中成長起來。……”

但是她很想振作起來,有所作為,卻已掙紮不起,這種痛苦的思想鬥爭和瀕於絶望的情緒,在她同一時期的詩句中也可以找到:

“然而如今當我希望過歌唱, 我的手指卻撥動了一根無音的弦; 而歌詞的疊句仍舊是 ‘不要再奮鬥了,’一切全是枉然。”

在英國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女作傢蓋斯凱爾夫人(1810—1865)的著名傳記《夏洛蒂•勃朗特傳》(“LifeofCharlotteBronteD”)⑥裏,有一段關於艾米莉•勃朗特彌留之際的描寫:

“十二月的一個星期二的早晨,她起來了,和往常一樣地穿戴梳洗,時不時地停頓一下,但還是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甚至還竭力拿起針綫活來。僕人們旁觀着,懂得那種窒人的急促的呼吸和眼神呆鈍當然是預示着什麽,然而她還繼續做她的事,夏洛蒂和安,雖然滿懷難言的恐懼,卻還抱有一綫極微弱的希望。……時至中午,艾米莉的情況更糟了:她衹能喘着說:‘如果你請大夫來,我現在要見他。’這時已經太遲了。兩點鐘左右她死去了。”

在夏洛蒂的書簡⑦中記下了不少在艾米莉去世後她的哀傷與感觸的文字,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艾米莉•勃朗特的一生就介紹到這裏。英國著名詩人及批評傢馬修•阿諾德⑧ (MatthewAmold,1822—1888),曾寫過一首詩叫做《豪渥斯墓園》,其中憑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詩句說,她的心靈中的非凡的熱情,強烈的情感、憂傷、大膽是自從拜倫死後無人可與之比擬的。

可以說,她這部唯一留下的小說之所以震撼了人們心靈也就為此。

關於《呼嘯山莊》這部書,在世界文壇上多年來每談及十九世紀西歐文學,必會涉及《呼嘯山莊》的探討。有不少著名評論傢及小說傢都曾有專文論述。如:英國著名女作傢弗吉尼亞•伍爾夫(ViginiaWoolf,1882—1941)⑨在一九一六年就寫過《〈簡愛〉與〈呼嘯山莊〉》一文。她將這兩本書作了一個比較。她寫道:

“當夏洛蒂寫作時,她以雄辯、光彩和熱情說‘我愛’,‘我恨’,‘我受苦’。她的經驗,雖然比較強烈,卻是和我們自己的經驗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嘯山莊》中沒有 ‘我’,沒有家庭女教師,沒有東傢。有愛,卻不是男女之愛。艾米莉被某些比較普遍的觀念所激勵,促使她創作的衝動並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損害。她朝着一個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書中把它拼湊起來。那種雄心壯志可以在全部小說中感覺得到——一種部分雖受到挫折,但卻具有宏偉信念的掙紮,通過她的人物的口中說出的不僅僅是‘我愛’或‘我恨’,卻是‘我們,全人類’和‘你們,永存的勢力……’這句話沒有說完。”

英國進步評論傢阿諾•凱特爾(ArnoldKettle)⑩在《英國小說引論》一書中第三部分論及十九世紀的小說時,也有專文為《呼嘯山莊》作了較長的評論,他總結說:

“《呼嘯山莊》以藝術的想象形式表達了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壓迫、緊張與矛盾衝突。這是一部毫無理想主義、毫無虛假的安慰,也沒有任何暗示說操縱他們的命運的力量非人類本身的鬥爭和行動所能及。對自然,荒野與暴風雨,星辰與季節的有力召喚是啓示生活本身真正的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呼嘯山莊》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裏,而且努力去改變它,有時順利,卻總是痛苦的,幾乎不斷遇到睏難,不斷犯錯誤。”

而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傢及創作傢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1985)⑾,在一九四八年應美國“大西洋”雜志請求嚮讀者介紹世界文學十部最佳小說時,他選了英國小說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嘯山莊》,他在長文中最後寫道:

“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說其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述出來。《呼嘯山莊》使我想起埃爾•格裏科⑿的那些偉大的繪畫中的一幅,在那幅畫上是一片烏雲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聲隆隆拖長了的憔悴的人影東歪西倒,被一種不是屬於塵世間的情緒弄得恍恍惚惚,他們屏息着。鉛色的天空掠過一道閃電,給這一情景加上最後一筆,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總之,《呼嘯山莊》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也有譽之為“最奇特的小說”的。但是正如阿諾德•凱特爾所說:“希刺剋厲夫的反抗是一種特殊的反抗,是那些在肉體上和精神上被這同一社會(指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的條件與社會關係貶低了的工人的反抗。希刺剋厲夫後來的確不再是個被剝削者,然而也的確正因為他采用了統治階級的標準(以一種甚至使統治階級本身也害怕的殘酷無情的手段),在他早期的反抗中和在他對凱瑟琳的愛情中所暗含的人性價值也就消失了。在凱瑟琳與希刺剋厲夫的關係中所包含的一切,在人類的需求和希望中所代表的一切,衹有通過被壓迫的積極反抗才能實現。”希刺剋厲夫與凱瑟琳的社會悲劇就在於凱瑟琳意識到他們的社會地位懸殊,卻幻想藉她所羨慕的林敦傢的富有來“幫助希刺剋厲夫高升”,使她哥哥“無權過問”。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從後來希刺剋厲夫再度出現時,林敦建議讓他坐在廚房而不必請到客廳裏坐,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就鑄成了大錯,她陷入自己親手編織的羅網。而在她已經答應嫁給林敦後分明還說:

“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剋厲夫的悲痛,而且我從一開始就註意並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別的一切都毀滅了,而他還留下來,我就能繼續活下去,如果別的一切都留下來,而他給消滅了,這個世界對於我將成為一個極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我對林敦的愛像是樹林中的葉子:我完全曉得,在鼕天改變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改變葉子。我對希刺剋厲夫的愛恰似下面的恆久不變的岩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並不多,可是這點愉快卻是必需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剋厲夫!他永遠永遠地在我心裏……”而這樣她竟背叛了她最愛的人,也就是背叛了自己,那麽她就衹能在自己編織的羅網中掙紮着死去,在死去以前,希刺剋厲夫悲憤地責備她:“你為什麽欺騙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慘、恥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給的一切打擊和痛苦都不能分開我們,而你,卻出於你自己的心意,這樣作了。”又說:“我愛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麽能夠愛他?”這就導致了希刺剋厲夫的悲劇——不惜用殘酷手段來進行報復。他被私有製社會所摒棄,卻仍舊用私有製社會的鬥爭手段來進行反抗。他沒有財産,卻掠奪了財産,自己成了莊園主;他自幼被辛德雷嘲弄、貶低、辱駡,被人降到一個鄉巴佬的僕人的地位,若幹年後他又反過來以其人之道嚮其子進行報復,結果他的勝利必然等於他自己精神上的失敗。當他發現林敦的女兒(也就是凱瑟琳的女兒)和辛德雷的兒子(也就是凱瑟琳的侄子)兩人的眼睛完全和凱瑟琳生前的眼睛一模一樣時,當他發現哈裏頓(辛德雷之子)仿佛就是他的青春的化身時,他再也不想擡起手來打他們了。他自己承認“這是一個很糟糕的結局”,他已不想報復,因為這樣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的復仇方式必然衹能走嚮寂寞與空虛!

無論如何,希刺剋厲夫就那個時代來說,是值得同情的人物,他的復仇是可以理解的。十幾年來,凱瑟琳的孤魂在曠野上彷徨哭泣,等待着希刺剋厲夫,終於希刺剋厲夫離開了人世,他們的靈魂不再孤獨,黑夜裏在曠野上,山岩底下散步……這當然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正如作者最後寫道:“我在那溫和的天空下面,在這三塊墓碑前留連,望着飛蛾在石南叢和蘭鈴花中撲飛,聽着柔風在草間飄動,我納悶有誰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靜的土地下面的長眠者竟會有並不平靜的睡眠。”《呼嘯山莊》中希刺剋厲夫與凱瑟琳這兩個主要人物在世界文學上給廣大讀者留下了難忘的深刻印象;他們那種不為世俗所壓服、忠貞不渝的愛情也正是對他們所處的被惡勢力所操縱的舊時代的一個頑強的反抗,儘管他們的反抗是消極無力的,但他們的愛情在作者的筆下卻終於戰勝了死亡,達到了升華境界。而這位才華洋溢的女作傢艾米莉•勃朗特便由於她這部唯一的作品,在英國十九世紀文壇的燦爛星群中永遠放出獨特的、閃着異彩的光輝!

註示:

①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寧(ElizabethBarrettBrowning,1806—1861)— —英國十九世紀維多利亞王朝時代著名女詩人,也是著名詩人羅伯特•勃朗寧(RobertBrowning,1812—1889)之妻。著有《葡萄牙十四行組詩》及多種詩選。

②桑頓村(Thornton)——英國北部約剋郡(Yorkshire)曠野上的一個村名。

③路德運動(Luddite)——這是1811—1813年的焚燒工廠,打毀機器的運動,從諾定昂織襪工人中擴張到各大城市。這是由於十九世紀初英國産業革命迅速發展,工廠制度嚴重剝削工人,工人生活惡化,引起了工人自發的反對機器的運動。據說工人路德是打毀自己的工作機的第一個人,故稱為路德運動。1812年國會宣佈以死刑對付搗毀機器者。1813年被鎮壓平息。

④詩集(“Poems”)——這本詩集是勃朗特三姊妹用假名在倫敦出版的。她們所用的假名是Currer,EllisandActonBell。

⑤三本小說——即《簡愛》,作為CurrerBell編的一本自傳;《呼嘯山莊》:作為 EllisBell寫的小說;以及《愛格尼斯•格雷》則是ActonBell所寫的小說。

⑥蓋斯凱爾夫人(Mrs.ElizabethGleghornGaskell,1810—1865)——英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傢,著有《瑪麗•巴登》等。1850年與夏洛蒂•勃朗特相識,成為摯友,1857年,夏洛蒂逝世兩年後,她寫了這本著名傳記《夏洛蒂•勃朗特傳》。

⑦夏洛蒂的書簡——在夏洛蒂•勃朗特逝世後,在蓋斯凱爾夫人所寫的傳記中披露了一部分。以後在1899—1900年出版的《勃朗特姊妹的傳記與書簡》七捲中已將夏洛蒂全部書信收集發表。

⑧馬修•阿諾德(MatthewArnold,1822—1888)——英國詩人及評論傢。他寫了不少評論集和詩選。最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索拉與羅斯教》(1853)。

⑨弗吉尼亞•伍爾夫(Mrs.VirginiaWoolf,1882—1941)英國二十世紀著名女作傢。她才華洋溢,自成流派,擅長運用意識流的技巧刻劃人物心理。一九四一年由於外界及她個人的原因而溺水自盡。作品有《戴樂威夫人》、《浪》、《到燈塔去》、《在幕間》等小說及文藝批評集等。

⑩阿諾德•凱特爾(AmoldKettle)—英國當代進步評論傢。1951年出版《英國小說引論》二捲,從英國小說發展史的角度評論了英國小說,特別是十九世紀小說,他選了十部著名小說,作了比較科學的介紹,具有精闢的見解。

⑾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1874—1965)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傢及劇作傢。作品甚多。著有《孽債》(1915),《剃刀邊緣》(1944)等小說。劇本有《圈》(1921),《神聖的火焰》(1928)等。

⑿埃爾•格列科(ElGreco,1541—1614)著名宗教畫及肖像畫傢。生於希屬剋裏特島;在意大利學習繪畫。1577年定居在西班牙托列多城(該城在1087—1560年曾為西班牙首都)。這裏毛姆所說的畫可能是指他的名畫《托列多》的畫面。


Emily Jane Brontë (pronounced /ˈbrɒnti/); (July 30, 1818 – December 19, 1848) was a British novelist and poet, now best remembered for her only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a classic of English literature. Emily was the second eldest of the three surviving Brontë sisters, being younger than Charlotte and older than Anne. She published under the masculine pen name Ellis Bell.

Biography
Emily was born in Thornton, near Bradford in Yorkshire to Patrick Brontë and Maria Branwell. She was the younger sister of Charlotte Brontë and the fifth of six children. In 1824, the family moved to Haworth, where Emily's father was perpetual curate, and it was in these surroundings that their literary oddities flourished. In childhood, after the death of their mother, the three sisters and their brother Patrick Branwell Brontë created imaginary lands (Angria, Gondal, Gaaldine, Oceania), which were featured in stories they wrote. Little of Emily's work from this period survived, except for poems spoken by characters (The Brontës' Web of Childhood, Fannie Ratchford, 1941).

In 1842, Emily commenced work as a governess at Miss Patchett's Ladies Academy at Law Hill School, near Halifax, leaving after about six months due to homesickness. Later, with her sister Charlotte, she attended a private school in Brussels. They later tried to open up a school at their home, but had no pupils.

It was the discovery of Emily's poetic talent by Charlotte that led her and her sisters, Charlotte and Anne, to publish a joint collection of their poetry in 1846, Poems by Currer, Ellis and Acton Bell. To evade contemporary prejudice against female writers, the Brontë sisters adopted androgynous first names. All three retained the first letter of their first names: Charlotte became Currer Bell, Anne became Acton Bell, and Emily became Ellis Bell. In 1847, she published her only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as two volumes of a three volume set (the last volume being Agnes Grey by her sister Anne). Its innovative structure somewhat puzzled critics. Although it received mixed reviews when it first came out, the book subsequently became an English literary classic. In 1850, Charlotte edited and published Wuthering Heights as a stand-alone novel and under Emily's real name.

Like her sisters, Emily's health had been weakened by the harsh local climate at home and at school. She caught a chill during the funeral of her brother in September, and consequently, having refused all medical help, died on December 19, 1848. She was interred in the Church of St. Michael and All Angels family capsule, Haworth, West Yorkshire, England.


Popular culture
Emily Brontë is popularly regarded as the epitome of the talented writer who died after a short blaze of genius, more so than either of her sisters. Allusions to her in popular works are infrequent. The Hollywood film Devotion, filmed in 1943 but not released until 1946, was a loosely historical biography of the sisters, with Emily portrayed by Ida Lupino and Charlotte by Olivia de Havilland.

In the 1967 film Week End by Jean-Luc Godard, Emily Brontë appears in a scene in which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asks her for directions.

Kate Bush wrote a song named "Wuthering Heights", named for and based on Emily's novel.

In the video game Crash Bandicoot: The Wrath of Cortex, one of the levels is called "Weathering Heights", in a reference to the book Wuthering Heights.

Wuthering Heights is referenced and quoted by various characters throughout Stephenie Meyer's Twilight series, particularly Eclipse.

One of the relevant places in the cartoon The Grim Adventures of Billy & Mandy is an asylum named "Withering Heights", once more a pun on Wuthering Heights.


References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public domain text from: Cousin, John William (1910). A Short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London, J.M. Dent & sons; New York, E.P. Dutton.

Further reading
Emily Brontë, Charles Simpson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Brontës, Ellis Chadwick
The Oxford Reader's Companion to the Brontës, Christine Alexander & Margaret Smith
Literature and Evil, Georges Bataille
The Brontë Myth, Lucasta Miller
Emily, Daniel Wynne
Dark Quartet, Lynne Reid Banks
Emily Brontë, Winifred Gerin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