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 人物列錶
孫亮
孫吳  (243年260年)
姓:
名:
網筆號: 吳廢帝
籍貫: 吳郡富春
陵墓: 定陵
開端終結
在位252年260年
建兴252年四月253年
五凤254年256年十月
太平256年十月258年十月

  年字:子明
  籍貫:吳郡富春
  生卒 243 — 260(18歲)
  家庭成員:父:孫權
  人物傳記:孫權的第七子,吳國的第二代皇帝。他是個聰明的皇帝,看到孫綝專權,圖謀殺之,但最終失敗。帝位被廢,淪為會稽王。
  歷史評價:陳壽: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為吳王,立長子登為王太子。黃竜元年(229年),權稱帝,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登為皇太子。太子官屬有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賓客有謝景、範慎、刁玄等,“於是東宮號為多士”。登生母身份低賤,連其姓氏都末見於史册。孫權所愛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讓位於和之意。孫權赤烏四年(241年)登死。下一年,權立和為太子,不久,封霸為魯王。權之愛霸,更甚於和,對霸的待遇,同太子沒有什麽兩樣。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為二部,比較正派的大臣如陸遜、諸葛恪、顧譚、朱據、屈晃、滕胤、施績、丁密等維護太子,公主魯班(孫權寵姬步夫人所生的長女,嫁給全綜)、全綜子寄、楊竺、吳安、孫奇等則想依靠魯王撈取政治上的好處,所以擁戴霸而“詆毀大子”。一次,權得疾,譴太子到長沙恆王孫策廟祈禱,太子妃叔父傢離廟很近.乃把太子請到傢中。公主魯班聞知,乃嚮孫權進讒,言太子不去廟禱告.卻往妃傢計議,於是和寵益衰,兩派大臣的爭鬥也更厲害。孫權認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亂 ”。乃廢太子和,賜魯王霸死。另立所愛潘夫人幼子孫亮為太子。
  以上的事,不衹是立誰為太子的問題,而是孫權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復雜的反映。其中最突出的事例,可以拿陸遜同孫權的關係來說明。陸遜是跟隨孫權時間較久、功勞很大的大臣,孫權早時把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拒魏、蜀二國的主要支柱。但孫權對陸遜的重用主要在軍事方面,始終沒有交給陸遜軍政大權。最後權令遜代頤雍為丞相時,雖口頭上說:“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實是:孫權不聽從陸遜屢求保安太子、降昏王之諫.又相繼流放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誅親近陸遜的吾縻。孫權更“纍譴中使責讓遜”,使遜“憤而至卒”。逼死了陸遜。
  孫權所以逼死陸遜,决不衹是因遜維護太子的問題,主要癥結在於權認為遜對其統治已構成威脅。根據當時情況,權所以疑忌和逼死遜,約有以下四個原因:
  (1)遜“世江東大族”,從祖康,廬江太守,康績,鬱林太守,績從子綢,選曹尚書。遜族子凱,建武校尉,凱弟胤,交州刺史。陸績外甥邵為丞相顧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顧邵子譚為陸遜外甥,任左節度,加奉車都尉。譚弟承,奮威將軍。遜外甥姚信,太常。可見遜傢族姻親甚為顯赫,此為孫權忌遜原因之一。
  (2)呂蒙死後,遜一直鎮守武昌,聲望至隆。吳國權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騭、諸葛謹、潘睿、朱據等將相都與遜交好,特別是遜功高震主,為權所畏忌。到孫權統治的後期,三國疆域大致己確定,權對外攻雖不足,守則有餘。即無遜,亦可劃江自保,無何重大危險。所以僅衹讓遜做了幾天丞相,就藉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孫權為身後之計,怕嗣主駕馭不了遜,所以遜等越是擁戴太子和,孫權越疑惑不安。權在逼死遜之前,先剪除其親黨。以後孫權雖然立了幼子亮為太子,但挑選的首輔,卻是資望較淺、社會關係比較單薄的僑居大族諸葛恪,就可以說明孫權是不願從陸、顧等枝葉繁茂的江東大族中選擇輔政者的。從史書記載上看,孫權於武多文少的呂蒙、凌統、朱然等死後,極為哀悼傷懷。可是他不僅逼遜致死,並且還追詰遜子抗。這不是由於猜忌遜,還是什麽呢?
  (4)還有一個不易被人們發覺的因素,即遜為孫策之婿,權最初將策女嫁給遜時,當然是為了加強君臣間的關係,但當遜功高震主時,這門親事便轉化為雙方關係的不利因素。權的江東基業本來是從兄策手中繼承的,但權對策子並不與己子同樣看待,陳壽即認為權對策子有虧待之處。壽在《孫策傳》評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孫盛還為此替權辯護,認為這樣作.是為了“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孫盛這種看法,是迂闊而不切合事實的。權既定孫和為太子,又給孫霸以過分的待遇,使之恕覬覦太子寶座,還談得上什麽“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呢?孫權諸子雖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卻終身為侯,不是虧待是什麽呢?這一點,連權本人也是不無內疚的。史言:“吳主寢疾,譴太子禱於長沙桓王廟”。權病了,不嚮其父武烈皇帝堅禱告,卻偏嚮兄長禱告,正說明權內心隱處也覺得對不住創業的兄長,怕他怪罪,所以纔有此舉。權之猜防遜,不會與遜為策婿毫無關聯。陳壽拿權與勾踐相比,正是他識見高超之處。非深知權之為人,固不能道此。
  因此,我們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孫權與陸遜兩人的矛盾乃是君主專製與權勢大族矛盾的體現。孫吳統治集團內部各種矛盾和衝突的加劇、導致了吳國的衰落...
  其實孫亮非常聰明,觀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細緻,常常能使疑難事物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黃門官去庫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來。這個黃門官心術不正又心胸狹窄,是個喜歡記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庫房的庫吏素有嫌隙,平時兩人見面經常口角。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這次,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他從庫吏那裏取了蜜汁梅後,悄悄找了幾顆老鼠屎放了進去,然後纔拿去給孫亮。
  不出他所料,孫亮沒吃幾口就發現蜂蜜裏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誰這麽大膽,竟敢欺到我的頭上,簡直反了!”心懷鬼胎的黃門官忙跪下奏道:“庫吏一嚮不忠於職責,常常遊手好閑,四處閑逛,一定是他的瀆職纔使老鼠屎掉進了蜂蜜裏,既敗壞主公的雅興又有損您的健康,實在是罪不容恕,請您治他的罪,好好兒教訓教訓他!”
  孫亮馬上將庫吏召來審問鼠屎的情況,問他道:“剛纔黃門官是不是從你那裏取的蜜呢?”庫吏早就嚇得臉色慘白,他磕頭如搗蒜,結結巴巴地回答說:“是……是的,但是我給他……的時候,裏面……裏面肯定沒有鼠屎。”黃門官搶着說:“不對!庫吏是在撒謊,鼠屎早就在蜜中了!”兩人爭執不下,都說自己說的是真話。
  侍中官刁玄和張邠(bin)出主意說:“既然黃門官和庫吏爭不出個結果,分不清到底是誰的罪責,不如把他們倆都關押起來,一起治罪。”
  孫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說:“其實,要弄清楚鼠屎是誰放的這件事很簡單,衹要把老鼠屎剖開就可以了。”他叫人當着大傢的面把鼠屎切開,大傢仔細一看,衹見鼠屎外面沾着一層蜂蜜,是濕潤的,裏面卻是乾燥的。孫亮笑着解釋說:“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時間長了,一定早濕透了。現在它卻是內幹外濕,很明顯是黃門官剛放進去的,這樣栽贓,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這時的黃門官早嚇昏了頭,跪在地上如實交待了陷害庫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見,我們對於形式復雜難以判斷的事物衹要全面分析、推理,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復雜性所嚇倒,這樣就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繼位
  
  孫亮是吳大帝孫權最小的兒子,所以最初他不是太子。然而,他的長兄孫登早年已經去世,而另一位兄長孫和則因被陷害而被廢去太子之位,於是孫權便立孫亮為太子。
  
  孫權於252年去世,孫亮繼位,時年八歲。
  
  在位期間
  
  早年大事
  
  孫亮即位時,由諸葛恪、滕胤、呂岱等人輔政。諸葛恪在孫亮繼位後便出兵北伐,進攻魏國,但最後因瘟疫而失敗。
  
  253年,吳國宗室孫峻發動政變,殺死諸葛恪。孫峻出任丞相。
  
  孫峻與孫綝專政
  
  孫峻的政權並不穩定。在他殺諸葛恪後,有多人想暗殺孫峻,但最後均事敗被迫令自殺或處死。
  
  255年,孫峻帶兵與魏國於淮河一帶交戰獲勝,魏將文欽投降。次年,孫峻派遣呂據等將領進攻魏國,但孫峻在戰爭期間病逝,由從弟孫綝接掌權力。呂岱亦於是年去世。
  
  孫綝的繼任引發了另一次政變。呂據、文欽等人要求封滕胤為丞相。孫綝沒有理會他們的訴求,反而殺死滕胤和呂據。另一位將領王惇密謀殺死孫綝,亦事敗被殺。
  
  廢黜
  
  257年,孫亮親政,但施政常被孫綝掣肘。孫亮認為孫綝造成了很大的禍害,於是推行多項措施 (如訓練少年軍) 以準備推翻他。
  
  同年,魏國的諸葛誕在壽春發動叛亂,把兒子諸葛靚送到吳國做人質。孫綝派兵協助諸葛誕但最終失敗。一些參戰的將領因為怕被孫綝殺死而投降了魏國。
  
  258年,孫綝發現孫亮想殺死自己,於是廢孫亮為會稽王,改立孫休為帝。和孫亮一起策劃政變的大臣都被孫綝殺死。
  
  孫亮之死
  
  260年,孫亮的封地會稽傳出謠言,說孫亮將返回建業復闢;而孫亮的侍從亦聲稱孫亮在祭祀時口出惡言。
  
  經審判後,孫亮被貶為侯和流放,途中死去。據《三國志》記載,孫亮可能是自殺,也可能是被孫休派人毒死的。孫亮死時衹有18歲。
  
  後妃:
  全惠解,全尚的女兒,253年立為皇后。
<< 前一君主: 太祖 大皇帝 孫權孫吳孫亮
(252年260年)
後一君主 >>: 景皇帝 孫休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