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 人物列錶
蘇曼殊 Su Manshu(近代中國)王國維 Wang Guowei(近代中國)
趙爾巽 Zhao Erxun(近代中國)李定夷 Li Dingyi(近代中國)
梁啓超 Liang Qichao(近代中國)蔡東藩 Cai Dongfan(近代中國)
李寶嘉 Li Baojia(近代中國)張祖翼(梁溪坐觀老人) Zhang Zuyiliangxizuoguanlaoren(近代中國)
孫希孟 Sun Ximeng(近代中國)黃小配 Huang Xiaopei(近代中國)
徐枕亞 Xu Zhenya(近代中國)劉鶚 Liu E(近代中國)
吳趼人 Wu Jianren(近代中國)頤瑣 Yi Suo(近代中國)
林紓 Lin Shu(近代中國)儲仁遜 Chu Renxun(近代中國)
黃世仲 Huang Shizhong(近代中國)遁廬 Dun Lu(近代中國)
雲間天贅生 Yun Jiantianzhuisheng(近代中國)黃南丁氏 Huang Nadingshi(近代中國)
冷佛 Leng Fo(近代中國)蘇輿 Su Yu(近代中國)
王先謙 Wang Xianqian(近代中國)徐珂 Xu Ke(近代中國)
孫詒讓 Sun Yirang(近代中國)易順鼎 Yi Shunding(近代中國)
宋玉卿 Song Yuqing(近代中國)羅惇曧 Luo Dunrong(近代中國)
張謇 Zhang Jian(近代中國)馬建忠 Ma Jianzhong(近代中國)
許南英 Xu Naying(近代中國)葉德輝 She Dehui(近代中國)
李葭榮 Li Jiarong(近代中國)孟森 Meng Sen(近代中國)
佚名 Yi Ming(近代中國)黎遂球美周 Li Suiqiumeizhou(近代中國)
夏仁虎 Xia Renhu(近代中國)許國英 Xu Guoying(近代中國)
黃瀎 Huang Jun(近代中國)虞公 Yu Gong(近代中國)
黃質 Huang Zhi(近代中國)錢基博 Qian Jibo(近代中國)
陶希聖 Tao Xisheng(近代中國)蔣芷儕 Jiang Zhichai(近代中國)
辜鴻銘 Gu Hongming(近代中國)鬍開明 Hu Kaiming(近代中國)
陳蓮痕 Chen Lianhen(近代中國)漢史氏 Han Shishi(近代中國)
宣南吏隱 Xuan Naliyin(近代中國)張春帆 Zhang Chunfan(近代中國)
吳沃堯 Wu Woyao(近代中國)程善之 Cheng Shanzhi(近代中國)
周大荒 Zhou Dahuang(近代中國)韻清女史呂逸 Yun Qingnvshilvyi(近代中國)
李涵秋 Li Hanqiu(近代中國)張恨水 Zhang Henshui(近代中國)
葉楚傖 She Chucang(近代中國)蔡元培 Cai Yuanpei(近代中國)
韓兆琦 Han Zhaoqi(近代中國)許地山 Xu Dishan(近代中國)
吳沃堯
近代中國  (1866年1910年)
籍貫: 廣東佛山

世態人情 the ways of the world humanity《發財秘訣》

閱讀吳沃堯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吴沃尧
  近代小說傢。又名寶震,字小允,號繭人,後又改“繭”為“趼”。祖籍廣東南海佛山鎮(今佛山市),故自稱我佛山人。因祖父官於京師,父隨侍任所,所以他生於北京。兩歲時,祖父病故,隨父返回家乡。光緒八年(1882),17歲時,父親亡於浙江巡檢任所。此後,他去上海謀生,在江南製造軍械局工作。戊戌變法前,開始為報刊撰文。從光緒二十三年(1897)起,五、六年間,先後主筆《字林滬報》副刊及《採風報》、《奇新報》、《寓言報》。光緒二十八年(1902),應《漢口日報》聘赴鄂次年回上海。這時梁啓超提倡"小說界革命",在日本創辦《新小說》雜志。吳沃堯開始創作小說,並投寄《新小說》發表,還曾一度赴日。光緒三十年(1904)鼕,曾去山東謀事無成。次年春去漢口,任美國人所辦英文《楚報》中文版編輯。夏間,反美華工禁約運動興起,他激於愛國義憤主動辭職回到上海。光緒三十二年秋起,主編《月月小說》。光緒三十三年 (1907),改造旅滬粵人組織廣肇公所,創立兩廣同鄉會,並開辦和主持同鄉會所屬的廣志小學校,初名廣東旅學。"於是,日與二三同事,研究教育之道" (《新庵譯屑序》)。吳沃堯奮發熱情,耿介自立,憤世嫉俗,有"救世"之志。他不滿意清末政治的腐敗,官僚們的腐朽,社會風氣的墮落,帝國主義的侵略,尤其憎惡懼洋媚外思想,在小說中一一予以揭露鞭撻。他主張要開化,要進步,要維新,力求藉小說以"改良社會","佐群治之進化",輓救"道德淪亡"的澆風 (《〈月月小說〉序》),思想有合乎新潮流的一面。但他受舊道德影響較深,主張"恢復舊道德"(《自由結婚評語》),給他的小說帶來局限。又加上看不到前途,"救世之情竭,而後厭世之念生"(李葭榮《我佛山人傳》),他的小說往往帶有悲觀感傷色彩。
  吳沃堯的著作很多,以小說最知名。長、短篇小說約有30餘種。其中較重要的,長篇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瞎騙奇聞》、《恨海》、《新石頭記》、《九命奇冤》、《糊塗世界》、《劫餘灰》、《上海遊驂錄》、《發財秘訣》、《近十年之怪現狀》等;短篇有《黑籍冤魂》、《立憲萬歲》、《光緒萬年》、《平步青雲》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吳沃堯的代表作。最初在《新小說》上連載,從光緒二十九年 (1903)至三十一年(1905),共發表45回,署我佛山人撰。光緒三十二年起,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單行本,至宣統二年(1910)出齊8册,共 108回。此後的翻印本,有1916年上海新小說社石印本,1926年世界書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幹綫,從他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終止,通過這個人物20年間的遭遇和見聞,廣泛地揭露了從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前後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左右的清末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從側面描繪出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作品寫了200來件"怪現狀",勾畫出一個到處充斥着"蛇鼠"、"豺虎"、"魑魅"的鬼蜮世界。在清末小說中,它反映的生活面較廣,除官場之外,還包括商場、洋場,兼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當時的政治狀況、社會風尚、道德面貌和世態人情,所以發表時標為"社會小說"。
  作品開篇寫九死一生初入社會見到的便是賊扮官、官做賊的怪事,從而隱括了"官場皆強盜"(初刊本評語)的黑暗現實。貫串全書的反面人物苟纔,是小說刻意塑造的清末無恥官僚的典型。他出身捐班,無學無識,衹是善於諂媚、行賄、不知廉恥,甚至不惜逼迫自己新寡的兒媳嫁給兩江總督做五姨太太,以飛黃騰達。他兩次丟官,一次被新任總督參革,一次被朝廷欽差大臣查辦,但都用巨額賄賂,東山再起。這說明他是清末整個腐朽官僚機構的産物。
  相反,書中所寫正直的士子官吏則大都無立足之地。如榜下知縣陳仲眉雖然頗有才學,精明能幹,但不會逢迎,又無錢行賄,結果長期得不到差事,潦倒一生,最後自縊身死,遺下寡妻幼子。愛民如子的蔡侶笙也終於被革職嚴追。作者憤慨地說:"這個官竟不是人做的!頭一件先要學會了卑污苟賤,纔可以求得着差使,又要把良心擱在一邊,放出那殺人不見血的手段,才能得着錢。"這是對清末官場的本質的揭露。
  這些官僚除了貪黷無厭,就是對內兇殘、對外怯懦。第58、59兩回描寫廣東督撫兩院,接到洋文電報說,"有人私從香港運了軍火過來,要謀為不軌",未得證實,就抓殺了20多人。但這些官僚在帝國主義面前卻怯懦異常,奴顔婢膝。中法戰爭時,馭遠號兵艦竟自開水門將艦弄沉,乘舢板逃命(14回)。中日開戰時,葉軍門親筆寫信給日軍,請求網開一面,情願獻出平壤(83回)。作者愛國主義熱情激昂,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喊出亡國危機:"中國不是亡了,便是強起來;不強起來,便亡了。斷不會有神沒氣的,就這樣永遠存在那裏的。"(22回)同時有力地鞭撻自卑媚外的行徑,指斥媚外者"羨慕外國人"的"洋行買辦","甚至於外國人放個屁也是香的"(24回);抨擊會審公堂上的華官"外國人說什麽就是什麽",連見了外國人用的華人巡捕"也要帶三分懼怕"(10回)。
  作品描寫商界生活,有意把"經商"與"做官"對立起來。九死一生堅决不願進入官場,而走"經商"的道路,認為商場雖也有諸多怪現狀,但比官場幹淨。作者一反封建傳統的鄙商態度,表現了作者對腐朽政治的激憤,也反映了思想領域的新變化。
  作品生動地揭露了鬥方名士、洋場才子的本相。他們或者故作狂態以買名,如李玉軒(22回);或者胸無點墨而故弄風雅,如洋行買辦唐玉生(33、35回);或者有點技藝卻大話瞞天,如江雪漁(37)等。官場、洋場、商場的種種怪現狀,集中體現了封建社會的綱常名教、倫理道德在金錢勢力的衝擊下土崩瓦解。作品對宗族家庭間的骨肉相殘,親朋同事間的爾虞我詐,做了淋漓盡致的描寫。九死一生的伯父子仁,不僅欺騙寡娣孤侄,吞沒亡弟財産,還與甥女有暖昧關係。"道學先生"符彌軒平素高談"仁義道德是立身之基礎",卻對待撫養他長大成人的老祖父百般虐待(74回)。黎景翼圖謀財物,用計逼死胞弟,又將弟婦賣到妓院(32至35回)。苟竜光殺死生父苟纔,又□娶父妾(101、104、105回)。雖然作者站在舊道德立場上,懷着義憤和惋嘆心情描寫這些怪現狀,卻也真實地暴露了封建大廈即將倒塌時,人們精神支柱的崩潰。
  小說表現了改良社會、重致富強的願望。但其辦法僅僅是"把讀書人的路改正",象外國人那樣," 講究實學",讀有用的書,如《經世文編》、《富國策》之類;對付外國也衹是"上下齊心協力的認真辦起事來,節省了那些不相幹的虛糜,認真辦起海防、邊防",希望則是寄托在"英年的人,巴巴的學好"(22回),沒有觸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問題,甚至以為澄清吏治,改革弊病,在於恢復舊道德,所以是弱無力的。小說的主要成就在暴露方面。
  小說在結構上"舉定一人為主,如萬馬千軍,均歸一人操縱","遂成一團结之局","且開捲時幾個重要人物,於篇終時皆一一回顧到,首尾聯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評語之總評),是同類小說中獨見匠心之處。但由於轉述故事較多,搜奇獵異,題材龐雜,連篇話柄,結構顯得鬆散,缺少有機組織。有些人物寫得較為豐滿生動,如九死一生及其伯父子仁、苟纔、江雪漁等。但整個說來,"描寫失之張皇,時或傷於溢惡,言違真實,則感人之力頓微"(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淺肆的譴責多,達到深刻的諷刺效果的少。
  《痛史》,共27回,未完,署我佛山人撰。發表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至三十二年 (1906)《新小說》,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品演述南宋亡國歷史,痛斥權□賈似道的欺君誤國和投降變節分子的屈膝事敵,歌頌文天祥等抗敵英雄的民族氣節,特別是着力描寫了謝枋得"攮夷會"諸盟友的活動。小說第一回明言"是藉古鑒今的意思",表現了作者在瓜分危機日深形勢下反帝救國的熱情。
  《九命奇冤》是一部公案小說,發表於光緒三十年(1904)至三十一年《新小說》。光緒三十二年廣智書局出版單行本。書中所寫案件為清雍正時期發生之實事,羅爾綱有專門的考證文字。嘉慶年間安和曾著《梁天來警富新書》(44回),吳沃堯即在安著基礎上重新加工創作。它和以前的俠義公案小說不同,意在譴責社會,揭露官場黑暗和人情險詐,所以發表時標為社會小說。藝術上繼承我國章回小說的傳統,又吸收西方創作中某些藝術手法,使故事情節更加麯折動人。
  《恨海》寫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有光緒三十二年廣智書局刊本。作者自稱為"寫情小說"。故事以庚子事變為背景,寫工部主事陳戟臨夫妻被害後,兩個兒子和未婚兒媳的遭遇。書中以大兒子的未婚妻張棣華為主人公。她歷經了顛沛流離,而始終貞烈多情,最後削發為尼,情節悲慘動人,然而不脫封建道德範圍。小說曾被改編為戲劇,攝製成電影,影響甚大。
  《新石頭記》,署老少年撰。先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南方報》上連載11回;光緒三十四年上海改良小說社刊印單行本,共40回。小說實際是藉《紅樓夢》主人公的名號,另作新小說。作品以賈寶玉再次入世的經歷為綫索,前半部反映庚子事變前後的社會現實;後半部寫"文明境界",描繪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並在其中展現許多饒有趣味的科幻故事。作者自稱它是"兼理想、科學、社會、政治而有之者"。小說對瞭解作者的政治主張和晚清社會思想,很有價值。
  《上海遊驂錄》,署我佛山人撰。載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月月小說》第6至8號,共10 回。作品寫湖南書生辜望延被誣為革命黨,弄得傢敗人亡,孤身走上海,後迫於官府通緝,東渡日本。作品前 3回頗能寫出官逼民反的現實,但後半部寫維新派與革命派論爭,變成議論文字。它對瞭解作者後期思想的變化有一定價值。
  吳沃堯所作短篇,載於《月月小說》者有12種,發表於光緒三十二至三十四年之間,其中11種收入宣統元年(1909)上海群學社出版之《趼人十三種》,一名《趼人叢譚》;《趼人十三種》中其他兩種為筆記《趼廛剩墨》及詩作《趼廛詩刪剩》。他的短篇小說多是諷刺清政府預備立憲騙局、假立憲派的醜態和封建官員、商紳崇洋媚外的行徑,藝術性較差。他又撰有笑話、寓言《新笑林廣記》、《新笑史》,發表於《新小說》;《俏皮話》發表於《月月小說》,後有群學社刊本;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抒發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嘲諷鬼蜮世界的醜類。
  吳沃堯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作傢之一,也是晚清的一位多産作傢。創作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寫法也多變化,筆端富於感情,在晚清小說界影響甚大。
    

評論 (0)